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工学结合”模式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26 浏览:21798

摘 要: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等行业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需具备良好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及商务交际能力.然而当前一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职业素质低下,职业能力欠缺,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本文主要阐述“工学结合”内涵、分析现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 键 词:高职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加大对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通过制定政策来推动和促进工学结合模式的发展.1991年10月17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倡各类职业院校进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在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加入世贸组织,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越来越紧俏,然而形成对应的是现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应用能力低下,不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二、“工学结合”概念溯源分析

“工学结合”概念可以用来指代某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育人模式、管理结构、助学举措及工作探索等,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中定位于人才培养模式.从纵向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学徒制.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通过学习西方“工学并举”,创立了“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雏形.工是指“做工”,学是指在学校读书学习,是一种以学校教育为主、技能学习与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并进的培养模式.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内涵发生了变化,“工”具有工作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学”的内容扩展到职业知识,具备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内涵.20世纪90年代,工学结合强调基于实践的相关职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工作实践学习相结合.从横向看,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工读交替式”)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都强调联合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强调“工中有学,学中有工,工学相互结合”.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主要是指职业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和用人单位的顶岗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商务英语教学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性

(一)工学结合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无论是“工”还是“学”,都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工学结合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本质特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勤学苦练,反复实践.

(三)工学结合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佳模式.

“工学结合”是具体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与生产现场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锻炼的有机结合,以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培养适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行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不例外.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商务交际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定期到外企等相关就业岗位顶岗实习,使他们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有“学以致用”的机会,语言应用和商务交际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现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师主体教学模式大多理论脱离实际.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现行教学模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里学习诸如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国际贸易等课程,听老师讲解课本或PPT,然后做练习,很少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根据笔者教学经历,大多数授课教材与实际工作情景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完全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及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很多教学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虽然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会安排校内实训或者校外顶岗实习活动,但据学生反映,很多活动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的目的.如校内实训基地或活动设计完全是一种超仿真状态,与实际工作情景相去甚远.顶岗实习有时并不对口,一些高职商务英语实习生在涉外酒店专司打扫卫生等工作,很少有机会锻炼相关商务英语技能.

(三)现行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教师主体教学模式,基本是一种填鸭式模式,大多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单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学习动力就不强,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惰性大,如果教学内容和形式趣味性再不强的话,他们很难与老师积极配合,毕业时具有的知识及应用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四)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

现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填鸭式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操练,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导致相当多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欠缺,和外商沟通时很多语句听不懂,口语说不出,英语商务文书不会写,翻译的材料没法看,纰漏百出,甚至连毕业论文的一小篇短短的英文摘 要,也要去网络上寻找翻译器完成.试想,这样的商务英语人才怎么能有社会竞争力,怎么能符合市场和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来如何怎么写作国家和地方经济?五、相关对策

(一)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政府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使企尽早改变不合作的落后观念意识,不能只看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应充分认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合作办学.应早日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改变目前只是政府一纸空文的要求和学校单方意愿的状况.

(二)高职商务英语院系应想方设法与企业联合办学.

高职商务英语院系应该尽早建立与当地外贸企业长期合作办学制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合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市场调研,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专业体系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写、培养模式设计、顶岗实习安排、师资培训等,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使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有的放矢,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逐步趋于一致.高职院校只有真正地融入区域经济之中,争取行业的支持和参与,依托行业优势合作办学,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三)学习借鉴国外切实可行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工读交替式”).双元制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来完成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既消化了理论,又能及时得到了理论的指导,从而保证了学生在理论上达到相应等级的水平,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合作教育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是为解决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学校和工商企业通过合作使学生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合作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备生产、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明治模式是英国职业教育广泛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安排下,通过学习与实践相互交替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培养过程.这种模式强调教、学、做合一,对学生参与工作实践的时间有明确要求,三年制学生的工作时间为12个月,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间隔不固定,有的以学年为单位交替,有的以月为单位交替进行.

(四)高职商务英语院系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的培养计划.

从目前形势来看,完全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还有一些困难.在无法实现“校企合作”的情况下,高职商务英语院系应该及早制定严格的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制度,并实行相应的监管及考核.安排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定期到对口单位实习,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佳选择.只有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只有与外企联合办学,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才能早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培养出合格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更好地怎么写作国家和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