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艺术的雅俗共赏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69 浏览:14016

[摘 要 ]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和文化产品,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电影的雅俗共赏则是一条可行的重要的发展思路.

[关 键 词 ] 雅俗共赏 大众文化 叙事策略

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印刷纸媒、广播、影视等大众媒介和各种文化符号的共谋中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中,电影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托夫勒在其《文化消费者》一书中强调:在现代社会高雅文艺与企业文化产业、白领阶层已成连锁之势,不可割裂.面对国内与国际市场激烈而竞争的态势,电影产业的创造也需要解放思想,打破这种文化二元对立或者多元对立的陈见,谋求“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艺术电影与主旋律电影”的多层次互动、兼容和复合式成长,电影艺术才能获得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一、雅俗共赏之典范——《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叙事达到了雅俗共赏.

首先,在故事的表意层次上,富家女爱上穷小子,这个通俗故事满足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梦想,作为大众受众,让人们看到露丝和杰克那种真挚的感情以及所展现的人性的胜利.试想一下,一个绝色少女毅然放弃世界巨富的婚姻,投向一文不名唯有艺术唯有真情的穷小子.这让观众何等开怀,何等感动?这种藐视金钱、鄙视富贵,爱情至上的充满人性理想的影片一举夺得多项奥斯卡奖项.其实,影片真正表达的就是“真善美”的主题.

其次,在精神层次上追求伟大精神与伟大的理想.作为高雅的审美层次的人同时能领会到其影片的深层哲理含义:一种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沉船的故事说明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泰坦尼克号》的故事,隐藏着一种大悲哀、大教训,同时也使得观众看后唏嘘不已.

《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告诉我们,没有一定古典与终极的商业追求,往往导致过分的粗鄙与刺激,例如,单纯的与暴力片,往往低于受众的文化素养水准,他们的市场其实是有限的.当然,这种古典与终极,要以观众能够接受为度,不能太独到、深奥与抽象了,它的终极应是有限终极或有限哲理,或者尝试以内的终极眷顾.通过《泰坦尼克号》我们可以肯定,商业通俗化并不是注定排斥浪漫理想古典与人文.当然古典中要有新,起码是新形式新技巧,终极中要有趣味,要符合人的已有的认知水平,即人们所掌握的常规常理.

《泰坦尼克号》就将商业与文化两者相融合,做到合二为一,打破了人们对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二元对立思想,宣扬了美国影片的主流意识,达到了全世界人同样接受的雅俗共赏的成功影片,为我国电影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有关雅俗共赏的策略

1.叙事策略

在叙事策略方面影片应该具备传奇性和言情性.

如影片《红色恋人》是一部受众喜爱的雅俗共赏的影片.它讲述了地下党的故事,它的讲述方式就向传奇性和言情性大大迈进了一步.正是带有这两种特点,才使得红色经典也耐人寻味,不会出现曾经常有的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概念问题.再加上邀请了香港著名演员张国荣扮演的地下党人靳,赋予了这部主旋律影片以商业性的通俗包装,影片公映之后,虽然争议激烈,广大观众却乐意接受,实际上取得了很好的艺术与社会效果.


此外,民间传说之类的题材往往也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因为民间传说本身就带有一些传奇色彩,再添加上一些令观众感兴趣的内容,自然会引起轰动和兴趣,所以这类题材如少林寺、黄飞鸿、霍元甲等常常也是长拍不衰.

如影片《精武门》和《精武英雄》,其故事是有出处的,霍元甲也是真有其人的,亦是“精武救国”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精武英雄》因一些传奇色彩的加入,以及他与日本少女山田光子的爱情故事等等,点染了观众喜欢看的“言情”,如此一来,由这种通俗题材转换而来的商业影片,很好的满足了观众的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观众就会乐此不疲,百看不厌.

2.故事策略

影片在故事策略上应该具有层次性,即所谓的“三层次说”:即故事层面、表意层面和象征层面.

