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就业难”问题与

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48 浏览:32283

摘 要: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国家、学校、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 键 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就业难

随着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的事情,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切的建议.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03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到201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8.4万人,10年间招生人数翻了一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以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例,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而在研究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博士生,即硕士生就业率是最低的.另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而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容纳新增毕业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过剩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当中的,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对硕士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以重庆为例,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缺口约为40万人.

2.人才供需失衡

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就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能容纳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过剩.而社会上急需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人员.

3.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科生而言,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首先,体现在毕业生对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据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而中西部贫困地区则问津者少.毕业生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加剧了竞争性,增加了就业难度.其次,体现在毕业生对薪酬上的期望值上.据调查,42%的硕士对薪水的期望是3000-5000元,40%的人期望值为5000-8000元.而据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3668元.可见,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宏观层面

(1)国家整体就业环境及就业市场机制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决定着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企业纷纷倒闭,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外,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能实现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


(2)我国现实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是粗放型的,其追求的是一个量的增长,以致毕业生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而一些国家则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毕业生多面向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由于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已饱和.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中观层面

(1)在培养方式上,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上课模式跟本科阶段基本一致,还停留在上课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基地,大学与产业及研究所缺乏联系,产学研的链条断裂.在管理方式上,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师带的学生多,加上教学、研究任务、行政领导职务,导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甚微,以致培养的质量下降.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毕业生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存在只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或自身的发展来开设专业的情况,而没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致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大量招收专业趋同的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无特色.甚至部分院校在师资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招.加上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导致最终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明显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微观层面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与错误的择业观也是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科研能力及知识而言,硕士生与博士生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而部分硕士生为了文凭而文凭,对科研毫无兴趣可言,当面对高校或科研单位招聘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在实践能力上,由于硕士大多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硕士生跟本科生竞争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后者.再则,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局限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而对有很大需求量的小城镇、民营企业,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此不予考虑.甚至有报道,某毕业生放话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也代表了部分毕业生畸形的就业心态.因此,研究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也就不难理解了.三、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1.国家及政府层面

(1)研究生招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应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正确的政策导向,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规范和制约.其次,对研究生就业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去中西部的小城市或城镇工作,鼓励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进行创业.[1]

(3)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硕士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研究生本人和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责无旁贷.

2.高等教育机构

(1)高校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面,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高校应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应强化过程管理,追求教育质量.严格学习过程管理,首先,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重视写作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等.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基层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目的.

(2)强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建立对导师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带学生的资格.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以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3)根据学校实际,做出调整.研究型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硕士,在目标上,应追求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大.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扩招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4)学校做好就业怎么写作工作.首先,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从研究生处到职业指导中心,从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到导师,再到校外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2]其次,开设就业方面的课程,诸如,礼仪培训、言语培训、面试课程等.再次,学校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及时提供给学生,举办就业招聘会、宣传会等.

3.硕士研究生自身

首先,硕士研究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地规划职业,调整职业期待值.其次,毕业生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锻炼,修炼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树立竞争意识.[3]再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充分利用检测期时间,一边实践一边结合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复次,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听取导师的建议,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最后,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破除专业对口观念、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