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武汉当代艺术的“拓荒者”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551 浏览:59343

对于武汉以及中部地区从事当代艺术的人来说,很少有人不知道武汉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一些人甚至认为它是武汉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画廊.这家从一份专业美术期刊延伸出来的艺术机构,经受住了当代艺术品的疯狂与低潮,在默默坚持中迎来了自己的第1个10年.

一家由杂志引发的艺术机构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经快10年了.”刘明坐在湖北美术馆旁的一家咖啡馆里,喝了一口热气腾腾的红茶后,有些感慨地说道.他递来的名片上印着两个头衔:“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以及《美术文献》杂志主编.

刘明口中的“10年”指的是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时间,而如果要算上在《美术文献》的工作,那时间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初.

1987年,被称为大陆美术界“两刊一报”之一的《美术思潮》停刊.为了弥补这种缺失,由湖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美术文献》于1993年正式创刊.

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本有些陌生的刊物.但是在美术界,它是继《美术思潮》之后,武汉又一本在全国美术界深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刘明回忆道:“创刊时我们也想了比如《中部艺术家》、《中部美术》这样的名称,不过最后还是定下了‘文献’二字,希望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有些遗憾的是,杂志的活跃并没有带来本地当代艺术的繁荣.在《美术文献》影响力渐增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重要艺术家、评论家相继离开武汉这个中国当代艺术的策源地.


到了2003年时,刘明也萌生了离开的想法.但他不希望不声不响的离开,而是能“办一场好的展览,对自己有一个交代,然后像谢幕一样退出.”

当年12月19日,《美术文献》编辑部邀请部分本地文化机构、艺术院校的负责人、以及艺术家等多方人士开研讨会,提出举办以展现当代艺术为主的“美术文献展”,很快得到了与会人员的支持.

为了办好展览,湖北美术出版社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做这项工作,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应运而生,这是武汉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的当代艺术推广机构.

一次大腕云集的展览

不过对于当时的刘明来说,新机构的初创并没有改变他退出的想法.直到2004年9月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的成功举办,才让刘明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谢幕,而是新篇章的开始.

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由《美术文献》杂志主办,被认为是当年中国艺术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一时间,国内外一流的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家、艺术经纪人、院校负责人等纷纷来到武汉.“那是湖北美术界在85新潮之后的一次大聚会,”刘明说,“同时也让外界对于湖北本土的当代艺术刮目相看.”

展览期间,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人物及作品都聚集到了武汉,例如曾梵志、张晓刚、周春芽等著名画家都带着作品参加了展览.现在看来,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的规格在当下已经难以复制,这个在当时属于低成本的展览,如果在当下举办至少需要花费四、五百万.

当时的刘明还用提名展做了一件如今看来很有远见的事情.在他的坚持之下,主办方出资了一批诸如曾梵志、方力钧、冷军等知名艺术家的画作.当时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行情才初露峥嵘,很多人没能看到当代艺术的价值,因此有些人对刘明的建议感到不能理解,甚至还有人怀疑他的动机,而如今这些画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动辄以数百万乃至千万元出售,证明了当代艺术的价值..

关注本土年轻艺术家

在中国当代艺术尚未开始大狂欢的时机,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无疑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刘明觉得这并不是巧合,他将这归功于《美术文献》杂志多年来的学术积累.

在刘明看来,当前市场的一些所谓画廊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画店,通过代销在艺术家和写家之间赚取差价.“画廊应该有一定的艺术追求,通过写作技巧艺术家等形式,和艺术家共同进步.”刘明说,“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利润.”

按照这一宗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出版、、推广、文献新空间四个不同的独立部分,其中出版包括《美术文献》在内的媒体以及生产画册,顾名思义是整理当代艺术作品及资料,推广主要是做一些研究与鉴赏的公益项目,而文献新空间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画廊.

一家正宗的画廊必然要有写作技巧的艺术家,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自然也不例外.

自创立以来,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主要写作技巧龚剑、李继开、张诠、陈波、WAZA小组等艺术家.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在武汉.“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刘明说,“致力于发现和支持有潜力的本地年轻艺术家,并能和他们一起成长.”

2004年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除了让美术界众多大腕齐聚武汉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外界看到了武汉很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以李继开为例,2004年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时,尚未出名的他只是参加了该展的“展”,既没有在主展厅展示,作品的售价也大多在几千元.而在2010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李继开的《木马蜗牛》被拍出了110万的.

如果要用一种近似的关系来比喻的话,写作技巧画家和画廊的关系,就如同独立唱片中的歌手与唱片公司.画家负责创作;画廊为画家策展、做画册、进行相应宣传,并对作品销售按比例分成.与此同时,两者又都保持有较大的自由度.

“画廊和画家都是一个相互选择、相互协作的过程.”刘明说.一般来说,一家画廊在试图和某位画家签约时,首先会把他的作品带到一些群展上展览,看看业内人士以及市场的意见;其次会全方位的了解画家的个人经历、教育背景,从而对于他的创作思路与艺术追求有更深了解;然后也要考察画家的工作室,看看他的工作状态.而如果是在为某位画家举办个展,则基本意味着双方已经确定了合作意向.

欠缺火候的本土当代艺术品市场

与传统美术相比,当代艺术对于大众来说存在一个“难以看懂”的感觉.而在武汉,这一点更加突出.在武汉艺术品市场上,水墨画以及古董要远比当代艺术品吃香,本地的当代艺术品大多是卖给了外地人.

“因为很多人都不懂,早几年即便是曾梵志、冷军、石冲的画,在武汉也很少有人问津.”刘明说.所以,他一直很看重当代艺术的推广工作,这也被他称之为一系列培育性的活动.

2005年至2006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推出了四次“限制与自由”展览,聚集了一批当代知名艺术家以及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而售价全部限制在几千元.这种操作模式也一度引起了本土人群的关注,展览中的作品也基本被抢购一空.

在刘明看来,武汉并不缺乏能够购写当代艺术品的人群,但人们普遍对于当代艺术品的估价偏低,市场自然也就一直不温不火.

近年来,武汉相继增加了几家以做当代艺术品为主的画廊,本土市场似乎也在红火起来.“虽然与北京上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刘明在讨论到武汉当代艺术品市场时说,“但至少比过去有了一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