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现状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53 浏览:18997

前言:通过2012、201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分析评审过程出现的评审指标较模糊,奖学金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后期监管等现象,提出解决对策: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评价指标,补充奖学金监督评价机制等措施.通过不断完善评审指标,真正达到奖励优秀的目的.

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2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本情况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万名,硕士研究生3.5万名.博、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年 3 万元和2万元,一次性下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可见,奖学金评选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

二、研究生评审工作现状

1.奖金额度大,敏感度高,受到普遍关注.研究生奖学金额度较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研究生的大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工作经历和收入来源,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出台,是学生解决负担的一个途径.奖金额度大,参与学生多,获奖人数有限,势必造成评审工作高度敏感.

2.评审指标较模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暂行办法只是确定了基本条件,由各院校制定本单位评审细则.这可能导致院校间评审结果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同样水平的学生,因身处不同院校而产生不同评审结果.同时院校制定的参评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也有待考量[2].

3.获奖者与导师科研水平密切相关.在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基本条件一章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这表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科研成果成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两年的评审结果可以看出,获奖者与导师的科研水平密切相关.导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级别直接影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

4.奖学金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后期监管机制.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奖励优异,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目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缺乏后期的监管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学术不端、论文查重等诚信行为,缺乏预防措施.这会给管理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三、对策分析

奖学金评审工作要注重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评审的有效性,确保学生情绪稳定,保护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3].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正确对待评审工作,避免同学间产生矛盾.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审指标、评审流程、评审结果公开原则.各院校应将评审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并通过网站公布研究生评审细则,保证评审指标面对每位同学开放.参与评审的同学根据评审条件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评审会当场评价,当场表决,当场公布评审结果,并及时通过网站等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和质疑.

评审组成员选拨、评审程序公平、公正原则.评审小组成员的选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评审组成员类别覆盖面要广,主管领导、导师代表、学生代表、主管研究生教育的老师均有代表参加.参评学生的导师应回避,不参与评审,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在评审中应组织申报学生述职、评审组提问的环节,确保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科学合理制定评介指标.评价指标的制定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指标的建立是否科学、客观、有效决定了评审的质量.清晰明确的评选条件,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建立.因此负责制定评价指标的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评审指标的制定要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细化并将拟定的评价指标,向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研究生等不同人群公开,并听取反馈意见,经过多次反馈修改后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


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要制定的合理,公平,有效,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如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医德医风等可以通过同学、导师、带教老师进行反馈.申请奖学金的同学必须征得导师同意方可参评,现场述职也可以为了解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但模糊指标的评价较容易流于形式,这一直是困扰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评价指标制定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不同录取类别,不同年级,合理进行权重比的分配.通过两年的评审结果看,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方面明显优于硕士研究生.这与博士生已经过硕士阶段学习,已初步掌握科研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关.硕士研究生大多为本科应届毕业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所以,产出成果还需要时间.另外,不同年级间的研究生科研成果差别显著.通过我院评审结果数据显示,研二同学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明显低于研三同学,这与研究生各阶段的培养计划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侧重不同年级考评的权重.

3.提高导师科研水平.导师的科研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在以科研能力作研究生评审重要参考指标的前提下,导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素养,课题级别,实验室条件是造成学生科研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是学生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级别的课题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提高,科研成果也易产出.因此,做好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强化导师科研能力,积极促进导师申报高级别课题,为培养高水平研究生提供有效保障.

4. 研究生过程培养与评审指标挂钩

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的目的是评选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但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科研成果权重比大,忽略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的监控与评价[4].在今后的评价指标制定中应就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同时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则建立不同的评审标准,对专业学位的学科轮转、出科考核,临床技能方面重点评价[5].

5.制定奖学金监督评价机制

国家研究生奖学金一次性下拨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更没有奖学金使用情况的.为使奖学金发挥更大的价值,建议对奖学金的下发及分配使用情况给出指导性建议.如奖学金可以分期下发给学生,并设立一定的制约条件,只有达到制定的标准,才能得到下一期的经费.如后期研究生在读期间出现学术不端等行为,要将奖学金扣留.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对学生起到监督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避免由于的制度的缺陷可能造成的隐患.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在评审标准尚需完善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认识奖学金评选的目的,对落选学生可能出现的低落或怨愤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和鼓励,保护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