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行为塑造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51 浏览:95063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物质生活水平地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作为一项反映个人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数,也在教育、生活等诸多领域中受到应有的重视.而高中阶段,作为人生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

现如今的高中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因而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学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对当代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高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较激烈的阶段,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在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高中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生活经历的缺乏等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高中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良好行为培养的促进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高中生良好的个性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方面是功不可没的,特别是对当前高中生中在学习中普通存在的怕苦、怕累、经不起挫折这些性格缺陷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抗自卑心理,提高高中生的认识能力,可以教会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这样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个性,便具备了发展正常行为和预防问题行为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调动高中生自我矫正的积极主动性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有高中生内在的不良因素在起作用.因此,问题行为的矫正亦要借助于高中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这就是高中生自我矫正的积极主动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透过高中生暂时的、表面的行为现象去搜索本质,从发展的角度去看高中生的行为,深入到行为的深处去全面了解高中生的行为动机.心理健康帮助高中生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积极的、发展的、闪光的、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学会与自己的不良动机作斗争,主动改变自己不良的个性和品德,主动和不良外界诱惑进行斗争.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问题行为对高中生成长的最大危害是导致人格不良和道德的缺失,而问题行为的发生也在于一些学生人格发展中的某些缺陷以及道德观念的缺乏.因此,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应重视高中生人格与品德的发展.在人格完善中,良好性格与气质的塑造、自我意识健全、价值观念的发展应是培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品德教育中道德信念的建立最为重要.,应力争做到使他们不仅知道自己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则是什么,而且要坚信这些规则是正确的,并决心以这些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三、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1.加强高中生心理教育的整体氛围建设

在全体教师当中形成重视心理教育、进而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的氛围十分重要,心理教育的氛围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而且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及生活中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心理状态,塑造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

2.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

有效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心理教育对德育来说,是教育手段和谐;德育对心理教育来说,是人格发展升华.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心理教育则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个性特征.良好的品德的基础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应注重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品德教育是具体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应该培养学生内心对正确行为规范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规范.只有将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3.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心理辅导课就是要与学生一起分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让他们学会如何去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与疑问.通过心理教育课的开设,学生形成了关注与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自身的心理素质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正确的行为规范自然而然就会树立起来.

4.寓疏导于活动之中

在心理疏导方面,应充分利用教育的自身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寓疏导于活动之中,通过有意识的场景设置,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活动之中.为此,学校可以对课时结构进行调整,开设一系列的活动课,如写作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和体育活动小组等.学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如师生球类友谊赛、拔河比赛等等,从而为心理疏导创设情境,并可以对学生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塑造可以使学生受用一生,而学生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其意义不仅在于学校规范管理的需要,更在于它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