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受“潜规则”之苦最严重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90 浏览:118388

日前社会上对灰色收入的讨论比较热烈,并有评论指出教育“潜规则”是灰色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同意这一观点.目前,学术界“潜规则”问题的确比较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涉及权和钱的领域,“潜规则”上升为学术腐败,为科技人员所深恶痛绝.学术“潜规则”与官场“潜规则”、官场腐败等有“异工同曲”之处,它是当今这个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各种“潜规则”现象的一个缩影.


科研经费申请中的“潜规则”

学术“潜规则”尤以科研经费申请、科研成果评议、毕业生论文答辩等,表现最为严重.以科研经费申请为例,看似有明规则作为指导,比如要求申请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保密回避等等,但实际上因为明规则太软,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人脉关系,权钱交易.

比如,学界某些有影响力、有地位的专家学者,或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因为声望高和人脉广,专搞“科研公关”,去揽课题、申请经费.申请到经费之后,只负责分配经费或者分配科研津贴,具体课题研究工作则转包给朋友、同事或者自己的研究生去做,俨然成了“项目老板”.

在有些领域,科研经费申请有特殊的条件限制,这些限制可能造成某些项目非某些人或者某些机构莫属.而选评委员会中的学者,既是评审者,有时候又是申请者,这些人已然形成了“圈子”,他们会互相照应“圈内人”.比如973、863课题申请,某些评审的院士、专家、或者顾问,知道项目的细节,总是“委婉”地向课题负责人介绍自己的熟人或者学生加入课题组,课题负责人为了得到项目,也总能分出一部分经费给评委或顾问,经费下来两相获利.被评审者与评审者都明白,项目获批才是硬道理,经费下拨到自己名下才能算经费.

与那些不享有这些优势的竞争对手相比,那些天然地掌握“潜规则”资源的竞争者胜算自然大很多.

项目争取后,在项目执行期间和成果验收阶段,则走形式,吃喝玩乐、联络感情、发送纪念品、报销差旅费、分发劳务费成了重头戏.直接送,可能有所顾忌,但在项目初评、过程评审以至课题验收时,加大专家评审费力度,或赠送高级纪念品,或给优厚的出差费用,就成了流行的做法.有些被评单位,将评审材料直接装进笔记本电脑中,连材料带电脑一起给评审专家,从而避免了收受贿赂的嫌疑.

“潜规则”害了青年学者

当然在学术界“潜规则”方面也有诸多努力,但是一方面因为显规则太软,没有实际的约束效力,大家都在钻空子,不融入“潜规则”就要付出代价,另一方面,现有的学术考评机制本身有严重的问题,逼着学者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去拉关系,跑课题,因为是否有课题,课题是否有分量,发布了什么样的成果,学界对你的成果评价如何,可能就决定你的职称、评奖、甚至升院士,等等. 有些学校要求老师必须在SCI刊物上发表几篇文章,或者必须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者有其他权威部门委托的相关研究课题,搞得学者们不能静心钻研,为了达到标准而人心惶惶,疲于应付.

另外,科技资源在行政机构手中,评估体系也由行政机构制定,监管还是由行政机构来落实,而行政部门本身也是学术“潜规则”的重要一环,这样的机制为“潜规则”的存在制造了机会.

所以,对于潜规则虽然有诸多的无奈和不满,但是更多的学者还是选择主动融入“潜规则”.曾有清华大学的老师在我面前诉苦,项目不好申请,只有给部委一些研究院当廉价劳动力,人家拿大头,他们得小头.连清华的学者都叫苦,其他高校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受“潜规则”之苦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入道太晚,如果没有关系,科研经费就很难搞到,没有科研经费,就不能设计实验,就没有科研数据,就不能发表学术论文尤其SCI论文,进而不可能得到晋升,没有一定的学术头衔,反过来在社会上争学术资源又处于劣势.所以对很多青年学者而言,没有关系在“圈子里”就混不下去.他们在科研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被迫接受“潜规则”,身心也受到严重摧残.“潜规则”逼着好多青年改行做别的事情,所以许多高校的研究团体,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人多,而讲师、好助教人手少,青年学者“青黄不接”.

学术界向“钱”,学者庸俗化

实际上,“潜规则”在学术界出现并盛行也就是近10年的事情,这和整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们以利益为至上追求目标,社会核心价值观沦丧,道德败坏,人心不古也有关.来自社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学界最直接的流露就是各种“潜规则”流行,科研人员只关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则漠不关心.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学术理想丧失,学术信仰畸形,价值观被扭曲.学术相关的价值体系和学术规范缺失,又进一步加重了“潜规则”所能造成的恶劣影响,学术腐败、学术查重、学术市场化等等,造成职称、学位含金量降低.

在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下,学界对学者的要求标准趋于简单化、量化和急功近利化,升学率、发表论文数量、引文率等等,成为衡量学者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数量标准.学者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变成了社会庸俗的一员.

破除学术界“潜规则”任重道远.笔者强烈呼吁:在科研经费申请方面,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在学术成果评议方面,实行同行评议制,完善评审制度,在研究生学位管理方面,停止发表论文与学位授予强行挂钩的做法.最重要的是,改革教学科研评估机制,停止无休止地验收、评估、排名、分级、遴选、“洗牌”,让学者们能静下心来搞科研.(作者为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博导 人民论坛记者 杜美丽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