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诚信教育面临的挑战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561 浏览:94128

【摘 要】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但当今社会,失信现象屡见不鲜.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诚信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熏染.文章从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出发点,以期寻找出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

【关 键 词 】高校;诚信教育;对策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它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等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未来社会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积极开展诚信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是育人的摇篮,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加强其诚信教育,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根源,寻找出对策已成为一个紧迫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目前通过互联网、校际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主流是积极向上,言而有信、朝气蓬勃的,展现出较好的精神风貌,是值得信任的一代.然而,在逐利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整个社会都存在信用危机的不利环境下, 大体的诚信度也备受考验,且呈现出明显下滑的趋势,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

(一)学术诚信道德缺失,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1. 考试、花样百出.尽管各高校颁布了关于学术道德和考试条例等多项规章制度,但学生间考试、夹带、传递答案等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甚至还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考试人数所有增加, 的手段“科学先进”, 工具尖端现代.社会上甚至有一干人专门研制运用手机、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以谋取爆利.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 学术抄袭、无所顾忌.面对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或是学术论文, 不再是认真地查阅资料汇结整理, 而是直接在网上进行复制粘贴,简单拼凑或是直接拿来别人的理论观点,进行“学术武装”.更有恶劣者直接剽窃、篡改他人的实验数据和学术成果, 将别人已研究出的成果据为已有,据网络调查显示,在校期间存在学术失范行为的学生比例高达占68.8%,由此可见违背学术道德,学术失范现象的行为已经随地可见.

(二)经济诚信道德缺乏,拖欠行为日益出现

目前国家为解决高校大学生在读期间家庭的经济困难,政府通过银行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以缓解在读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压力.自这项政策在全国实施以来,帮助了数以万计的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成就了大学梦想.然而, 少数大学生无视这种温暖,不讲诚信,拖欠还贷, 有的毕业后甚至将还贷问题抛之脑后,据有关部分统计,截止至2007年6月,国家审查的全国高校全制本科生共计206万人次,发放贷款约127.7亿元人民币,拖欠率达28.4%,大大高于社会普通人群的1%的拖欠比例,造成了极端恶劣的社会影响.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将自己的学费用来购写高档手机、APID、谈恋爱,更有甚者将学费用来炒股、游山玩水,大肆挥霍,另有一部分同学还恶意透支信用卡、逃欠话费等,在同辈群体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社会交往诚信缺失,虚检测简历有所增加

人际交往是高校大学生在学期间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彼些坦诚交往,互为信任是友谊之花成长的沃土,但是有部分同学受到利益的趋使存在欺骗行为,特别是在男女生恋爱方面,存在玩弄对方感情现象,缺乏正常的恋爱观.

在就业竞争和压力日益凸显的今天,填报虚检测简历,肆意毁约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这样不仅给学校毕业生的整体信任度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也为日后自己的就业工作埋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保障体系,为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已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学术诚信道德体系的不够健全不无相关.具体表现为, 惩罚成本过低,学校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诚信教育不能贯彻始终,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

其一,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多所大学在入学时即签订诚信合同,标明自己在学期间的将遵守学术道德,从入学开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很少有高校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入学诚信教育.

其二,在学过程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学术规范课程,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学习相关学术规范知识,从根源上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其三,目前各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认可标准过为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尽管我国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八条中规定:“国务院对于已经授予学位的单位,在确认其不能保证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授予学位的资格.”,但是各高校在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认定上还不够明晰,缺乏具体实施行为的指导.

最后,学术失范行为的惩罚成本过低,对于考试的行为一般高校仅做警告处理,即使被发现考生仍然可以进行二次重修,因此使得大多数学生愿意铤而走险.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借鉴外国经验,拓宽诚信教育渠道

如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对学生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一方面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诚信条例和规定供教师和学生查阅,另一方面对新生如何正确引文进行培训.他们利用馆藏资源帮助教师鉴别学生是否有违规行为.此外,如美国的杜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也定期举办学术诚信周活动,通过营造诚信氛围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 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

高校大学生学术道德规范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入学的第一天就要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培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尊重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社会责任,不弄虚作检测,告诫所有大学生应遵守各项学术道德规范.如通过新生入学时的专家讲座、相关学术管理规章制度的传达等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学术诚信教育,让学生了解失信行为是不道的行为,学术诚信是学术创新的源泉.

(三)将诚信教育列入法制教育范畴

“学术诚信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项法律原则.学术诚信不但强调学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而且强调学者对学术的道德责任.因此对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要求不仅局限在道德层面,更要纳入法律体系.”巩筑学术诚信,必须实行法治管理.目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一种道德规则其具有模糊性和笼统性.纳入法律轨道有利于具体化和明确化的过程.另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道德依赖于学校的管软环境管理体系,缺乏对其有效的约束力.

(四)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管理体系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奖惩机制.从目前高校对奖惩体系惩机制的实际情况看,奖的机制做的都较为充分,但是却鲜有惩罚案例.要加大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大学生失信行为者的行为成本,使其不敢从事失信行为.

(五) 加强诚信教育的外部监督作用

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责任不仅仅在于学校本身,同时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首先加大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治理力度,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坚持“零容忍”,提高大学生诚信行为的惩罚成本.将大学生的简历查重,考试、作业抄袭、拖欠贷款等行为依据不同规定给予惩罚,如警告、降级、撤消学位等,并录入个人诚信档案,随其终身.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