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一门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81 浏览:13643

没有人情愿丧失特权,特别是可以带来金钱的特权.所以当意大利出租车司机解除行业保护,法国公共部门的工人,反对威胁自身的失业,再或者从南卡罗莱纳州到韩国,农民尽一切力量维持农业补助和进口农产品的高关税,均不足为奇.而政客们深知改革优点的同时,却不得不与反对浪潮妥协,逃避经济改革,也就更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改革不可避免

在2月13日公布的其年度第三封报告中,经合组织竭力阐述改革遭遇阻力的原因以及怎样;中破阻力.该报告着眼于“结构改革”――例如,在政策方面,压低商品市场的进入障碍,减小解雇与雇佣成本;减少针对外资的设限.良好的政策应有助于缩小经合组织中最富裕国家与其余国家的差距.

这些报告包含其典型内容的同时,也对经合组织欧洲成员国做了批评.然而目前,欧洲人的确比任何时候都“自我感觉良好”.与一年前相比,2006年四季度,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了3.3%,是六年多来最快的.而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结构因素导致的.市场比以往更加自由,创造了几百万的就业机会,欧元区国家的自然失业率也自上轮上涨后,下降了大约一个百分点.一种可能性是,本轮增长主要是由于周期作用.

毫无疑问,该报告最令人失望的结论是,改革常必须等待危机的刺激.报告称,这已被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80年代的荷兰和新西兰以及90年代初的意大利的经验所证实.

政策制定者或许认为此项发现没多大价值灾难的出现虽然只是促进繁荣的临时之策.但是,这确实是个有益的警告.萧条时期,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是充裕的财政可以补偿受损者.同样,在预算从紧时,也很难施行结构改革.通过预留出一些钱,稳固的财政就为改革铺平了道路.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丹麦、爱尔兰都是在放开产品市场,削减工人所得与雇主支出间的“税契”前,就将公共财政调整有序了.

给予与索取

货币政策也能使其顺利进行.比如,减税或者向新进入者开放产业,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增加供给,减轻通胀压力.一个以实行通胀膨胀目标制的银行就会放松银根,拉动需求.可是,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与自身有银行的国家相比,比如英国和瑞典,则要难一些.

在欧元区,只有一致的努力才会有效果.自己改革的成员国在欧元区范围未产生重要影响,欧洲银行不予考虑.经合组织指出,一些证据表明,欧元的出现可能会减缓改革的步伐.

国内,改革者们通常遵循三部曲.依次是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产品和怎么写作市场的开放,最后是人力资本市场的开放.这是有意义的.金融自由化使就业市场的改革更容易:通过降低资本成本,从而降低了,最终增加了人们的实际收入.同样,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的利润率也会缩减,降低,拉高实际收入.

然而,经合组织担心,一些成员国在处于这三步曲的2.5步时就停滞不前了.他们产品市场的调整是“广泛的”,但针对劳动力方面的改革却是“犹豫不决的”,有“选择的”.通过抬高对临时合同与职业介绍所的限制,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使雇佣劳动力变得更为简单.其中主要是青年人和妇女,原本处于劳动力市场边缘的人.而立法者还不敢动摇已就业的工人的地位,他们在高度保护的就业市场稳坐依然.结果,产生了“双重”的劳动力市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市场割裂开来,这似乎在抵制进一步的改革.

经合组织是技术统治论的堡垒,总主张经济有利的政策,即使政策在政治上不是最优的.但仔细阅读这份报告,会给予机会主义的改革者许多提示,告诫以及诀窍.该报告是使必要成为可能,这一微妙艺术的操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