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校生对外交流流程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88 浏览:133976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文化、经济的日渐全球化,众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着对外交流工作,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但与此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对外交流项目管理体系中的诸多问题.本次调研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为相关单位部门提出高校生在交流流程管理方面的意见,促进高校生对外交流项目管理体系的更加完善.

一、高校生对外交流项目实施现状

21世纪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的开展着在校生对外交流活动,以帮助学生扩展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提高参与国际事务能力.比如,北京联合大学目前已与遍及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3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发展与实施呈现出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2011年,从194个国家和地区来华的外国留学人员达29.26万人,比2010年增长10.4%.1978-2011年,中国共送出224.51万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王辉耀,2012).由于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庞杂,我国相关管理体系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本文作者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学院为样本,进行了专门调查,现将调查的部分结果整理如下.

二、现有高校生交流项目中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各类问卷363份,收回324份,有效问卷324份;访谈7名赴国(境)外交流同学.通过调查得知,在校生对于我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给予肯定意见.

同时,调查显示,活动开展中的一些环节仍存在不足.特别地,在项目交流的前期和后期,对于交换生的管理手段以及交换手续的流程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有关高校生对外交流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交流项目宣传力度欠缺

目前,我校在校生了解交换生项目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辅导员老师的通知.在对已参与交换项目同学的调查问卷中,有81%的同学是通过辅导员通知得知交换项目信息的,而只有19%的同学信息来源于宣传栏或校园网站.经调查,关于交换项目的宣传栏并没有一个固定而显眼的位置,通常这些宣传文件是与其他各类通知杂乱重叠在楼道拐角的展板上;校园网页上的交换项目信息也不够醒目.

2.交流项目的地域范围和种类有限

在调查中,我院师生中有98.2%认为交换项目仍存在局限性.通过表1可知,92.1%的学生和67.7%的教师建议学校应开展与欧洲地区的交流合作项目.其次,78.5%的学生和54.8%的教师建议开展与北美地区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80.3%的学生和45.2%的教师建议开展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

3.学校外事相关部门分工不明

目前,我院交流合作项目仍处于探索期,交流管理体系相对混乱,不能实现对交流前期交换生的科学的、高效的管理.赴港交换半学年的同学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在校准备出境材料时,曾多次碰壁,主要原因是学院教务处、外事办及系办公室在材料准备方面的要求不一致,以及各部门分工不明.

4.与对方院校沟通受限

调查报告中,67.9%的赴国(境)外交流同学表示,自己在选择对方院校课程的过程中遇到过问题,由于不能得到对方院校具体选课内容及要求等准确详尽的信息,导致理解误差,选课过程更加繁琐.在调查问卷中关于“与交流方的协调工作是否细致”的问题中,52.6%的同学给予否定意见.

5.交流期间,学校监管出现盲点

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周期主要分为一个月、一学期或一学年,虽然这段时间是整个对外交流项目过程的主要部分,但却容易被学校忽视,成为学校监管的盲点.通过问卷调查,96%的同学在交流期间没有本校教师的陪同.85.7%的受访同学认为,交换生在交流过程中,尤其在交流初期非常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但由于在交流过程中没有老师陪同,本校老师也没有定期与交换生取得联系,致使有效信息的传递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6.交流返校后,补课压力堪忧

在面对面采访中,赴韩国交流的同学表示,半学年交流学习完成后,学院教务处要求其补修交流期间未能参加的专业课.对已经课业很多或已经面临就业的交换生而言,这一要求增加了很大负担.

三、改进项目管理的建议

1.拓宽交流项目宣传渠道

笔者建议,学校应在明显位置设置交换项目信息专栏,并且及时更新,确保信息有效和整明.应安排专人在校园网页中及时发布和更新交换项目信息,并在首页做出更新提醒等明显标注.通过这些手段,交换项目信息的宣传将更有效,也能获得更多同学的关注与参与.

2.增加交流项目种类

为培养现代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维度、内容与方式,我院应着重发展本地区与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区院校的合作交流.

3.各相关部门统一要求,明确分工,加强合作

笔者建议,校内相关部门应尽快协商,确立统一的交换手续流程.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不同分工,增强紧密的合作,共同为交换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怎么写作.

4.建立更为便捷的沟通平台

笔者认为,各高校及对方合作院校应积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一方面,这有助于提高双方院校协调的便利,促进院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这将为本校交换生与对方院校外事人员直接沟通咨询提供良好畅通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本校相关部门交流合作项目的工作效率,健全、完善交流合作项目的管理体系.


5.在外交流期间实行量化监管手段

学校应在初期增加对交换学生的关心和交流.应安排一对一指定人员,每周进行信息互换,及时掌握交换同学的动向,全程跟踪交换生的基本情况,既可以让交换生在异地体会到归属感,也能够尽到监管的职责.除此以外,学校还应与对方院校协商监管措施,通过对方院校配合监管,更高效的获取交换生情况.

6.设立课程免修、免听制度

应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分类,对于没有完成对方院校专业课选修最低限的交换生,实行同类课程选修和许可课程免听的制度.同类课程选修,即可在与应修专业课同等水平的课程中选择申请补修.许可申请课程免听,是指交换同学可以自行申请免除听课的形式,直接完成老师相关作业,获得平时成绩,参加期末考试,获得期末成绩.(徐娟,2011年)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减轻交换生归校后的课业压力,减少其后顾之忧,激励更多同学参与对外交流活动中.

以上建议如能被采纳并在实践中得到执行,将进一步提高我校交换生项目质量与效率.对外交流相关要求会更加清晰明确,交流流程管理也将会在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四个阶段环环紧扣,更加有序,形成良好的流程管理体系.

交流初期,有交换意愿的同学将可以及时得知交流项目信息、学校将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交流前期,待交换的同学将能够依据准确的要求和明确的部门分工,快捷的准备好所需材料,好出国(境)所需手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轻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交流中期,学校将可以确保交换生能够得到良好的监管,交换生也可以及时获得校方有效信息.在交流结束后,交换生能够减轻补修本校课程的压力,消除后顾之忧,这也将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