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93 浏览:10921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情感教学为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师生的平等关系是情感互信的基石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多年来,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其次,重视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尽可能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如当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Would you please等”;当学生对问题回答不上时,应投以期待、鼓励的目光,或说“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当学生答错时说“Never mind, you may try again.”、“It dons’t matter”;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说“Good ”、“Excellent”, “Thanks”.一旦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肢体语言因素的效用

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少交际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运用肢体语言,并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形成英语氛围.在初中学生看来,即便是简单用语,仍有些难度,于是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笔者用肢体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地补充、配合、修饰,能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肢体语言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这一点在应用英语的外国人群中更突显,因此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用多样方法促进情感催化

在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千篇一律、干巴巴地重复说教,学生会很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才能师生互动.


1.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用实物巧设情境、用动作表演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用音乐(歌曲)伴随情境、用图片烘托情境、用电教模拟情境、用表演体会情境等.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才能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才会充分调动学生高涨的情绪,学生学起来才会觉得津津有味,从而将这美好的情绪催化为学习的动力.

2.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示他们的自学成果.在学习对话、短剧时,可让学生自选角色,将课本内容转换为课本剧,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和团结协作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而后,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等方法,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中获取平等、尊重、关爱、激励等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

四、以激励性评价进行情感维护

奖赏可使行为铭记,但惩罚不一定拒绝行为.教师动辄训斥、责骂、挖苦学生的过失,对学生妄下断语等做法,是不负责任、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能从别人认为的差生身上发现闪光点,激励他们,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之后给予“Good”“Excellent”“Great”之类的肯定,并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调动“暂时后进生”的积极性,以致不产生“被遗忘的角落”.如讲完单词,优生领读数遍之后,让“暂时后进生”领读,也给他们机会.课堂上人人平等,激励不留“死角”,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从此树立和提高.

总之,用理解和爱唤起学生学习时灿烂的笑容,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

编辑:杨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