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52 浏览:56377

摘 要:本文介绍了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指出了小学音乐教学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存在着,过分强调音乐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单纯的依赖音乐本身的兴趣、不重视研究教学形式的活泼性和多变性等障碍.

关 键 词:小学音乐教育创新障碍对策建议


进入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之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对音乐活动与学习的关系,清华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结论说明每天学习八小时的学习者,与每天抽出一小时进行音乐活动的学习者相比,后者的学习效率更高.即8-1>8,每天进行一小时音乐活动的同学其学习成绩要高于八小时完全用于学习的同学.这说明音乐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有益作用.

一方面,音乐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活跃,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生理学认为人的左脑和右脑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上有分工和交叉影响,合理科学的使用左脑和右脑能够极大的提高思维能力.音乐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毅力,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另一方面,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参加音乐活动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联想.听音乐时,不同的听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对事务的描述和对大自然的描绘.音乐具有可描绘性,一些作曲家会对某种情况进行音乐描述,但是这些音乐描述并不是“客观”的描绘,只是引入后可能产生的联想艺术效果,想象力的拓展能够培养人的大脑有储存信息的能力.

二、创新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重新设计音乐课的教学方式,探索适合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摒弃照本宣科的旧的教学模式,从目标、计划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作为特殊的艺术学科,音乐只有经过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推陈出新,才能得到发展.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标的教学原则,创造“、融洽、生动活泼”的上课气氛,促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将新的教学理念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目标.

(三)通过音乐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扎根于生活,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怎么写作,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课堂设计,可以将音乐教学平凡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就在我们身边.要使学生学会创新,就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储备的经验,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以上教学就是通过运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就地取材,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身边的美妙音乐,学会用心发现和用心感受,从生活经验中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

(四)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用舞、画、奏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感情在课堂中得到升华.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学习时,同时开放多个感情通道与只开放一个感情通道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准确的掌握所学对象.小学音乐教师在让学生感受并鉴赏音乐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喜欢自我变现以及好动的心理特征,边让学生听,边引导学生参与相关活动,进行想象、发言讨论、表演以及绘画等,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使学生各显其能:能舞则舞,能画则画,能奏则奏,发挥学生的长处,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

总之,在科学大发展、教育大改革的当代,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在丰富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每名教师都是参与者和创作者,要想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跟上时代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对音乐理论的学习,切实领悟新课标,以艺术审美为核心,将技能和知识的学与审美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