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专业硕士的求学故事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37 浏览:44560

2012年8月21日,一批新学生聚在清华大学宏盟楼前.他们中既有各类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也有刚刚毕业、怀揣着记者梦想与新闻理想的大学生,还有在文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公务员.他们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的第一批专业硕士,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上学之前,我已在重庆市长寿区广播电视台做了两年记者.从一开始完全的门外汉,到后来一个人扛着索尼150穿梭于各种活动、完成各种任务的记者,由于基层媒体人手不足,赶鸭子上架的采编播都学着完成等我渐渐成长为“多项全能”,也逐渐发现自己的“底气不足”.

像多数非科班出身的记者一样,我的职业技能完全是进入电视台以后现学现卖.看着编辑改出的稿子,才知道“导语”“配音”“同期声”;自个儿摸索着摄像机向前辈请教,才了解各个部件的用途;守着每天审片过程老师的对话,才明白镜头应该怎样切换、画面怎样拍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短脚,后来渐渐凸显.为什么有的想法在实践后会让新闻看起来逻辑混乱?为什么采访中有的使用套话,有的需要细节?怎样才能让新闻更有深度?


两年的奋力摸索后,最初的新鲜劲儿渐渐过去,新闻的“模式化”让自己也学会了偷懒,常常只是拿到文件、了解数据、简单采访,就回家组稿去了,写出来的稿子也越来越“油”,越来越缺乏“地气”.

我意识到,自己需要系统学习,需要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视角了解新闻的本貌,需要在心里树立一个清晰、坚定的新闻之魂.

带着对自己的不满和对校园的期待,我走进了清华园.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我们可以有层次、有选择地组合自己的课程.公共基础课,要求掌握好英语,对国家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专业基础课,针对新闻传播理论及其研究,要求打好专业基础,了解行业前沿与动态.专业选修课,则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方向,进行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另外,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补充跨学科知识.

后来,才了解了课程设置的深意.我们的新闻教育分为四个有机环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国际视野.因此,课程设置上,专业的采写编课程只占三分之一.尤其是第一学期,基本上没有专业技能课程.

这让我们一开始有点不安.一段时间后,才渐渐领会到,专业硕士不是“××技巧培训班”,而是一个为期三年的专业训练平台.首先需要打好基础,扩大知识面,增加内涵.然后牢牢树立好新闻的标准,包括价值观、新闻观,等等.事实上,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呈现方式虽不一样,但好新闻的标准则是一致的.技巧是为了把新闻故事讲得更清楚、更生动.但好新闻不是仅从技巧中得来的,而是了解民生、下到基层、贴近百姓、真实感受得来的.

联想从前的工作经历,同样是走基层、进山村,为什么没有像那些好新闻一样出彩呢?不能归于地方特色不鲜明、山区困苦不突出,而是记者视界、底蕴的问题.同样讲乡村医生,为什么李砚洪的《赤脚医生》可以讲出时代特色而自己却相差甚远?不正是因为自己在历史、政治、现实方面了解不深,缺乏“通识”背景的原因吗?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秉承一代新闻人、已故老院长范敬宜的理想与精神——“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读书学习也要多吃‘五谷杂粮’,少吃‘维生素’”等,体现了一个百年名校对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国际视野的期许.

这以后,我就全面投入了学院的“重塑计划”中.

首先根据“国际标准”进行重塑.

全球财经新闻项目(GBJ)是一个全英文教学的项目,课程老师都有国外一流媒体的从业经验.在他们的课上,一致采用“国际标准”.记得在财经新闻写作与编辑课上,老师要求我们运用新学的相关经济指数写篇报道.自以为发挥“专业”素养的“一线记者”,列举了大量数据,进行宏观分析,结果被狠狠打回.

“故事,故事,我不需要一篇给专业人士看的经济分析,我们需要简单告诉读者现状、影响、趋势的新闻报道.把你的所学所用放到幕后,需要陈列出来的只是故事!”

Leslie教授和所有外教老师都强调“TellStory”(讲故事).因为只有故事才能让人们感兴趣.故事是所有结论的来源,是所有分析的呈现.

有一次,多媒体报道课的作业是在博客上发表一篇经济形势报道.习惯了“资源共享”和报纸书写的研究生,在网上查找数据资源、搜索相关人士的发言,结果被老师无情地驳回.

“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里?政府发言的出处和链接?民众言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