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感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81 浏览:118180

所谓语感,就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带有很浓的经验色彩,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语感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知识积累、心理经验、生活经验、联想能力等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培养语感的具体办法则是语文教师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个问题笔者谈一些看法.

一、中学语文进行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语感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学习中,只有良好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理解语文的人文内涵,所以说,学生的良好语感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同时,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总之,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既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2.提高整体感知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较强的语感能力之后,能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力,即一面对语言文字,就能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直接的感受,领会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内涵.比如,学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语感强的学生眼前马上就能浮现出“花园内姹紫嫣红,一枝红杏夭夭地横在墙头,探出头来”的春景图,在心理上得到美的感受.这种能力长期积累沉淀之后,可以使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受到文化熏陶,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从而能够充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语文整体素质.拥有较好的语感能力,能够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体会,快速地判断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感知语义,领会意境,可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信手拈来,随意发挥.可见,较强的语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作者的描写非常生动,“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花里带着甜味儿”,小草生动活泼的形象一下就跃然纸上,好像就在学生的眼前.但是学生的习作中,描写春天很少有这样的语言,多是“绿色的”,花儿是“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非常美”等等,很空泛的语言,表达的也是很单薄的情调.可以看出,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能力太差,所以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不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4.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效率,提高竞争力.现代信息社会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数量基数大,更新快,虽然人根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如果你的语感好,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高,那么,就能很容易获取更多的知识,相对来说,能力也会更强一些.比起那些语感差的人来说,竞争力就更高一些,所以说,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语感水平.


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具体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呢?这是值得中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1.提高阅读量,丰富语文积淀,提高对字词的感受能力.阅读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经验、积淀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能够得到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也能提高对字词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新课标里要求学生要大量地阅读文章,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比如学习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中一个“溅”字,一个“惊”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用拟人的手法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语感能力,恐怕就不能体会到字词背后的深刻含义,也不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文章,提高整体感知能力.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一方面能学会品评字词,体味言语之精妙;另一方面,可以在朗读中读出形象,如见其人,达到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悟.朱熹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口,继而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有得耳.”通过反复诵读,加强了语感训练,培养了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朗读描写父亲为儿子爬过铁道写橘子的情景,抓住动态词语“探”“攀”“倾”等,通过对这些词语和语境的品读,学生把握住了语感,理解了它们背后代表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增强了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鼓励想象、联想,感知语文的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不仅仅具有表面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下,还具有多种不同的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特点和领悟其包含意义,进而感知语文的意境之美,形成较高层次的语感能力.比如学习沈复的《童趣》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他人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一下子就有了情感共鸣,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读过作者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童年,都有哪些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体验?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经历,自己在这些体验中得到了哪些“物外之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感能力也提高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在小组学习中,学习气氛是自由、、和谐、愉悦、信任的,因而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全的发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论是朗读还是阅读,学生都乐于参加,主动学习.在这种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中,学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激发了思维的发展,形成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