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民生新闻的可持续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33 浏览:32428

[关 键 词 ]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途径

长期以来,民生新闻作为老百姓倾诉民生,发表民意,表达民心的沟通平台,一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凡从事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研究人员都知道,新闻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是报社的立社之源,其重要性犹如我国执政党的地位.一个电视台的栏目收视高低,关键在于新闻发布的数量与质量能否使百姓及时地获得和了解更多有用的信息.在中国,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政府机构与百姓之间加强沟通与监督的桥梁,所以,新闻被赋予了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使命.尤其是民生新闻,最能够贴近百姓生活,反映民众疾苦,最能够解决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其精神层面,使百姓的生活都能够拥有一定的保障.

那么,民生新闻是如何产生的呢?在现代社会中,在与法制共同主宰的今天,人们注重打造自己的生活,更重视其生活质量,对于一些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多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和维护切身的利益,更注重的协调作用.市民阶层便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使得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有效结合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目前,在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且尚暂无定论.我个人认为民生新闻是对普通民众变化的、新近发生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享有相应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事实的报道,在题材选择、报道立场、价值取向上的从平民角度为出发点,报道民众自己的故事,让民众在新闻报道中掌控自己的话语权,通过先进的传播载体为媒介进行传播,从而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实现较高、良好的传播效果,进而有利于构筑循环式的互动反馈机制.

民生新闻的传播主体可理解成为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起者,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社会的混合体.由此可见民生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正是这种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决定着民生新闻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新闻、信息内容传播的质量和数量、流向和流量,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无论是什么样的传播者,传播何种传播内容,最终都会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传播效果,然而根据传播者不同的角色来看,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大小、强弱各有不同,从事新闻的专业传播者,在社会上的传播影响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悦目性等,便于同百姓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反馈机制,民生新闻正好验证了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拉近了与普通民众间的社会距离感,强化了传播者彼此间的沟通性.

民生新闻所涉及的百姓生活面较广,从民生新闻的基本内容层面来看,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情感层面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内容,使得民生新闻拥有较广泛的受众群体.受众,就是接受信息的人,在传播活动中,受众可以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只有几个人或成千上万亿人,也可以是一国、一代的人,更可以是全球几代的人.由此可见,民生新闻受众的庞大性,正是这种众多的眼睛关注着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在众多的视线中慢慢地成长与壮大,同时也反作用于广大的受众,不断地适应民众的观看喜好和收看习惯.对于民生新闻的受众,不但要达到他们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受众有些时候还想要参与到社会传播活动中,即受众互动.


从民生新闻的关注面来看,拥有丰富和深层的意义,包括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与法制、公平和正义、诚信与友爱、建立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甚至是底层民众民声、民心、民意.种种的层面和要素都反映了民众在生活中遇到的疾苦和困难,百姓同时也需要这样的一个第三方平台来帮助和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对于政府工作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建设性和沟通性作用.民生新闻正是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出发点,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引领着社会大众的舆论视角.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改革与创新,广播、电视等数字化的传播载体出现,使得民生新闻被搬到了荧屏上,以生动的影像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使得化解民怨,沟通民意,解决民情的民生新闻成为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态,打破了原有一贯的政令新闻的播报形式,使电视新闻体裁取向由上而下转移,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和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实现了民生话语权的电视化表现,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民生新闻能够走近千家万户,直到如今慢慢地深入人心,自然少不了传播的帮忙,而传播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社会活动,从古至今,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而改变着.如果从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功能来说,民生新闻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传媒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民生新闻仍存有一定的潜在危机,威胁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需要一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一边突破创新,寻找解决的方式、方法.为此,民生新闻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需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地提升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度,打造自己的品牌意识,成为了广大受众喜爱的民生新闻栏目.□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