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精神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63 浏览:30976

在法国奥赛博物馆,有一幅凡高的大画,画的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乡村阿尔.夏日的午后,一个农民和他的妻子躺在麦子堆里睡着了,白金色的光.这幅作品,感觉它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留下了一百多年前的这一瞬间.凡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我认为这便是艺术中的精神.


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另一种为精神的.物质的绘画是通过视觉的神经刺激来感动观者,是外在的,是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即康定斯基称作的“无目的艺术”,试图照其本来面目、不加想象地复制客体.代表着西方其一的美学传统“我思故我在”,着眼于人的现实本性,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物质性绘画艺术的眼睛是向外看的.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所产生的内心的共鸣.它的眼睛是朝向内在的,描绘的是艺术家内心被激起的感觉,是人的超越本性,在客体中不是仅仅看到物质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某些比现实主义时期的客体更超脱形体的东西,这才是西方最根本的美学传统“我爱故我在”.

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并不在于表达物体外表所显露的,而是强烈的情感.这种表现力存在于画的全部结构中,画面中的一切包括物体四周的空间都很重要,要能传达情感.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每一个文明时期都创造着其独特的不可能重复的艺术,因此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然而它也应该像康定斯基说的那样是我们感情的母亲.艺术的最早的精神作曲家梅特林克说:“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比精神更强烈地渴望美,而且十分轻松地自我改造为美.所以,世上与献身美的精神主宰相抵牾的精神实在太少了.”真正的艺术痛恶技巧,而那些长于表现技巧的艺术家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而他们的任务不是主宰形式,而是使形式合于内容,他们应该有感而发,真正能够唤醒现在、预见未来的是艺术中的精神.成为必需的不是任何技巧手法,而只能是艺术家在选择自己手法时的充分的、绝无限制的自由.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要彻底的真实,毫不踌躇地表白内心的感觉.

创造精神是可以通往人类的灵魂的,然而精神却是处于物质的掩蔽之下,因此,只有少数人可以精神.大多数人否定精神,是因为人们丧失了辨认精神的视觉,这种否定性是具有破坏性的.精神的显现需要自由,更需要艺术家的坚持,要有坚持的勇气.就像罗丹所说的那样,“也许你不会马上被人了解,但你的孤独的时间是很短促的,朋友们不久会来归向你.”精神的物质性表达具有两种具体化的形式:抽象和写实.也存在着两者的和谐组合.抽象以写实的形式来显现.倘若过分地强调抽象性要素,观众会产生空泛感;但是倘若过分地强调对象性要素,艺术的理想即会丧失.写实之中保留着最小限度的“艺术性要素”,事实上却具有最最强烈的有效的抽象性要素性质.也就是说,抽象性要素的量的减少,意味着抽象性要素质的提升.两者重要的均不是对象本身及其外表,而是对象的内在呼唤和生命.二者的终极是互为等量.形式是精神的实体,它也具有自己内在的声响.

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培养精神,而绝对不是向作品中强行灌入故意的内容,或是使这种内容强行具有某种艺术形式.真正的精神的内在声音会向艺术家暗示他需要什么样的形式,从什么地方得到.能表达客观事物自我表现的力量的所有的手法都是神圣的.我们也不应该在形式中寻找物质,形式只是相对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为它只不过是此时的精神显现的手段、内容的外在表现而已.精神是形式的灵魂,形式是需要创造的,它反映不同的艺术家精神.只要是真实反映内在精神,符合内在内容的表现形式都应该获得认可和承认.所以,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尤为需要的不是形式,即物质的东西,而是内容,即精神.康定斯基的一段话使我震惊:“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犯如下错误:明明要去柏林,却在雷根斯堡下车.但在精神生活中,人们却常常会在雷根斯堡下车.有时是司机不想走了,全部乘客都在雷根斯堡下车.人们祈求上帝,但是成千上万的信徒仅仅满足于叩拜神像!人们追求艺术,但是无数人只是面对艺术家的一种形式虚度光阴!其实乔托、拉斐尔、丢勒、凡高的形式,皆为艺术家自身的目的怎么写作.”其实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往往就是毫不思考地临摹他们的技法、用笔,我们正是在面对艺术家的形式浪费时间啊!所以我们永远也无法超越大师们,我们学到的远远连他们的皮毛都没有,只停留在形式的表面,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没有自我精神,也没有去探寻艺术家自身的目的,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甚至常常借用他人的形式,改头换面替换内容变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给人空洞之感,毫无生气可言.所以,我们应该表现自己的内在感动和体验,遵循我们自身内在的真实性.“小心翼翼地拘泥于一种形式,并不能回避踏入小径的命运.诚实的情感是通往自由之路.而拘泥于一种形式,则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我们在面对一幅作品时,不应当提出“画家画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应思考画家实现的是什么,画家在此表现的是他的何种内在欲求.我们自己进行创作的时候也当考虑这个问题.

物质的外在性与实用性是会压抑内在呼唤的,我们需要摒除这种意义,才能更容易听到事物的内在呼唤.儿童之所以能够以新鲜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具有原样把握事物的清纯的能力就是因为他们与实用性无关.实用性是后天慢慢形成.就像文章中的破折号,即一条线条,用于适当的位置便体现出实用的目的.而在绘画中,线条有时仅仅具有纯然的绘画性意义,当观者的心中产生此等判断时,便可以感受到线条的纯粹内在的呼唤.因此,在绘画之中,线条由表示事物的目的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自足的事物发生作用.此时线条固有的内在呼唤,并未因附加的作用而弱化,相反,其内在的力量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康定斯基说过:“我们看到,崇‘流派’,追逐‘倾向’,在作品中要‘原则’和一定的,有时代特点的表现手段,这些只能导致走上绝路,导致迷惘、混乱的麻木.画家在对‘认可’或‘不认可’的形式的关系上应该是瞎子,对待时代的指令和希冀应该是聋子.待求逐信一个在艺术中以‘我是否应该’开始的所有问题的永恒答案是艺术中没有这么一个‘应该’――艺术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