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战士到女博士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423 浏览:115584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个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这天上午,一队刚刚穿上绿军装的新战士,胸前戴着“参军光荣”的大红花,背着背包,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依依惜别前来送行的亲人,乘坐运输新兵的军列北上.在这支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女战士显得引人注目.她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从战士成长为博士的军事经济学院勤务指挥系副教授吕慧芳.

吕慧芳通过刻苦的学习,终于完成了从女战士到女博士的跨越.

实现梦想的那几张“入场券”

专列经过武汉、郑州两个省会城市,下火车、转汽车颠簸一个多小时,女兵小吕来到豫北辉县市驻军某师的一座军营.新兵训练结束后,她被分到师通信营有线连总机班,当了一名话务员.在所进行的专业训练中,她最擅长背记和收放被覆线.每次的考核,这两项都位居前列.

转眼间两年多的当兵生活过去了,离一年一度的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已为期不远.这个机会,对于怀揣梦想的吕慧芳来说,显得非常宝贵.因此,她在平时的连队一日生活中,除去话务值班、政治教育、室内外军事训练时间外,剩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复习备考上,她对军考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一个月后的7月1日,全师参考女兵被送到新郑考点,参加为期二天半的正式军考.二年多的当兵时光里,吕慧芳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考场上,她沉着应战,审清题意,认真做答.神圣的军考终于落下“帷幕”.8月中旬,师政治部公布了军考分数和排名情况,吕慧芳名列集团军所有考生榜首.终于,她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电子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当一纸鲜红的录取通知书递到手上时,她激动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通过第一学年和检测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吕慧芳先后拿到两张专升本的“入场券”,顺利进入到同年入学的、全部由地方高考学员组成的二系八队,继续后面三学年的学习.来到一个新的本科队集体,她清醒认识到,环境变了,压力更大了,学习任务更艰巨了,她决心在新的起点上,加倍努力.1996年7月,吕慧芳在本专业实现了专升本的跨越,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

“男人堆”里来了个女干部

1996年夏天的一个上午,雨后初晴.湖北宜昌军分区分配来了一名肩扛红牌的机要专业毕业女学员,如花似玉、亭亭玉立,在军分区上下引起了一阵骚动.当干部科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军分区领导时,首长们似乎有些为难.多年来,军分区就没有分配来女干部,清一色男干部,唯恐今后不好管理,弄出麻烦.为慎重起见,军分区请求上级调换一名男干部,并强调了一大堆理由.结果,请求被驳回.当天下午,吕慧芳到军分区机要科报到上班,担任参谋.一个月后,因体制编制调整,机要科变为机要办公室,并入作训科.在这次调整中,她由一名机要参谋转岗为作训参谋,分管机关现役干部训练.

所学专业还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就面临工作转岗,吕慧芳心里有些纠结,但这是命令,不容回避,必须服从.机遇偏爱有追求的人.1997年5月,军分区在组织首长机关军事高技术知识学习时,请来了武汉通信指挥学院(现国防信息学院)的牛力教授和郑宗辉教授为全体机关干部授课,也为她提供了面对面接触全军名师的机会.在与两位教授的交谈中,小吕深刻感受到世界新军事变革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信息人才的需求.当他们向军分区介绍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有计算机应用专业时,她非常高兴,暗自下定了考研的决心.经过15天的冲刺复习,她就参加了原武汉通信指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入学考试.1999年5月,吕慧芳收到了通信指挥学院研究生处寄来的入学通知书.

女博士的“变形记”

2002年夏,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前夕,吕慧芳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得到通信指挥学院研究生处的大力推荐,进入军事经济学院勤务指挥系任教.在军事高等院校担任教员,是荣幸的.但要胜任本职工作,是不容易的.何况院校作为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更要有危机意识.吕慧芳强烈地意识到,若不及时提高学历层次和改善知识结构,就会有被淘汰的可能.

2003年下半年,她在认真完成好教研任务和履行好系网管员职责的同时,制订了系统而具体的考博复习计划.虽然有着怀孕早期的严重不适,但仍坚持上班.特别是在系军事共同教研室和合同战术教研室教员的计算机统一入园区网过程中,她来回奔波于教学楼、游泳池和军体馆之间,进行网线连接、网络配置和软件测试,保证了每一台计算机的正常上网.晚上时间,她按计划进行英语、数学等基础课和四门专业课的复习.2005年3月,当孩子还处于哺乳期时,吕慧芳毅然参加了通信指挥学院(现国防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两个月后,她如愿以偿地收到了通信指挥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在孩子尚不到一岁半时,她跨入了攻读军队指挥学博士学位的门槛,进行更高层次的学术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