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的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25 浏览:15095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立足于酒店中的具体工作岗位,完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融合酒店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逐步实施“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在扎实推进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保障和质量监控工作.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酒店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实践和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酒店或酒店管理集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在引入企业参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实现“课岗证”三者融通,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和实践岗位教学来培养过硬的酒店怎么写作技能、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对于培养具备酒店意识、酒店思维和执行力的酒店管理专业合格人才、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的内涵

“课岗证融通”的培养机制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从课堂教学中获得理论知识、提升人文素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锻炼怎么写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取从业资格证、提高职业竞争力”三者有机结合,贯穿到教学设计的始终.学生在学校有专业教师理论指导,在企业又能得到行业专家的岗位示范,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顺利转变.在获取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后,学生再通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或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为职场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的培养机制,就是要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具体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酒店怎么写作与管理的基本素质和专项技能,将获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纳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建立“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获取从业证书”的一体化教学环节.

二、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的意义

(一)培养合格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

2011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旅游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统筹引导,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搭建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无数事实证明,过分偏重理论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而构建“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恰恰是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岗位、认证有机结合.


(二)提升学校、学生、酒店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构建“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要求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展具体岗位技能的教学和实践.这就使得在酒店怎么写作中必备的前厅接待、总机话务、中西餐怎么写作、房务管理、营销公关、投诉处理等实用技能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让学生有机会以酒店员工的身份,带着具体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到岗位中去实习,使学生尽快熟悉就业岗位、提高岗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资格证书,必将今后成为打开职场上升通道的“金钥匙”.

在全球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对酒店企业而言,职业经理人缺乏,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表现得相当突出,已经成为制约酒店怎么写作质量提升和酒店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短板.《湖北省旅游星级饭店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全面开展旅游饭店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将员工持证率与饭店星级评定和复核挂钩.这就要求酒店企业在选拔酒店管理人才时,做到知识、技能、认证三者兼顾,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酒店业态层出不穷,高尔夫、温泉、SPA、健身康体等新兴业态如火如荼.资本的进入、新兴的酒店集团军对行业影响很大,行业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未来将更加趋向于信息化、差异化和专业化.这些都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和改革方向.构建“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就能利用课堂、岗位、考证这三个有效结合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创业能力.能够培养出满足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的具体实施

(一)进行就业岗位的调研论证

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旅游行业、酒店企业开展“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的调研论证.通过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结合区域旅游经济现状、酒店行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需要,主动与酒店集团、酒店管理公司或单体酒店等企业接触,了解其岗位设置、各岗位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且能够酒店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同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

(二)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与酒店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对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适应酒店职业岗位的能力模块,找出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设置上凸显职业特色.将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实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衔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将证书考核的内容纳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动力.例如:将《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划分为“酒店企业文化”模块;将《饭店会计》、《管理学》等课程划分为“酒店督导模块”,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工作过程、小组竞赛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培养应急应变、团队合作、辩证思考等能力.目前面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既有前厅怎么写作员、餐厅怎么写作员、客房怎么写作员、调酒师、茶艺师、咖啡师、营养师、酒店管理师等专业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有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助理会计师等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还有旅游饭店英语等级考试等外语水平认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时,我们就应充分考虑到什么样的专业课程、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模块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资格证书对于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考取资格证书的途径、方法及其应具备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形成“学习――实践――认证”的教学环节

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形成“学习――实践――认证”的教学环节,使理论、技能与认证并行.“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提倡在教学上进行边学理论边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行岗位群的协调衔接,打破每门课程实训相互独立分割的形式.如:把《旅游概论》、《酒店管理基础知识》、《餐饮怎么写作与管理》、《酒店怎么写作心理学》、《宴会设计》、《职业点菜师》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围绕着“中西餐厅怎么写作与管理”这一最终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或实训.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统一考试,作为教学效果的认证和检验.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在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更加重视能力考试和实践考核.考试方式由传统单一的理论试卷考核转变为以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来进行,例如工作态度、能力、积极性、责任心、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酒店企业专家的评价和专业教师的评价,以笔试与实训考核相结合、工作情景表现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相结合,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的保障与监控

(一)打造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悉并遵守酒店行业的政策法规及职业规范、及时掌握酒店行业发展动态、能够在怎么写作行业职业道德、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岗位操作、应变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给予学生言传和身教.既要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酒店企业实践经验,并且能够获得业内职业资格认证.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到酒店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也可以从酒店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这样就能形成改善师资结构、使专业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确立“教学做”一体化场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特别强调理论知识和怎么写作技能在实际岗位上的应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与酒店企业联合建立专业实训室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做”一体化的场所.例如模拟酒店前厅环境,布置前台、大堂吧;模拟餐厅环境,布置中餐包房、酒吧;模拟客房环境,布置套房、布草间等.在酒店企业开展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的时候,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学习,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操作技能以及职业认证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三)实施教学效果全面监控

高职院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机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例如,采取专业督导制,聘请酒店怎么写作督导和资深双师型教师,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和评价;拟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证融通”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考核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资格证书情况,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