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点滴心得

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51 浏览:153975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另外,通过生物教学,使初中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们的饮食起居、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它.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微观上,以细胞工程、遗传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将有突破性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因素日益困扰着人们.生物学知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科研工作的重点已将生物学列为高科技研究发展的重点.当代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都希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力军,无生物知识便等于无稽之谈.受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世纪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与兴趣.


二、实验操作,激发兴趣

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挂图和模型上,还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亲自试验的能力,以便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观察和使用实验的用具”时,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分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在讲清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怎样取镜、安放,怎样对光、调光,怎样观察、绘图.这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仔细,而且学习兴趣高昂,轻松愉快.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进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并且实验前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归纳出骨的特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在实验中不仅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其探索求知的.实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三、改进教法,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怎么写作.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分组教学、合作达标”.所谓“分组教学”是指通过学情分析,将所教班级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特长选出小组长,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事实证明,采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地纠正教师“独占课堂,满堂讲”的不良倾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这一方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提出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来完成.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学目标可由学生提出,使教学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问题;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完成;实验先由学生设想、设计、操作,再由教师点评;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让学生畅所欲言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主动努力获得的丰硕成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最后,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感性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难点,与学生双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一个优等教师教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进行教法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浦口区大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