软新闻英译中的编译现象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05 浏览:57994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来我国学习、交流、工作甚至是定居.他们研究我们的历史、研究我们的文字,研究过后再用本民族的文字翻译成书,然后在本国上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本文从软新闻的文本特点和英译目的出发,结合实例揭示了软新闻英译中编译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旨在为软新闻的英译提供新的思路.

当今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软新闻英译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信息呈现于各国读者面前,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窗口.软新闻文本实用性较强,注重交流和传播效果,这些特点决定其英译必须采取更加灵活的翻译方法.笔者研究发现编译现象在软新闻英译中普遍存在,本文拟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解析软新闻英译中的编译现象,以彰显软新闻英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同时为译者提供新思路.

软新闻及其编译

软新闻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且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甘惜分,1993:11).软新闻一般用词新颖别致、句式丰富多样、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其主要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善用修辞、注重轻松活泼的表现手法,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新闻的交流与传播.

软新闻的英译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而进行信息传译的一种方式.为了使译文在目标语中能够取得和原语中同样的传播效果及功能,译者需要依据软新闻的特点及特殊的翻译目的,用适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把源语的信息重新表达出来.由于汉、英两民族在语言风格、文化心理、意识形态、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时需要改变原语新闻的词法、句法甚至篇章结构,有时需要补偿或删减信息才能吸引读者,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张锦,2010:155).软新闻翻译的特点是“编译”(adaptation),编译是指用特别自由的方法翻译出来的译文.编译本身隐含了“改变”,即“为了适合某些读者或为了译文的目的,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张美芳,2004:95).Newmark(2002:22)认为编译属于交际翻译,“是一种最自由的翻译形式”,其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因此他所产生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为软新闻英译中的编译现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它颠覆了原语文本的核心和权威地位,主张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即“目标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因此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陈小慰,2000:9).软新闻本身是个功能性强、目的明确的文体.交际、传播是软新闻的特性,因此软新闻的英译不必遵循传统的“等值”原则,而要注重的是在英语环境下所要达到的交际功能,使译文符合英语文化规范和标准,软新闻英译的译者应以目标文本潜在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导向,灵活采用解释、重构等编译手段处理文本,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软新闻编译中的得与失

翻阅书籍是研究各国间文化特征的首要步骤,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上面说在日本历史课本上,他们改写历史,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罪行.这就是软新闻编译的一种好处,不止外国可以编译中国的著作,我们中国也可编译外国的史书.就拿上面一则新闻来讲,如果我国没有一定的外文水平,就看不懂外国书籍,也就编译不来那则新闻,更加不了解他们改变历史的一大事实.所以软新闻的相互编译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是时代的进步.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洋务运动的开展就是中国第一次学习外国语言的起源.那时学习外国语言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在大清国与外国签订条约时派上用场.像屡次出现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等等,导致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敌强我弱是第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语言不通.当时签约都是用的别国文字,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清朝人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威胁与模糊的状况下就把丧权辱国的条约给签了,惶恐中夹杂着无奈,这是血一般沉痛的教训.

英语是国际第一语言,世界上说英语的范围最广,这与美国、英国的国家发达程度有关.英国曾经以国际霸主的地位统治了几十个国家,当时美国还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在英国统治下的国家必然要学习英语,英语也成了那些殖民地国家的母语.直到后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独立,但是他们所说的语言也是英语,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美国成为军事、经济第一强国,各国学者纷纷向往去美国留学,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再后来英语就成了各国的第二语言.

软新闻的英译现象是外文编译的最普遍现象,它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消除了不同种族的语言障碍.只是各国的语言基础毕竟不同,文化差异也较为明显,所以在英译现象中常常存在一个毛病,就是翻译出的作品很直白,其他种族的人群通常不能很好的理解新闻内容.

其实,编译者在翻译书籍时有大量错误出现.因为每个单词有很多种翻译法,就像我们中国翻译英语美句时,我们读着翻译过来的汉语觉得很直白很平淡,因为我们的翻译水平有限,所以欣赏不了别人文中的美.外国也是一样的,都说汉语妙不可言、文字优美,就像我国古代的唐诗宋词,一首诗吟出,借景抒情,那种意境我们中国人读了会觉得好美,可是外国人翻译过去就成大白话了,又怎能够欣赏的了呢?

软新闻编译现象解析

笔者研究发现,编译现象在软新闻的英译中十分普遍.下面将从《Chinadaily》、《China Today》、《Beijing Review》等新闻类杂志中选取不同题材的软新闻编译译例进行分析,探讨编译方法的可行性.

删减法

删减主要指删除一些重复的术语、套话、诗歌、高调的话语和华丽的辞藻.当中文原文中含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法、独特的政治生活和语用色彩的语言时,译者需要根据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采用删减法简化语句和结构,当中文原文中含有晦涩、呆板的语言时,译者也应适当删减以突出事实和重点(王静,2010:41).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