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类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26 浏览:18498

摘 要:为了加深非英语类大学生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和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程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又对听力教学的方法及听力训练的策略作了探讨.

关 键 词 :非英语类大学生,英语听力,听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在日常交际中,听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人一天中70%的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其中听就占40%(cooper,1988).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教授听说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输入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给予听力足够的重视,积极探讨听力理解的性质和过程,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科学的练习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听力理解的本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看不见也很难描述的思维过程.听者必须理解不同的声音、单词和语法结构,解读说话者的话语意图和重点,同时将这些内容同社会文化语境相结合(Wipf,1984).对听力理解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

随着人们对语言性质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外语听力理解的性质的认识也日臻完善.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听力被看作一种被动消极地接受外界言语刺激的过程.Carl Wwer认为听力过程就是人类器官接受日常口语信息的过程.其他一些学者把听力当作是静止而被动的过程,听话者在此过程中要边听边记住说话者所有的话语,很明显被动性是听话者的主要特征,因此,在听力过程中听话者被动的理解说话者的意思.根据此理论,听力教学应当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刺激和教学形式而非听力材料本身.以此来帮助巩固理解以学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当认知论迅速发展之后,人们才开始对听力理解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听力理解不单纯是简单的接受刺激而是集中精力从我们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信息,同时将声音和意义结合起来.因此,当说话者在特别的场合以特定的词汇来表达时,听话者就必须利用声音线索和其他知识来做综合判断,才能成功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思.

总之,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里过程.

二、听力理解的过程及模式

Kenh[3]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辨

音(discrimination)、信息感知(perception of message)、听觉记忆(auditory memory)、信息解码(decoding message)、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use or store message).辩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这也是听力理解的第一步.信息感知指的是学生在具备了辨音能力之后有意识地感知语流中的语音组合,从而获取句子意义的阶段.听觉记忆指的是将所感知到的听觉信息能够在被理解之前在大脑中保存一定的时间.信息解码指的是理解或获取信息的过程.在经过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语言将信息表达出来或储存在长期记忆中.


心理语言学区分三种听力(和阅读)理解模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和互动(interactive)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指利用语音、词语和

句子本身的知识以及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进行听力理解,即从语音、单词、句子到整个语篇的意义.这一模式忽视听话者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上而下”模式指的是利用“已有知识和整体预期”(Morley,1991:87)[4]及其他背景知识对接收到的信息(词语、句子等)进行分析处理.这一模式强调听话者的已有知识、预设、经验和认知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OMalley等在对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的研究中发现,听力好的学习者似乎更注意较大的板块,只有在理解中断时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个别词上来.互动模式把听力理解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与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模式要求,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不但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而且还要能动地借助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对短时记忆中的听力材料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从而在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的互动过程中理解意义.

三、造成非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

大学生听力理解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困难,它包括语音(如某些单词连读,同化和失去爆破音等不易分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困难(如动词短语、习惯表达方面的障碍).这无疑对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造成影响.

其次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困难,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有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常识不甚了解,对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不熟悉,致使在听此类内容的文章时不知所云.

再次是在听的过程中心理上和习惯上的困难.带着紧张压抑的心理去听,难以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即使原本熟悉的教材也会变得生疏,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良的习惯,不注重对句子的理解,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碰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这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理解,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四、改进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首先在做听力练习之前,特别是听力材料是短文时,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要做什么,让学生了解语言材料的背景,然后浏览题干部分及答案,让他们感到心中有数

其次技巧在训练听力时对学生进行听法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消除畏惧心理增强自信,然后要告诫学生不因为一两个单词没听懂而患得患失,要抓住关 键 词 ,抓主要线索,抓整体还要让学生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尽量记录下材料的基本事实.

五、加强非英语类大学生听力技能和技巧训练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几年的英语学习中,其听力的发展参差不齐.而且对于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个体感受也会不同.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听音习惯.在正式听录音前要抓紧时间浏览答题要求、题目及选项,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取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使听具有针对性,适时适量地做笔记,把与问题相关的细节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其次听力理解包括对句子和文章的基本事实的认定及文章相关内容间逻辑关系的推断,必须要常抓不懈尤其在听力过程中,抓重点抓突出,争取做到学生对听力有足够的重视.此外,学生还应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即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已知的信息线索预测和判断,养成预期的习惯,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根据上下文信息猜测词义.

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们每节课后都对自己的听力成绩作评价,包括听力材料的难度,自己听懂的百分比,自己的强项和弱点等.重要的是还要对自己没听懂部分的原因做细致的分析,是词汇量少,对背景不了解,还是速度太快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分析在学习方法上做进一步调整.这样,学生们时刻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建立了自信、自尊以及成功感.

六、结束语

总之,听说训练的培养,改变了教学模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听说训练的过程中,没有过多地做语言形式的练习,而是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使语言形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语言技能逐步发展,由听说促进读写,最终全面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