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是朗诵艺术的灵魂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50 浏览:12925

摘 要 :朗诵是对有声语言之美的探索,在朗诵中运用什么技巧能表现美感,朗诵者如何获得美感,又如何使受众得到美感,这就必须对整体作品的把握和情感的细节进行处理,朗读中获得的美将提升朗诵这门艺术的艺术品格,使有声语言表达进入审美领域.

关 键 词 :朗诵;情感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7-0-01

朗诵艺术的美不是空中楼阁,也不会把朗诵推上苍凉的绝顶,朗诵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不是纯理论的思维过程和研究过程,而是饱含着人类生机勃勃的生命律动,充满着有声语言的情感诉求.文学作品有较强的形象性、思想性与教育审美价值,蕴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意境,朗诵者就能做到很好的传情,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带给人美的感受.朗诵语言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可以让静止变为动态,宛如给作品插上翅膀,直达人的心灵深处.朗诵艺术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美使朗诵艺术显示出夺目的光彩.朗诵艺术是一门基于一定的文化阅历底蕴和语言表达功底,从而表达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而这也正符合对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要求.

播音主持工作和朗诵还存在差异,朗诵艺术是属于舞台的,需要面对面的展现到观众面前,观众及时的给朗诵者反馈信息才能更好的达到朗诵效果.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环境大部分是在话筒前或者镜头前,没有具体的受众,受众的反应是播音员主持人想象出来的,这样就习惯了自我的展示,而朗诵对朗诵者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对现场有很好的现场控制能力,语言上也要求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很多主持人在朗诵艺术上也有很高修为,在2010年央视举办的新年新诗会上任志宏朗诵的《手推车》、李秀品给朗诵的《九月》、海霞朗诵的《边地》、董浩朗诵的《沁园春雪》都获得了好评.

一、情感是朗诵的基础

朗诵作品中如果没有情感,就像空气里没有氧气,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文学作品在反应波澜壮阔的生活的同时,也反应人的错综复杂、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思想和感情,作者的喜怒哀乐善恶丑都表现在文字里,稿件中有情感,才能沁人心脾,慰藉人心.朗诵艺术审美意蕴的基础就是情感,感情在作品中就像血液在人体内流淌,水分在草木中存在,是生命力之所在,朗诵者仅停留在字句表面的推敲是不够的,要深刻体会作者描述的情景和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朗诵作品表现的文字力量和朗诵者的声音表现要一致,达到和谐统一.

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的情感真挚,而且对凄凉而又充满希望的情境描写也很出色,在情境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哀伤忧愁的情感色彩,却不失对希望的追求.整首诗都在写景和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的寓意就是哀愁,把哀愁的情感色彩浓重的描绘了一笔,在哀愁里却仍在希望能有一个理解他的愁苦,体谅他的哀伤的红颜知己,在与他擦肩而过的希望中绝望,在绝望中依然坚持的希望着,在朗诵家墨茗的朗诵中把这些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人谁没有过这样的情感呢,也都绝望过,在绝望中坚强的人们听到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感动不已,觉得“丁香一样的姑娘”就在身边.朗诵和唱歌一样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声音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刻画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并声情并茂的表现出来,朗诵艺术一样可以打动人.

二、意境是朗诵的内涵

意境美不应该属于客观、自然,她是人类的一种艺术创造[3].朗诵艺术意境美的审美创造是朗诵者艺术修养、文化意蕴、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或者散文,无意境的朗诵,情意肤浅,感情不真切,无论声音形式怎样变化多端,也弥补不了这根本上的缺欠.李白的《将进酒》,奔放而豪迈感受那一腔热血的;静谧的《荷塘月色》、温馨的《济南的冬天》,就像看见《紫藤萝瀑布》一样让人不由得跟随上这些朗诵者的脚步,享受自然风光,进入美的意境.

徐志摩的现代诗《再别康桥》是意境美描写的一个典型,也是众多朗诵艺术爱好者朗诵的稿件,徐志摩将对母校的怀念为主要的思想感情,描绘出“金柳”、“水草”、“水潭”、“小船”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每个画面都写了不同的心理感受,那惆怅而又无可无奈何的情感通过景色的描写情景交融,丝丝入扣.尤其是朗诵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表达时运用较快节奏,音高稍高,在朗诵中掀起一个,表达出稿件中那种希望被释放的心情状态,这样带给人意境美感引人入胜.朗诵者能较好的驾驭这样的情感,朗诵中从心灵上与受众交流,达到朗诵表演的至高要求.

三、韵律是朗诵的声音表现

韵律是有声语言中表现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在朗诵中音律亦不可或缺.韵律美不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还可以分辨、欣赏.指引着我们去认识和体味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美之笔,吸引我们感知和享受有声语言的珠圆玉润、绕梁三日的精妙之音.韵律美不能脱离词语序列的内容,不能失去思想感情的依据,不能舍弃历史文化的积淀,也不能排斥社会时代的涵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具有真正的形式美的意义,发挥它的作用,彰显它的价值.语言能反映人们的内心活动,可以做到用声音感动人,用语言取悦人,强烈的愿望、充沛的感情,只有通过声音、韵律才能得到恰当的表现.声音、韵律犹如扬帆的小舟,乘风破浪、操控自如前行,既可以显示风力强弱,又能表露水流缓急.说话者,朗诵者都要游刃有余的驾驭这扬帆的小舟,风力和水流都会成为竭尽全力的表现和永远前进的动力.

由于韵律美的可容性空间十分广阔,当然包容着各种文体作品在内.自先秦散文以下,文言文的名篇佳作,汗牛充栋;自“五四”以来,以鲁迅、老舍为代表的白话文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多样的作品.有了这些作品中的韵律美特征,才会推动关于声调的研究、诗韵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应用不断精纯.

当我们说韵律美的时候,我们所处的时代会提醒我们,韵律美不是一成不变的.她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充实、丰富、变更、提升.韵律美的创造,虽然以文字语言为依据,但是,作为朗读者,不应该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但要竭尽全力开掘文字作品中的韵律美点睛之处,更要不遗余力探幽发微,具体开发韵律美的声音形象,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因此,一定要不断积累、用心体味,形成心理定势,养成有利态势,以便朗读时左右逢源、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