(1)故事层面

指故事(情节)层面上运用的造型空间语言,是作者叙事的载体,它第一个功能就是其常规意义上的表述与交流的作用,如在影片《少林寺》中,为表现其勤学苦练,运用了春夏秋冬的时空转换,让观众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这种语言实际上使用的很直接、单一、明了,是最低的层面表达.有的影片整个故事就是一种生活故事的复录,生活的意义就是影片的意义,是一种低层次的意义表达.

(2)表意层面

在表意层面上使用的造型——空间语言,已经不再是满足于作为故事层面的载体,也就是说不仅只有叙事功能,同时还具备了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甚至表达编导某种意义指向的功能,这时的电影语言其含义就较为丰富,已经超出了再现而进入了表现,融入了编导的情感、追求与态度,使电影文本有了美学意义上的可读性.

(3)象征层面

象征实际上是作用于人的直觉的一种不可言说只能领会的寓意,这是编导通过文本影像自觉运用影视所独有的艺术手段,以最大程度的表现自己对人生、社会、时代的主观感悟、理解及其审美评价.

以张艺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为例,我们来看看“三层次说”对于影片雅俗共赏的重要意义.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的佳作之一,是他第一部涉及现实题材的影片.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秋菊先后到了县局和市里,但是都败诉了,秋菊不服,最后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除夕之夜,秋菊难产.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这部影片的故事结构就有三个层次:

生活层面:是一个法制在电影中普及,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民告官的案子:一个普通农妇执意的要向基层干部(村长)“讨个说法”.

故事层面:涉及了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关注的是一个受到损害的弱者(无权无势),奔走于有关部门,不依不饶的坚定的要维护自身的尊严.

哲理层面:影片最为引人思考之处,也是最为深刻的是它触及了中国文化观念中某种负面的东西.秋菊之所以咬住村长不放,潜在的心理之一便是怕丈夫被踢而影响生育,自己怀孕男女未卜,万一因此没有儿子该如何是好.村长踢伤庆来,也是因为后者骂了他断子绝孙,没有生儿子.一个被告一个原告,其内在心理受到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无疑也是发人深省的.

从这部影片我们不难看出,故事的“三层次说”对于影片吸引大众,深化思想内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内容策略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很发达,受众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制作人在创作影片的时候要选择可以体现与现代化进程匹配的影片内容:即与人类文明、人类的普适价值接轨,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要体现出现代精神.

同时,商业电影也不能置身于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之外.商业电影除了必备造型的视觉冲击外,更应该注重利用商业价值发挥它的宣传本能.那种只有纯粹的视觉冲击,轻视内容的选择与熔炼,只会在一定时期内吸引人,却不可能给人以灵魂的震撼,仅仅只有轰动效应,却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如影片《疯狂的石头》既是商业电影,同时也体现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逐利而疯狂,到头来害人害己,颇具有现代性.在影片中对于道德的探索,正切合了当代社会公众对道德的理解,呼应了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4.观众策略

结合当今我国的电影市场可以发现,单纯的追求商业化的最大价值,实际上也做不到完不成.因为它不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的改变,观众的期待视野的改变,意味着思想观念,情感心理,价值尺度的改变.只有这种改变,社会才能进步,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人们慢慢冲破束缚,想要看到有关主流意识的电影.在我国,单纯的成功的商业电影,它不讲究迎合,不谋求对观众心理的挑战,它以消费、娱乐为基本使命,这种商业电影它只是加固观众原有的道德观念,使观众原有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得到确认与坚守,因而它不是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力量而是作为一种保守性的力量,给予观众的不是唤醒而是麻醉.我们不要沉醉在商业中无法自拔,应该时刻创新,注重质的发展,不要一味的换汤不换药变着方法拍摄雷同或相同的作品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那样只是会使得商业影片慢慢消失在我们的文化视野中.

我们需要结合艺术创新,提高思想层次,再与市场相融合,也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才能成功.当然,电影要做到雅俗共赏,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是一种很难实现的艺术理想,但是我们需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在追寻中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