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22 浏览:120291

摘 要:面对当前国内许多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进行剖析,并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实践实训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Abstract:Facingthecontradictionbetweenaccountingtalent-cultivationandsocialdemand,thisarticleanalyzesthebottleneckofapplication-orientedaccountingtalent-cultivationindomesticuniversities,andputforwardreformmeasuresintheaspectsofcurriculum,teachertrainingandpractice.

关 键 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Keywords:application-oriented;accounting;talent-cultivation;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001-02

0引言

近年来,人才市场上初级财会招聘岗位相对需求较多,会计专业已悄然位列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高考生志愿填报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会计类人才“找工难”,另一方面是企业需要的能怎么写作于基层的会计类人才又“招工难”,这种“找工难”与“招工难”的矛盾凸显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新形势下各高校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财政部在制定《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推动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要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各界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共同推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

应用型会计人才指的是“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对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已成为平衡财会初级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代表性观点强调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理论够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应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细化专业课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结合,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建设等等途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虽然我国会计学术界、实务界和教育界对于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但是对其做出的研究和讨论依然存在纰漏.


比如,我国大部分院校均提出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为应用型、技能型;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突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并针对上述观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改革建议,但是所提出的措施和建议一方面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够使各种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中的环环相扣,达到改革的目的;另一方面提出的部分措施和建议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如重视校企合作,部分高校建设了诸多校企合作基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协议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这方面,国外做得比较好.欧美发达国家对应用型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应对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所做的改进.其改革的重心是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实务运用相结合.

英国会计学本科专业还采用“三年学制+一年”的待色课程体系,允许学生休整整一年或两个半年到企业,以增强实务操作能力.

美国的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定期进行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

综上,与会计职业的快速发展和成熟的国外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一些纰漏,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得落后,无法适应会计实务不断发展的需要.

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市场竞争环境下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1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

1.1课程体系整合会计学科是重视实践操作的学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首要任务.

根据课程性质搭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课)平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通识教育课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并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的基础;学科基础课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并为专业课学习奠定的基础;通过搭建的平台课学习,获得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

通过专业课实践的实训和企业实习,使学生具有财会专业特长和实用技能.体现出“专业+实践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

1.2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结合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会计职称考试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

如配合国家每年4月份举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第一、三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及《会计电算化》等3门课程.配合每年的5月份举行的会计职称统一考试,在第二、三、四学期开设《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1.3教材的扩展会计学的传统教材不再是作为教学材料的主要依据,如《商界》、《财经》、《商业周刊》等等财会杂志期刊都可以成为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专业判断思维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1.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中,除了沿用一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应积极借鉴总结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如“目标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案例教学”等.

此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将相关的专业课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参考资料目录,财会网站等进行网上免费开放,网络教学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变得易如反掌.

通过电子邮件,学生能够很容易地从教师那里获得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通过网上聊天室,身处异地的学习者可以轻松地跨越时空走到一起,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共同探讨或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培养他们之间相互协作,探索专业知识的精神.

2实践环节的构建

实践环节的构建,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完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搭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四部分构成.其中的重点为专业实践,由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三部分组成,从而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同步运行;

其次,各高校应购置配套的财务软件.

购置专业财务软件以及税务软件,和模拟企业ERP软件,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企业环境,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次,拓展并巩固校外实践基地.

现在多数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进展迟滞不前.各高校应制定一系列校企合作的制度,一方面实现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共同完成横向科研课题,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向企业输送所需人才,这样才能达成校企双赢局面,和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最后,聘请有丰富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专家,做专题报告和讲座,把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使学生提前适应职场.

3教学团队建设

会计专业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更新的专业,这就需要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

师资培养方面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理论实务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另一方面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资深实务资历的专业带头人把握好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带领青年教师把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专业建设、团队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建设一支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在课程计划之外积极开设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和发展空间

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积极开展结合专业实践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和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举办财会知识大赛、ERP大赛及开展财会学科实践教学研讨、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财会部门观摩,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面对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普遍存在问题,并提出全面系统的改革措施,从而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会计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即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找工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矛盾,平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