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状况、存在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071 浏览:47539

[摘 要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新建本科院校――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状况,发现存在教师、学生和管理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在结合该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公共选修课教学和管理的对策: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管、完善并创新网络教学,以建立开设优质公共选修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 ]公共选修课;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35-05

[基金项目]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3年科研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芳(1982―),女,浙江湖州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设的自选课程.其开设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研究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设置结构和学时安排是高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详细阐述了公选课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高校公选课的设置和管理,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一、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近三年公选课的基本情况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下设7个二级学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前学院已开设公选课126门,涉及多个学科,并依据课程内容划分为“艺术素质类”“人文素质类”“技能素质类”“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礼仪类”“淑女类”8个类别.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采取教师自主申报、教务处统一管理的模式,精选出符合要求的课程,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每学期初通过教务处选课系统自主选择课程.学院实行严格的“选课-考评”制度,学生网上选课,教师网上公布成绩,公选课成绩不合格不补考,只能重修.任课教师对公选课实行严格考勤与课堂管理,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凡3次以上(含3次)非正常缺课的学生,不能参加考试,成绩按0分记.学院规定,在校生必须修满6个学分的公选课才能毕业,其中艺术类公选课程需达到2个学分.为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学院规定,每门课程选修的人数达到20人才可以开班.

下面从课程的类别、师资和校区分布三方面对浙江外国语学院公选课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表1来看,学院公选课门数逐年增加.其中,2010―2011学年和2011―2012学年,平均每学期开课39门;2012―2013学年平均每学期开课41门.课程类别中,艺术素质类所占比例最大,以2012―2013学年为例,其比例达到34%;淑女教育类、技能素质类课程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比例不到1 %;其余各类课程门数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表2来看,学院公选课开课教师的职称分布呈不均衡状态.以2012―2013学年为例,开设公选课的教师中,教授只占4%,副教授占3%,讲师及讲师以下职称的教师分别占59%和34%.以上数据说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公选课开课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

从表3来看,本部校区(稽山校区)因学生人数较多(占学生总数的70%左右),公选课开课门数占到总数的60%以上,而镜湖校区开设的公选课数量只有本部校区的一半.这与两个校区内学生人数的分布状况基本匹配.近三年来,稽山校区每学年开设公选课的数量分别为79门、79门、82门,镜湖校区开课数分别为0门、6门、42门.因此,稽山校区学生选课较为平衡,而镜湖校区学生选课增长速度较快.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为更全面地掌握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公选课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公选课的评价,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针对2012―2013年开设的公选课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学生的学习目的、选课依据、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课程管理的评价,调查样本为本校稽山校区和镜湖校区的学生,样本容量为350人.

首先,从学生选课来看,有93%的学生赞同开设校级公选课,这说明大学生对目前公选课的认同.对于学习目的,为“提升综合素质”的学生占47%,为“获取毕业资格”的学生占26%,为“补充专业知识”的学生占18%,“无目的”的学生占8%.这说明公选课的设置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选课依据来看,排在首位的是“兴趣爱好”,占42%,接下来依次是“考试较容易”,占22.5%,“随大众”占17%,“喜欢授课老师”占15%.这说明公选课的开设能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但部分学生把“考试容易通过”作为选课依据,值得深思.在课程爱好方面,选项最多的是“语言文化类”,其次是“人文素质类”和“艺术素养类”,排在最后的是“计算机类”.对照表1可以看出,学院2012―2013年开设的公选课中,门数最多的是艺术素质类,共28门,其次是人文素质类21门,再次是语言文化类和计算机类,分别是10门和9门.可见,学生的兴趣偏好与实际开设的课程数量不相符,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一部分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具体来看,学生难以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的原因,有71%学生认为是“选这门课的人太多”,65%学生认为是“课程门类不齐全”,49%学生认为是“选课系统难进”.上述情况说明公选课的设置还具有不合理性.

