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比较与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04 浏览:17361

摘 要:本文以周口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终身体育认识的差距,并且以学校体育教学为切入点,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方法.

关 键 词:大学生;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意识

1前言

终身体育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目的,最关键的是要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只有在观念上形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促使体育行为更加持久.因此,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不但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过渡时期,更是形成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对一个人今后的学习生活、事业成就都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再而随着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人们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合理的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增强健身意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使学生逐步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做好能力的储备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来发挥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和运动潜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目前人们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已不再是因为要运动而进行运动.

2结果与分析

2.l周口师范学院学生对终身体育概念的了解程度

周口师范学院7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终身体育概念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70名学生中:没听说过终身体育概念的占问卷人30%,知道但不清楚的占问卷人数的50%,了解的占问卷人数的20%.这说明30%的同学没听说过或不了解终身体育概念,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兴趣,使得他们缺乏去深入了解体育知识的动力,从而造成他们对体育意识的匮乏.知道但不清楚的原因是体育教师没有让学生正确理解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与健康教育对自身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练习的过程中,对部分同学来说,体育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一种负担,于是对体育产生厌恶心理.由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后将从事体育工作,对体育意识了解的比较透彻,但作为准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对体育意识更深入的研究及探讨,影响周围的人.

2.2周口师范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周口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70名学生中:非常喜欢体育课的有7人,占问卷人数的10%,其中,男生4人,占6%、女生3人,占4%;喜欢的有35人,占问卷人数的50%,其中,男生28人,占40%,女生7人,占10%,不喜欢体育课的有21入,占问卷人数的30%,其中,男生7人,占10%,女生14人,占20%;非常不喜欢的有7人.占问卷人数的10%,其中,男生3人,占4%,女生4人,占7%.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对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上述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少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这是因为,一是由于学校硬性规定,为了顺利毕业,不得不修体育课;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使得学生觉得体育课很枯燥,造成学生对体育课渐渐失去兴趣.而体育专业学生大部分都非常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有很大的兴趣.

2.3周口师范学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70名学生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一般.每次30min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人数有14人,占问卷人数的20%,其中,男生10人,占14%.女生4人,占6%;每周l~2次,每次30min以上的人数35人,占问卷人数的50%;其中,男生17人,占24%,女生18人.占26%;每次30min以上,每半月1次的人数有13人,占问卷人数的18%;其中,男生7入,占10%,女生6人,占9%;每次30min以上,每月1次的人数有7人,占问卷人数的10%;其中,男生3人,占4%,女生4人,占6%;从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有7人,占问卷人数的10%,其中,男生4人,占6%,女生3人,占4%.说明70%的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还比较频繁,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同和次数方面,他们将体育运动当作放松心情、减肥、强身健体的方法.20%的同学锻炼的却很少,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也有将近10%,从调查中发现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大学生把闲暇时间多数用在上网、看电影等方面上,再者就是由于学习、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没有把身体锻炼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概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


3.1.2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较高,体育参与意识比较强,男生参与体育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

3.1.3健身仍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的目的.但掌握技能、打发时间和表现自己等选项的比例明显增加,体育需求更加多样化.另外,随着学生的每周课外体育活动频度的增加,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

3.2建议

3.2.1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3.2.2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3.2.3利用社会体育大气候及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3.2.4培养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

3.2.5加强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