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状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255 浏览:158244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的因素,人性化教学管理不仅体现了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更加体现了对于师生个体价值及人格尊严的尊重,然而在我国,大学教学中的人性化管理缺失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一些地区和部分大学中还比较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寻求解决大学教学中管理人性化缺失的改善策略.

关 键 词大学 教学管理 人性化缺失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何为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管理理论.在这种管理体系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崇尚人的价值,给人以充分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充分激励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满足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一种管理观.人性化管理最初被运用于企业之中,在企业中合理运用人性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激发人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和谐.随着人性化和管理理念的逐渐成熟以及其运作过程中管理成效的日益显著,这一理论和思想逐渐被运用于其它领域.高等教育怎么写作的对象是人,目的也是人,因此在教育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人性化的缺失:大学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大学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人性化管理常常浮于理念,空于实践,大学教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

笔者认为,要想研究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状,首先不妨来探讨一下人性化管理怎么写作的大学教学.吴也显在其主编的《教学论新编》中认为,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学生相互作用,以课程为相似度检测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教育活动”.笔者比较认同这一定义,因为它除了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外还将两者融为一体的相似度检测因素“课程”纳入了探讨的范围,因此对教学定义的探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教学管理现状的视角,即从教师、学生及课程三个方面入手.

2.1 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缺乏人性化

2.1.1 “教”得不自由

教师承担着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却“教”得不自由.洪堡在对于大学理念的阐述中提出三条原则:教学自由、学术独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自由首当其冲.然而学校僵化的管理制度,将教学过程视为一种生产过程,对其作了许多程式化的规定,不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度、教材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连课程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乃至具体环节都加以限制.这样的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教师教学被束缚在一定的框架内,无法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出来的学生犹如工厂批量生产的零件,教学并不自由.

2.1.2 对教师的评价缺乏人性化

学校管理中的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希望得到认可和合理的评价.客观而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潜能,促使教师理性的改善教学.然而现在许多大学正着力推行量化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将评价的指标用数量表示,教学时数、公开出版论文的数量、科研项目的数量等成为了参评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量化评价固然能在管理中加强评价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却未必合适,在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中缺乏人性化.教师怎么写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工作需要大量的感情投入与交流,教师工作的成果体现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很多成果以隐性方式呈现,加之教育效果的滞后性等因素,教师的工作产出无法完全用数量加以衡量.这种缺乏人性化的评价模式容易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将工作重心放在评价所要考核的几个指标中,用数量之多获取好的评价结果,从而进入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


2.2 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管理缺乏人性化

2.2.1 “学”得不自由

洪堡的思想中强调学生应当“学”得自由,然而教学管理制度的僵化使学生学得并不自由.这种不自由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是专业选择方面,我国大学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必须进行专业选择,一旦选定就很难修改.杨东平教授认为:“转系、自由选择专业背后有一个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观,就是自由学习,选择什么专业是学生的权利,保证的是一种学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质量的研究.”遗憾的是,学生的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不能实现.其次,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并不自由,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加以规定,例如一门课程的学习必须达到一定学时才能参加考试,每天必须在指定的教室参与自习才能通过考勤等.这些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关怀,使学生疲于应付,“学”得极不自由.

2.2.2 学习管理制度缺乏弹性

学习管理制度缺乏弹性主要体现在学年学分制的管理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大学大多采用学年制,学年制要求学生一旦选定专业就不得更改,必须完全按培养计划进行学习,不能自主决定学习进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学分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善,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学能力以及自主选择专业、学习年限的权利,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然而,学分制并没得到彻底的实施,大多学校采用了学年学分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妥协的体现,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质和学年制差别不大,即便修满学分也要达到一定的年限才能毕业,尽管学生有权提出提前毕业的申请,但大多条件苛刻且不予鼓励,这种管理模式缺乏弹性,更不能体现人性化的特征.

2.3 教学管理中对课程的管理缺乏人性化

我国大学课程缺乏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学课程设置缺乏人性化,虽然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课程改革方面却收效甚微,大多课程设置仍然沿袭传统,对新课程的研究不透彻、不深入,很难满足课程管理中的人性化需求.其二,在大学课程安排上不够人性化,课程安排时间固定却相对松散,且持续很久,大多课程均不循环授课,不同课程的授课时间相互重叠,这给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原因分析

3.1 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传统教育思想以社会的普遍价值为出发点,提倡社会本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过度强调教育应当怎么写作于社会,从而忽视了人的需要.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教育更关注国家的利益,把教育看做是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工具,至于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往往不受重视.在传统教育思想管理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在制度中得到体现,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难以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3.2 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

人性化管理对教育资源有较高的要求,充足的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教育投入不足是教育资源缺乏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均教育投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人均教学资源占有率较低,另一方面,对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和不合理运用也使教育资源缺乏的现象雪上加霜,从而很难保证大学教学人性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3.3 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我国大学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学评价过于宏观,评价标准单一,注重量化评价而忽视人在教学中的质的变化,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判断价值而忽视评价对发展的作用,这种评价模式不容易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师生的发展,是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重要原因.

4.如何改善国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现状

4.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改变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象要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入手,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地位.在强调教师主导的同时,更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用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人的个性特点,注重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动的交流,人性化理念指导下的师生关系必然更加和谐,更加利于大学教学管理.

4.2 加强教育投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投入是确保人性化教学管理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加大教育投入要从政府做起,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教育投入的稳步增长,同时还应集合社会力量,用募捐、投资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使用,充足的教育投入及合理的资源利用为改善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现状提供了保证.

4.3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科学的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估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首先应该明确的评价的目的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具体来说应该实行常规化教学检查与监督制度,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工作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各层次和类型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同时,对于评价结果也要人性化的运用,评价不是目的,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和提高,对评价结果的人性化运用是保证评价工作有效进行强大支柱.

综上所述,大学教学的人性化管理在现代大学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目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存在人性化缺失的现象,但只要客观认清现状、理性分析原因,就可以从改变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利用资源、改革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