其次,从学生对于公选课的教学评价方面来看,对公选课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只占8%,表示“满意”的占25%,表示“不满意”的占53%,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占14%.这说明学生对公选课的教学评价普遍不高.学生对于教师上课的态度方面,认为教师“重视负责”的占10%,认为“比较重视负责”的占63%,认为“不太重视负责”的占21%,认为“随便应付”的占4%.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基本认可,但学院需重视部分教师上课不认真负责的现象.学生对公选课教师的总体教学评价,表示“基本满意”的占53%,表示“满意”的占12.5%,表示“不满意”占21.5%,表示“很不满意”占3%.这说明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最后,从学生对公选课教学管理的意见来看,认为公选课管理“严格”的占19.5%,认为“不太严格”的占68%,认为“听之任之”的占11%.这说明公选课授课教师教学管理的总体要求不严.关于学生公选课出勤率低的原因,分别是“学不到东西”,占54%,“没有兴趣”,占45%,“有事冲突”,占42%,“老师上课应付”,占39%.以上调查说明公选课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教师和学生对公选课都不够重视,因此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三、公选课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其一,目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公选课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教学要求不太严格,与必修课相比,公选课的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从管理上来看,学院将工作重心投入到必修课,对公选课的质量并不十分重视.教师在公选课的备课、授课、考勤、考核等环节放松要求,影响课程质量.其二,少数教师欠缺教学技能.少数教师的公选课教学水平未达到大学课堂的要求,少数几门公选课专业性较强,缺乏专业基础的学生难以听懂,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其三,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公选课通常为教师特长课程,学院对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提升公选课地位的学术环境不够,改革创新力度不强.

(二)学生方面

其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差,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公选课只是为了毕业而不得不学习的课程.这些学生选课时较为盲目,随意性强,导致部分课程处于无序状态.其二,选课的功利性目的较强.部分学生喜欢选择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法律基础等,部分学生喜欢选择教学内容简单、考试容易通过的课程.较少学生选择提高综合素养的课程或教学内容相对较难的课程.其三,缺课违纪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考勤等课堂管理难度增大,学生缺课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师很少对迟到和缺课的学生采取应对措施,也很少管理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玩手机、睡觉的现象.

(三)管理方面

其一,课程规划缺乏科学性.公选课程的数量和结构缺乏科学规划,课程数量不足导致结构失衡.一方面,教师承担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开设公选课的精力不足;另一方面,参加公选课学生数量增加,造成课程资源相对减少,常有学生选不到喜欢的课程.其二,课程的过程建设较为薄弱.公选课的准入制度不规范,开课的资格审核不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不规范,学院的教学监管工作力度不够,高质量的公选课程资源缺乏.其三,相应的技术设施不到位.学院的网络选课系统有待改进和优化,学生集中选课时经常出现无法登录网站的现象.

四、完善公选课教学与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制定公选课开发方案,探索课程开发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引导、促进课程改革,及时发现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要把发展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理念,贯彻课程教学的始终.此外,学院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办学观念,在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公选课课程体系

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结合学院的办学方针、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设置课程门类,确定课程开设数量.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课程规划可以参考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整改方案.该校原有公选课的设置散乱,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经过课程整改以后,优化了课程体系,增设人文素质和创业教育两个模块,积极引导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业指导等课程,解决了原来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公选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公选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公选课教学质量,重点在于对公选课教学实施全程规范化管理.首先,建立课程准入机制.新申报的公选课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内容详尽.另外,还应该建立试讲制度,确保教师能够胜任本门课程的讲授.其次,加强对公选课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按要求组织课堂教学,维护课堂纪律,取消缺席次数达到3次以上(含3次)的学生的考试资格;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常规性教学检查,实时评价教学情况和效果,对不达标的课程进行整改或予以取消.此外,可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公选课的评价情况.最后,严格公选课考核要求.公选课的考核与考试要减少“水分”,确保其“含金量”.此外,推动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升级,建立“形成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的考核体系,增加平时作业和小组讨论在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完善并创新网络教学

公选课网络教学内容应以布置学习任务为主,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如作业、小测验、场景考核、设计作品、实践作品等.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或设计考核方案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避免学生上交的作业或作品千篇一律.如果学生未能按时上交作业、作品等,可认为学生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视为旷课或扣除平时成绩.教师应在学期初的授课计划中明确列出具体的课时安排,并在课程实施方案中详细说明教学考核的要求.教师应在每次网络教学中向学生明确传达本次学习任务的内容、要求、考核形式、学习成果的上交形式以及截止时间等信息.所有形式的检查考核应作好相关的记录.

(五)建立开设优质公选课的长效机制

学院教务处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定期开展公选课程需求分析,基层分院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做好配合工作;学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公选课体系,逐步推动公选课网络课程的发展;定期组织教师观摩优质的公选课,并奖励授课教师;将内容建设突出、教学方式领先的公选课程作为教学改革课题,优先立项,并在课程基金和教材出版方面予以倾斜;将公选课的数量、质量和特色作为学院下属二级分院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