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教对幼儿音乐培养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15 浏览:17309

摘 要:蒙台梭利教学法是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我国各大学前教育成果来看,这是一个优秀的幼教课程模式,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典范.本文通过分析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基础上,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在幼儿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使儿童更加健康,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

关 键 词:蒙台梭利早教幼儿音乐培养

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意大利女教育学家,她的教育方法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指导,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已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蒙式”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音乐现象”非常有利于后期对儿童音乐的培养.例如:蒙氏教育培养儿童具备秩序感、专注力、想象力,自信心、表现力等.由此可见,接受过“蒙式”教育的幼儿,更有助于后期音乐的学习,而通过音乐的学习会使他们所具备的优秀特点更加完善和提高.

一、“蒙氏”早教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每个幼儿伴随着听觉、视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其中听觉器官发育得最早,而音乐与听觉器官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是至关重要的.在“蒙式”幼儿园待一天的孩子们,在发生上厕所、上课、下课、吃饭、做游戏等等行为时,教师都会播放特定的音乐.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熟悉这些心里暗示信号,一听到某个音乐响起,就知道是该要做什么事情了.笔者走访“小蒙班”调查,看到所有小朋友随着音乐排着队有序地沿着地上画的线缓缓地行走,这种叫“走线运动”,这是他们每天早上来上幼儿园做的第一件事情.为什么要放音乐“走线”呢?如果此时突然把音乐暂停了,孩子们顿时就会慌张了,本来走得整齐有序,音乐一停,步调不一致了,有出线的、有推来推去的,甚至还有张牙舞爪的.

而在“蒙氏”教育诸多的教学理念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教具,它不同于一般教具,更不同于玩具,笔者归纳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动纠错性”,笔者在幼儿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教具:丰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一样的“玩法”等不懂的人以为是普通的儿童玩具,其实是“蒙式教具”,通过观察了小朋友们“游戏”的全过程,就完全明白了.有一次,张瑾煊小朋友的拿了一种教具在摆弄,这个教具的名称叫“带插座圆柱体”,10个圆柱体高相等,直径不等,底座上有相应的孔.他把每个圆柱体从插孔中拿出来后,不分直径大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摆放,然后再任意拿出一个圆柱体,它找相应的插孔,这个小朋友非常认真的在做自己的“工作”.一组带插座圆柱体是由10个圆柱体和一个有10个孔的底座组成的,每一个粗细不等的圆柱体在底座上都对应一个相应的插孔,根据底面积不等、周长不等,就能很快将圆柱体插回插孔.当然,他只是一个3岁多的孩子,根本不懂这些概念,他随便拿了一个圆柱体,依次的试过了每一个插孔,直到找到并插入合适的位置上,经过多次的反复,他把10个圆柱体都插入了与之相对应的插孔里.不管这个“玩具”怎么玩,最终都会完全正确,过程中不需要指导,只需要反复实践,就从中感悟到了事物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静下心”、“坐得住”的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参与指导,完全是孩子们自主的选择和游戏.可见周长、直径、高、立体等概念在无形中使他都有了感性的认知.“秩序”感的教育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旁及到的一切行动.所以,每次游戏孩子们都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游戏后,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和社会秩序.所以,教具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对孩子们潜能、智力的开发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习音乐也是如此,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得到了快乐,获得了知识.

二、接受过蒙氏早教与一般学前儿童的乐感之对比

笔者平日里给一些小朋友辅导钢琴的时候发现,那些接受了系统的“蒙式教育”的孩子们与那些接受普通学前教育的孩子们相比,有三方面的明显区别.首先,他们在节奏感上明显优于他们的同龄人.简单的节奏模仿训练,幼儿们马上就能正确重复一遍.其次,他们的思维敏捷,身体反应很快.当我面对他们做一个动作时,这些小朋友能马上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一般大多数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左右颠倒的情况.第三,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乐感很强.当老师教一个小曲子或是儿歌的时候,教一遍之后,连词带曲都已经“印入”他们的脑子里,从他们的表现上看出,他们已经历过“听懂”了音乐语言的那个过程.多数孩子为什么没有表现出这种能力呢,一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受到拘束,二是他们缺少协调性.这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每天的磨合而达到的一种质变结果.可见,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孩子,更有利于今后对音乐方面的培养.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有利于对音乐的学习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协助孩子获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由性的活动受到压抑或干涉,孩子必须自由活动才能真正表现自己.”音乐活动是孩子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的最好方式,让儿童从小接受美好的音乐教育,在敏感期熏陶音乐,培养高情商的儿童.音乐教师是孩子们眼中的天使,教师的语言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应懂得,如何运用优美、智慧的语言感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因此,在蒙氏班里笔者经常看到,老师将音乐贯穿到孩子的一日生活当中,早晨起来幼儿园老师带领孩子随着优美的音乐做操,让孩子在活动身体的同时,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开饭时间到了,孩子听到舒缓的轻音乐能安静的进餐,入厕、喝水、午睡起床等都是在音乐的提示下完成活动.

由于天天都听着丰富的音乐进行各种各样的行为,几年下来,接受过“蒙式”教育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乐感,而良好的乐感正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乐感不是只凭逻辑就能来获得的,而是通过一定时期的感受与熏陶中获得的,有了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会使孩子们在心灵的感受上反响更大,相反,如果耳闻仙乐,却无动于衷,那对学习音乐来说就太可悲了.学习音乐的前提,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乐感,而且还要具备有专注力、有耐心、有表现的等好习性,而这些“蒙式”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具备这些品质.


四、结语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了解和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更有利于后期音乐的学习.

而蒙台梭利早教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成绩,希望今后的家长们都能接受这种教育理念,儿童们都能从中获益,使无数儿童将原本已被压抑了的对音乐的情感重新释放出来,从而激发了他们潜在的音乐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