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心理学经典效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31 浏览:132833

摘 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正确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不仅要具有满腔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默默无私的爱,更要有广博的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善于运用借鉴罗森塔尔效应、巴莱多定律、共生效应等心理学原理,将会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辅导员思想教育罗森塔尔效应巴莱多定律共生效应

辅导员工作很平凡,但意义不容小觑,因为关乎学生,关乎人心,责任重大.辅导员工作看似很简单,不具专业性,似乎人人都能做,但要做好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我们沉甸甸的责任心,浓浓的爱心,更需要我们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育管理领域,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借鉴罗森塔尔效应、巴莱多定律、共生效应等心理学原理,以爱铸就事业,抓住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就会使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罗森塔尔效应——热爱学生,慎用批评,不拘一格育人才.

罗森塔尔效应原名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期待效应”.它是指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自我价值,自信、自尊感就会增强,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罗森塔尔效应对辅导员工作很有启迪.

一方面,尊重热爱学生,不拘一格育人才.爱,是一切成功教育的源泉,无爱不成教育.主席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尤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高职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高考的失意者,他们往往对自己期望值比较低,对未来也比较迷茫,很多学生都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个文凭的想法.针对这种状况,作为辅导员,我们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与爱心,相信他们的潜能,鼓励关心他们.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会、迎新晚会、选拔班干部等环节,去观察了解学生,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扬;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系部活动,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并加以正确引导,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学有所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另一方面,慎用批评,少一些惩罚.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很快.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相对不太理想,对很多课程也难以提起兴趣,于是请检测、旷课就成了屡见不鲜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调查清楚,就给予批评与处罚,甚至为其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为那些让老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学生,往往自尊心比较强,也比较敏感.一旦遭到当众严厉的批评或者被冤枉,就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敌对情绪,甚至一蹶不振.所以在学生管理中,我们要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惩罚,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巴莱多定律——重点关注新生,毕业生,关爱贫困生.

巴莱多定律又称“二八法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一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问题,而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上.这一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启示.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斯诺同志曾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辅导员工作,“上接天,下接地,十处打锣九处都在;横向无边,纵向无际;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这句话道出了辅导员工作是个系统繁杂的工程,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多而杂.要想把辅导员工作做好,光有饱满的热情是不够的,更要有科学的方法.我们要学会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抓住工作的重心,重点关注新生,毕业生,关爱贫困生.

大一新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还不大成熟,当进入大学以后,部分学生因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引发心理障碍.因此新生一入学,就要对新生做详尽周全的入学教育,不仅要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周边的城市环境,更要就他们关心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在办公室办公,不能只在办公室办公.要经常深入学生,尤其大一新生的宿舍、教室去主动掌握新生的纪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网站,利用,MSN,飞信等现代交流平台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毕业生,亦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处在校园与社会的交界处,一边在感受着离别的伤感,另一边要面对着求职的迷茫与艰辛.这一阶段的学生一般会或多或少经历毕业前的困惑与迷惘.在这个时候,辅导员的工作更是要细致与耐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强调了人文关怀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毕业生工作中,要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就要真正地帮助毕业生,为他们答疑解惑,主动与他们沟通.不仅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的指导,而且加强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思想和心理准备.

贫困生是大学思想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与一般学生相比,贫困生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情绪.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透露,多数贫困生承认自己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感到自卑,有近40%的贫困生因自己的贫困而不愿参与社会活动.这一报告结果提醒广大的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合理利用国家资助体系,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更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扶贫,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起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形成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外语系做了以下努力与尝试:推出了“励志学长领航行动”,由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长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结成“一帮一”计划,让这些励志成才的学长给予困难新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全方位的帮助与指导.这一举措虽然推行时间不长,但已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大力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顽强拼搏,立志成才的优秀榜样;积极开展以励志、勤俭、感恩、梦想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三、共生效应——建立优良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共生效应,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普遍存在.独木不成林,人只有在交往与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启发,才能共同进步.伯格曾深有感触地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少有点取决于你和谁一起上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如果能够对“共生效应”进行借鉴思考,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发挥优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就能很好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到底该如何建立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呢?这是值得每一个班主任深思的问题.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首先,选拔培养学生干部.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是班级或社团工作的组织参与者,可以在整个班级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因此选拔一批优良精干的班干部在整个班集体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系采用的是班干部轮流竞选制,即每一届班干都是由竞选产生,每一届班干只能任期一学年.对于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及时地通过开展培训班或讲座的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发挥共生效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学风.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为了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笔者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班徽,自己动手布置文化墙,黑板报等;在各班定期开展英语沙龙、好书分享等形式各异的班级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坚持写“班级循环日志”,关注班集体成长.让每个人进步成长的同时,也让班级一同成长.最后,成立“学习合作社”.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习合作社”的试运行使学生的成绩明显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也不断在增强.整个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教育管理中,如果能善于将博大精深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就一定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真正地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更好的贯彻与执行.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