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73 浏览:18432

[摘 要] 以企业物流岗位专业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AHP等方法,构建物流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所赋

予权重,并对权重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 键 词 ] 高职; 职业能力; 指标体系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2010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1.2%,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8.1%;2011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8%,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低于本科院校,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是新兴的教育形式,很多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而是延续了本科教学模式,致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本文将通过对企业物流岗位专业人员的调查,了解市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提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1.能力的含义

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2.职业能力的含义

“职业能力”是“能力”的下位概念.国内外对职业能力所下的定义,综合那些代表性的观点可见,职业能力不同于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在不同工作场所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就是指一般能力或基础能力,其所强调的是“不同场所的共同需要”.而职业能力,指向的是某个具体的职业任务,它特指个体胜任某种特定职业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研究的方法

1.访谈调研.我们依访谈调研法对本地区主要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这些单位主要录用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也是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在访谈前,学院提前做好访谈提纲,尽可能准确地获得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相关看法.访谈结束后,对谈话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抽取出职业能力的特征要素.并结合相关文献,归纳出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3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指标;第二层为标的层,包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3个层面;第三层为属性层,共有评估属性17项,包括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工作态度等职业素质的属性,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组织管理等职业技能的属性,及专业理论知识属性.见图1所示.

2.问卷调查法.在明确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高职高专院校职业能力研究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填写人员采用“绝对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同等重要”等几个层次来进行评定.此问卷在“2013年太仓市物流协会”年会上发放给参会代表,问卷填写人员是物流企业的管理层、劳动人事有关人员,以及制造型企业、商贸类企业的物流骨干,问卷共发放90份,回收有效份数84份,回收率93.3%.

3.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调查评价,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并运用AHP方法,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得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主要权重.

三、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依据AHP分析方法,计算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指标权重,见表2所示,在标的层上,获得最高权重的是职业素质(0.7231),其次为职业技能(0.2157),职业知识排在最后(0.0612),说明物流岗位专业人员更看重职业素质在物流职业能力中的地位.

在职业素质层面上,职业道德为0.3071,所占权重最高,工作态度和团队意识,均为0.2407,排在第二,其余依次是沟通能力、适用能力、创新能力、自主管理.前三项指标与后四项指标落差较大.

在职业技能层面上,物流信息管理排在第一位,指标权重达到了0.1732,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的步伐发生了革命性进步.物流企业将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其业务流程,实现对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其次是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货代操作、报关报检、物流系统设计、码头业务管理、销售能力.仓储、运输是物流的两大功能要素,占的比重较高.配送、报关、报检、货代,以及码头业务管理在职业技能层面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特色相挂钩.本地区是沿江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达,港口特色明显,因此,对国际物流岗位的技能需求量大.另外,物流系统设计的权重达到0.1006,在供应链环境下,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对提高企业物流效率、效益乃至企业竞争力均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因物流所涉及的面较广,不同的物流岗位对物流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同,故对专业理论知识所包含知识结构指标未做分析.

在属性层权重结构总排序中,排在前几位仍是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和工作态度,以及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属于职业素质层面;相比较而言,职业素质层面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不仅在职业素质层面中居于后列,在整个属性层里排的位置也偏后.职业技能层面的指标项在属性层权重中,也居于中等行列.

四、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1.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从表2可见,在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指标中,职业素质权重最高,也就是说,对企业而言,员工职业素质是最根本的,有了优秀的职业素质,如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工作态度、创新意识等,企业发展才能有良好保障.

为此,学院应着力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训练,以及与企业实践工作接轨(见图1).在课程设置上,第一学年,可以开设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形势政策讲座、心理健康等课程,课程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理念,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努力营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熏陶,以感染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学年,开设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训练学生技能,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第三学年则开设技能拓展与创业教育等课程,让学校教育与学生创业接轨,通过创业理念传授,使学生积累创业意识.三年的课程教学,职业素质培养始终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始终. 2.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

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技能型师资的引进,以及企业评价因素的渗入,各要素整合,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1)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的现实要求确定岗位职能.只有将两种标准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企业现实需求的标准,主要来自于在校实习生的企业鉴定,企业调研,以及对招聘网站的统计.

(2)在确定岗位职能的基础上,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采用任务引领式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训练,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揭示技能点的出处,做到溯根求源,以加深学生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对职业技能训练的结果进行初步考核.经过一个阶段的职业技能训练,学院要对学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成果进行考核,考核的依据便是国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颁发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4)在经过职业资格认证后,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教师和企业要提前制定实践指导书,指导书内容应体现学生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学生在企业依据实践指导书完成相关任务.经过在企业一段时间的实践,企业方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评价.教师再对企业给出的评价进行提炼,将其转化为下一轮技能训练新的补充标准和课程内容.


这篇论文地址 {$getarticleurl}

3.重视理论知识的梳理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深浅,是高职和中职、以及高职和本科最明显的差异之一.因此,对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性梳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特定情境下,理论知识都可以被划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职业院校是为企业培养职业人,因此,能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能够引导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的知识,即为“有效”知识.这类知识蕴含在工作场所的日常工作实践中,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工作过程的理论知识作为一种概念性工具,与技能

实践结合起来,最终设计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课程,使高职生理论知识教学走向规范、科学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3] 刘晋伦.能力与能力培养[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 马玉玲,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l):55-56

[5] 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l):23-24.

[6] 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l):47-53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