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赏析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461 浏览:105256

《再别康桥》是中国先到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它是作者第三次造访康桥后所作.这一次的康桥之旅,可以说是一种失意之旅.因为此时,正是徐志摩整个人生的低谷,他是来康桥,寻求心灵的安慰来了.《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其齐整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及独具匠心的押韵使其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并在艺术上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同时,其语言优美华丽、内涵丰富,并且富有歧义,使整首诗极富表现力.

一、诗歌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学,梦想着要做一个理想中的政治家,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庆幸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名人名流,并与他们有着深入的交流.1920年,徐志摩因追随大哲学家罗素而从美国来到康桥,从此开始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康桥之旅.

在这里,徐志摩逐渐安定下来,每天和老师一起交流,在康河河畔畔流连忘返,他的情感世界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在康桥是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他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他和她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徐志摩是林徽因第一个爱上的男人.徐志摩虽已结婚,但同样是第一次爱上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女人.才子佳人,情定康桥,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倾城之恋,成为了康桥永久的佳话.同时,也使得因包办婚姻给徐志摩带来的痛苦和束缚变得烟消云散.

在康桥的两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快乐,最为充实的日子,也是徐志摩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折点的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桥是他人生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条在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康河,就像母亲河一样,给了他最美的印象,也是他写作的灵感源泉.徐志摩对康桥有种特殊的感情,有种特殊的爱.这种感情,这种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康桥情结.这种情结对他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康桥,徐志摩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学习,接受着康桥文化的洗礼,还可以在与罗素、狄更斯、曼斯菲尔德等名士的交往中,汲取自己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康桥的那绝美的风景也洗涤了徐志摩的心灵,让他的心更加贴近自然,贴近自己的灵魂.他把大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写作当中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丰富,语言轻灵,追求自然美,音乐美的写作风格.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一共有三次康桥之旅,第一次是求学之旅,时间最长,经历也最丰富,也是他最快乐之旅.第二次时间最短,犹如惊鸿掠影,除了写下《我所值得的康桥》之外,没有值得纪念的地方.而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却是他的失意之旅,寻求安慰之旅.那时的徐志摩,经历了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正是人生最时的时候.这一次归来后,他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从此,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再也没有去过康桥.再也没有见过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挥一挥衣袖,作别了西天的云彩,作别了梦里的康桥.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之美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新月诗派的前身是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创设的新月社,后来因为徐志摩等一大批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的加入,最终形成了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以严格的格律著称,所以又称格律诗派.在新月诗派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闻一多在理论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徐志摩对闻一多的这种理论相当的推崇,并力行实践.《再别康桥》就充分的体现了“三美”主张,尤其是那齐整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极富音乐美,也很有感染力.

这首诗一开篇,就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气息悠悠绵长,音节抑扬顿挫,旋律轻灵明快,充分体现了格律的特点.全诗分为七节,开头几句除了应有的变化之外,几乎没什么不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这七节诗,每节又分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在韵格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再加上徐志摩很善于叠字的运用,“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整首诗就犹如一首美妙的小曲,极富音乐感染力.

记得胡适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这三个字的真实些照.他对爱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美的努力实践,在他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没有放弃.

真正伟大的名作,是经得起时间的打磨的,《再别康桥》无疑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上,又或是在语言的运用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不论时间有多久远,不论经历多少风雨,它的光辉和灿烂,都不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年级1109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