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约束下的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激励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87 浏览:58726

摘 要: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仍偏好于沿海地区、城市及垄断性高收入行业单位.主要原因为就业市场的收益差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及基层农村就业人力资本的流动性不畅及政策性的不确定性.国家应对赴基层农村地区就的大学进行制度化、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以激励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补偿就业选择与激励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般原则

近几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就业弹性持续降低.与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不高及城市就业弹性降低对应的是,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较低.赖德胜和吉利的调查表明,毕业生中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占77.4%,愿意去沿海工作的占45.5%[1].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过程可分为两次来完成,一次是上大学前的专业选择,另一次是就业前的职业选择.职业选择是对专业选择的修正、弥补或延伸.人力资本投资是现在开始工作还是接受教育培训换取未来更高收入间的权衡[2].一般来说,只有当预期收益现值大于成本支出的现值时,人们才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愿望.对大学生来说,职业收入是择业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职业价值的重要变量,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同时,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发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受经济、政治、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设U为就业效用函数,大学生就业效用由其预期收益和风险决定,其数学表达式为:F等于(x1,x2,x3),x1为大学生就业预期收入,主要体现在福利、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方面,x2为就业职业发展风险,主要体现在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规避职业风险的成本,x3为大学生的专业、家庭背景、个体的风险偏好.毕业生在做出就业选择时会有决策对比.大学生择业是通过搜寻就业信息,减小在期望收益和实际收益之间可能的偏差,降低出现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是在收益—风险约束框架下的决策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实证调查及解析

(一)调查设计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决策,我们对粤东地区的四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面对大三、大四学生.调查问题主要为是否愿意赴农村、基层就业,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最想去什么地区、行业、单位工作.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500份,收回2460份,其中男生1150份,女生1310份,理科学生1340份,文科学生1120份.我们选择了若干变量从毕业生个人内在因素和社会外部因素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生基层就业决策行为:第一,大学生的自身内在因素.选择如下几个指标:个体特征(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性别、生源、专业)、工资收入期望与偏好、自我了解和职业发展规划、个人兴趣、家庭经济因素、对基层的认知等.职业收入是择业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职业价值的重要内生变量.关于基层的认知,学校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和接触基层的机会,让其了解基层农村的现状,则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意愿会提高.第二,大学生就业决策外部因素.选择如下指标:经济景气程度、国家政策待遇、社会偏见压力、外界媒体宣传与职业引导.国家政策制度待遇,主要是指户口、人事制度、薪金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偏见压力指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自身对于农村就业的种种偏见.媒体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的宣传与职业引导越充分,大学生对基层相关情况越了解,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学生就会越多.

(二)调查结果及解析

1.择业时主要考虑因素.76%的大学生将工资收入作为择业的主要考虑问题,表现出较强的工资偏好.工资收入始终是大学生择业时判断的主要指标.72%的受访者选择了“个人发展前景”为择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表明当前大学生择业更趋于理性,并非只顾眼前利益,更考虑到了职业的个人发展前景,反映了大学生“求稳、求利、求发展”诉求.45%选择职业时会考虑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认为加强对大学生赴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就业怎么写作,提供就业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2.是否赴农村基层就业.调查显示64%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工作”.农村生源愿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相对城镇生源高12%,达到42%,说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回农村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从专业看理科生愿意赴农村基层就业比例比文科生高,从性别看男生比女生高11%.我国城乡差距大,首先表现在收入和环境上,农村及基层地区信息不充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转换成本高、面临着低收入、高风险的双重压力.目前从农村进入城市还有户籍、社保制度等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户口,从农村把户口调到北京,难度相当大.同时就业选择充当了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如毕业生暂时进入农村工作,再进城市求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农村就业的履历会作为一人负面信号暗示潜在雇主求职者能力低.

表1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意向调查及择业考虑因素

表2毕业生择业意向工作地区、行业单位调查

3.意向工作地区.调查表明40.5%毕业生意向到沿海城市及地区工作.城市是产业和职业信息的发散和聚集地,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密集,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京津地区拥有密集的城市带,这里拥有巨大的产业群,当前大学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城市指向的特点,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工作搜寻的便利性及相对较高收入使大学毕业生可能的选择是:城镇与农村之间选择城镇;东部地区城镇与中西部地区城镇之间选择东部地区城镇.22%毕业生选择到“就学所在地或家乡”就业,这是因为就学所在地一般也都是在省会及直辖城市,同时对就学所在地的了解,已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社会资本为学生就业及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选择家乡就业也是因为家乡有较为熟悉的文化和较强的社会关系,为就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意向工作行业及单位.我们将工作行业单位划分为党政机关、国企、外企、民企业、学校等事业单位和其他等6项.调查显示党政机关、国企、外企为前三位.29.6%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19.6%毕业生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有16.8%学生选择民营中小企业.党政机关为毕业生的首选,从近年公务员招考报名之火爆及录取率之低中得到印证,国有大型企业也成为学生的第二选择.个种原因,党政机关仍然是公共资源的重要控制者,国有企业等垄断行业相对其他行业单位有巨大的“分割性收益[3]”.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分割的.一些垄断行业的收入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异巨大,某些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子女具有在这些行业就业的优先选择权.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的非均衡分布,必须消除体制性障碍,对赴农村基层地区就业的学生,应有公共财政和行政力量的支持[4],建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的机制.

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降低流动成本.

从近期来看,我国还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政府的权威和示范作用对市场主体有很大影响.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当率先垂范,尽快缩小分割收益的范围.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户口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目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消失,户籍管理制度还是其他许多制度形成的基础和条件,造成不同地区的分割,成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的障碍.要减轻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权的约束,减少依附在户口上的经济和社会利益,逐步实现不同户籍身份的统一,使它仅成为户口登记制度而非身份识别制度,减少劳动者因户口不同在就业和社会福利上产生的差异.

二要建立覆盖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我国社保、医保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基本上以户籍为基础,在制度设计上缺少针对人口流动的特点,造成了劳动力在城镇内部、部门之间、单位之间流动的壁垒,使得借助人口流动形式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难于实现.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全国无障碍流动,打破社会保障制度性分割,促进劳动力的流动.

对赴基层地区和农村工作毕业生进行补偿激励.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毕业生赴基层农村地区就业具有公益特征.随着大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可改善基层的经济社会和人文面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当前基层和农村地区工资福利待遇较差,工作条件较艰苦,遵循市场机制,基于就业的预期收益约束,大学毕业生不愿去.政府应对赴基层和农村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给予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

“大学生怎么写作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等是典型的项目化、制度化补偿例子项目化、制度化的方法改变了市场选择的信号功能,收益补偿还应是多元的,主要体现在福利、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方面,也要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职业的风险.政府和高校要继续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公共就业怎么写作供给.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