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评学会第五届年会巡礼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52 浏览:118381

时至岁末,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五届年会于2012年12月3—4日在武夷山市举行.会议由中国音乐评论协会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举办,与会人员集结了各音乐高校教授(王次熠、金湘、杨燕迪、戴嘉枋、韩锺恩、叶松荣、明言等);《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等专业期刊专家(张弦、于庆新、陈荃有、高拂晓等):另外还有来自各高校的音乐学研究生.会议有两项内容:一、第五届“人音社杯”高校音乐书评奖和第四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获奖名单公布点评;二、围绕着年会议题的学术发言.


一、评奖活动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和“人音社杯”书评奖与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同根并蒂产生,一直以来都是学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人音社杯”书评奖共有28篇获奖文章,分别为本科组一、二等奖各7名.“学会奖”共15篇文章,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

戴嘉枋代表评委会进行点评来稿问题:1.文章多为书评,对鲜活的音乐生活关注度不够.其症结在于“听音乐太少”,他用“纸上得来终觉浅”来形容此类文章,倡导关注社会音乐生活才是音乐评论得以发展的长久之计;2.获奖文章集中在几所院校中,~方面反映出这些院校的参与带有明显组织性,应该鼓励和提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章内容雷同”的缺陷,尤其是“书评”类文章多以几个专家的某几本书为主.对此他建议“书评的写作要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在书目范围上更丰富,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学术视野开拓.”3.文风、结构太相似,在立意和文风上缺乏新意,究其原因是“学院式”教育模式的结果.他指出“评论写作是在对评论对象有广泛涉猎的基础之上,对其优、劣有所见地的评价,不是说套话”.笔者认为,指导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多反省自己的教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他呼吁“音乐批评的从业者们应投身到社会音乐生活中去”.明言结合往届“学会奖”的情况指出:本届评奖文章在以下几点有所提高:1.研究深度有所深入、文化视野有所开阔;2.涉及音乐活动更为广泛;3.作者来源广泛.虽然仍以高校为主,但也有社会上的音乐爱好者参加.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两个问题:1.评论文章以出版物学术评论为主,书目选择过于狭窄;2.文章内容对社会音乐生活关注度还不够全面.两位老师的点评集中了评委会的意见:“音乐批评应该全面地关注社会音乐生活、反映社会音乐生活,真正成为社会音乐文化传播、交流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音乐批评对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引领作用.”

二、学术研讨

学会研讨主要围绕着音乐评论的学风和文风问题展开.

学会会长王次熠发言认为:一、音乐评论写作要加强学术自觉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选题自觉性;2.评论态度自觉性;3.评价内容自觉性.他以《纽约时报>中音乐评论的例子作为范本,指出音乐评论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或者挖苦讽刺,而是能够发现音乐生活中的硬伤,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其在学术高度上有所提升.二、呼吁音乐评论关注社会音乐生活.这一点与评奖环节的呼吁一致,他认为“长期以来集中在专业音乐院校中的音乐评论,习惯以一种学院式(“四大件”技术模式)的眼光来评价音乐,显然这对于丰富的社会音乐生活来说是单一的.”解决此问题的第一要务,是吸收社会乐评人,“用多种眼光去评价音乐”.另外他还提出“专业音乐评论的意义是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促进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真正推动社会音乐生活发展.”三,强调批评意识在各个专业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他说:“所有的音乐研究领域都应该重视批评意识,它是使研究取得学术提升,推动其深入的重要因素.”他还倡导音乐评论界要成为学术的领地,老一辈的专家学者不以“学霸”、“权威”的姿态对待莘莘学子,年轻学生更不能妄自尊大、一味批评前辈思想僵化,而是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术问题.最后他对学会寄语:“多产生高质量的音乐评论,使音乐评论真正地推动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王次熠的讲话触及到了音乐评论写作、社会作用、学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三个学术自觉性论题”对音乐评论写作具有启示意义,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的提议开阔了音乐批评活动视野,强调批评意识建立和对学术的呼吁更是体现了音乐批评对社会文化所承担的职责.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以《论音乐评论写作的文字表述>为题发言.作为活跃在当代的专业乐评人,数十年来他不仅积极投身评论写作,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文章,还对音乐评论写作的方法论和教学有深入研究.他以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大家:音乐评论的写作首先要好看、耐读,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读者是谁,这是音乐评论文风的核心问题.对于文风问题他提出两个反对:警惕学院“八股”和避免业余“八卦”.一语中的直指当下音乐评论的通病,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他讲到音乐评论的最佳状态是文字表达与技术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由于音乐无主题性、情感文字一般性以及评论出版篇幅限制等原因,写作中很难达到这种状态.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何去何从?答案是:“首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其次应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随后他开列了三个方法:1.借鉴相关发达学科评论文章(如台湾文学评论家王德威);2.学习同行业优秀乐评家的范文,如约瑟夫·克尔曼(JosephKerman)、查尔斯·罗森(CharlesRosen)、科恩(EdwardT.Cone)等人.3.不牺牲音乐本质技术分析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字的修辞功底(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磨练).笔者在奋笔疾书做笔记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依靠文字与音乐本体说话的音乐评论中,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倾听无疑是开启评论者写作灵感的不二法宝.

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发言《描写、表述与评价一兼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教学与实践》.他认为:1.“学院式”批评教育应以艺术音乐为主要对象,尤其是正在上演的音乐会.音乐会评论写作要善于从作品入手去把握演出,作品整体结构、历史背景、文化历史价值等都是考量演出的标准;2.音乐批评的两种极端文风(纯粹感性语言描述或干冷技术分析)与音乐批评学科没有建立自己的学科语言有直接的关系.音乐评论亟待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语言,这种语言应该以音乐批评对象为基础,在描写时切中其特点,在表述时凸显个人语言风格,在评价时深入到文化价值高度;3.关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专业学生的培养,他谈到前不久学校举办的音乐评论评奖活动及与《文汇报》合作的音乐评论活动,提出音乐评论人才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术有专攻去培养,凸显个人特色;4.音乐批评学科建设,音乐批评意识应该逐渐渗透到各个音乐学学科研究中,“批评音乐学”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他对音乐批评教育和学科建设所做的思考表现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超前的学科意识,对音乐批评的教育者们具有启示意义,对学科发展更具有指向作用.《人民音乐》原主编张弦老师发言《热爱音乐、尊重音乐、解读音乐——关于音乐评论学风、文风的一些感触》.她指出当前一些评论文章之所以不好看或者比较干涩,主要原因是评论者写作时对评论对象没有付出热情,应付工作和出于功利目的写作都是不可取的.她认为,评论者首先要对对象付出热情,这是保证文章有血有肉、有生命气息的基础;其次要尊重批评对象,这体现着乐评人的职业操守.另外,她还谈到音乐评论中一味充斥溢美之词的现象,认为这是牵涉多方面利益的结果,也是音乐评论面临的一个雷区.呼吁乐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音乐艺术的品质为准则衡量作品,尽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这是社会赋予批评家的责任.张弦的发言切实反应了读者的心声,指出现实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做一个真正热爱音乐、尊重音乐、理解音乐的乐评人?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高拂晓发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音乐学院学报)审稿谈音乐学论文写作问题》.来自学报的大量的投稿是他发言的材料基础,他把审阅稿件分为综述、作品分析、学位论文、音乐表演评论、书评几大类,就这些论文中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并结合个人经验一一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提出文章写作者应注重培养“道德、问题、语言、自省”四种意识.他的发言直面每一个投稿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期刊、出版社等平面媒体对文章的投稿要求,对写作和投稿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性.

甘肃音协彭根发老师发言《音乐评论要求真务实——谈音乐评论的文风问题》.他提出:音乐评论应该是音乐文化的“出入口”和“传播平台”,我们如何将这个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取决于音乐评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这两种力来源于评论文风的求真务实.“求真务实”现在看来似乎有些过时,但恰是音乐评论文风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碍于各种原因不敢“说真话”、“说实话”,实则是对“求真”思想的亵渎.试想:如果所有的演出和作品都被叫好包围,音乐评论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天津师范大学孙光军教授以《科研评价体系与艺术学科规律的矛盾问题我见》为题发言.他从师范院校中科研评价体系与艺术学科规律的矛盾出发展开批评,认为:一方面艺术学科教师在学科专业上术有专攻,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教师在授课安排上有所不同,但管理者对他们的科研活动评价标准却毫无区别.这种矛盾引发了科研文章写作质量、可信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与不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与此同时笔者还认为:这也反映出一些表演专业教师文字功底薄弱的现实,身为艺术文化的传播者,各个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只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师文字水平提高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问题.

另外与会论文中涉及到文风问题的还有朱小松《关于音乐评论的文风有“八忌”》、龚妮丽《漫谈音乐评论的学风与文风》和刘晟《通识、质疑的学风——对音乐学学术中对惯性思维的批判》.朱小松认为:现今音乐评论文风问题有八“忌”:“博士卖刀”,简单问题复杂化;洋而不化,生吞活剥;人云亦云,迷失自我;主观臆想,隔靴搔痒:语言晦涩难懂,影响传播;目的不纯,没有新意;“官本位”编辑思路,缺乏“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小圈子理论”.这些比较全面的涵盖了当今音乐评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拿平时的写作与这些“禁忌”相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龚妮丽认为音乐评论科学性与艺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求真求实’的学风.”现实操作中音乐评论对“真实”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环境,这需要乐评人从自我做起,去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及广泛的学识和文化修养.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刘晟的文章《通识、质疑的学风——对音乐学学术中对惯性思维的批判》.作为一名音乐学专业在校学生,他能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甚至敢于大胆的向学习中的“惯性认识”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批判地学习态度.通过对比两篇讨论影响民歌《剪靛花》传播因素的文章,他认为两篇文章中存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术研究中对惯性思维的依赖”造成的.并指出“惯性思维”是阻碍学术研究实质性进步的一大弊端,最后还鼓励大家应用通识、质疑的学风去学习和工作.“人云亦云”,“拜倒在学术权威之下”确是阻碍学术研究前进的一大祸根,笔者认为我们警惕这种惯性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培养批评意识,只有“批评”在人脑中成为下意识的思维模式时,我们的研究才能获得突破性的飞越.

围绕音乐评论文风、学风问题的讨论集中于以上所述,以下几篇文章以近期社会音乐生活为主要内容,有谈论音乐事件的《评朗朗美国“白宫演奏事件”》(李岩)、谈论音乐现象的《透过春晚音乐现象分析现代音乐评论的衍变与发展》(马卫星、崔可),谈论流行音乐的《对流行音乐评论的评论》,还有谈论网络音乐的《从草根到偶像——中国网络歌手十年盘点》(冯文双).这些文章以当下的社会音乐生活为对象,讨论的问题与大众音乐生活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群众音乐生活的面貌,对于引导群众音乐生活、提升群众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本届年会通过音乐批评界各位专家学者不同观念的交流碰撞,使我们对当下音乐评论工作中的进步和不足都有所认识.作为当代中国音乐评论发展的总结和展望,相信此次会议一定会对音乐批评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会对音乐批评的学科建设起到正面的促进意义.

(责任编辑张萌)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