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艺术修养提高感性素质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94 浏览:130583

摘 要 :感性素质等于感性能力+感性需要.感性素质低,就会只注重实用,不顾审美,只重功能,忽略美观.感性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价值观的分歧!应试教育中,很多家长认为,“凡是与学习没关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等周海宏教授说:你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

关 键 词 :培养学生,感性素质,艺术修养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58-02

一、感性素质的现状

很多美术老师,估计都会碰到一个很困惑的问题:每当手工课时,他们都会在垃圾桶里发现很多用剩下来、被学生扔掉的纸,而且都是一大张纸,甚至整张纸,在办公室的垃圾桶里,特别是开学做黑板报时,他们也一直会发现很多这样用剩下来的大张纸.看来,不仅仅是物质丰富和习惯的问题了,那是我们上课没有和学生说过吗,是我们老师不懂得节约吗?不是,每次手工课,我们都说,但每次都还有这样的现象,我们老师也都知道浪费可耻,就像我们每天说不随手乱扔纸屑,但就是教室里、校园里、马路上,到处都有人在扔.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直屡教不改、屡禁不止呢?

二、感性素质的分析

听了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老师的讲座,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的民族的感性素质出了问题,是历来的陋习,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美的艺术,从而没有创造优秀文化艺术的素养.什么是感性素质?周老师这样解释:“(艺术:体验能力+对美的追求)美化世界、创造优秀文化的艺术,是体验人生的前提.”他认为要进行感性的培养,必须认识艺术和了解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一个完善的人具有三种素质,理性素质、情感素质,还有一个就是感性素质.缺少感性素质的人,他们感受不到身边不和谐的音符,没有细腻的体验,对生活没有情趣,没有敏锐的感受力,对丑陋现象麻木不仁,视若无睹,对脏、乱、差没有感性能力和需求.他们缺乏对美的追求,追求美需要我们懂得美.

长期的应试教育,是以分数为重的教育模式,它减弱了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尽管我们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规划,但这毕竟敌不过高考的大军,很多家长认为,“凡是与学习没关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等周教授说:“你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为什么我们中国只能做低端的、制造型的产业,而很少有一些尖端的设计出来,问题就在于缺少细腻的、感性化的情感,没有人文色彩,从而慢慢被淘汰.”

三、培养艺术修养,提高感性素质

艺术素养离不开美术的素养,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

1.回归原态,体验和发现美.艺术是要沉下心来慢慢修养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消化、运用的过程,心浮气躁、紧张催促地去做,是体验不到优美的旋律的.我们必须放松心情,投入到美的感知中.女儿刚从加拿大修学回来的时候,她说,一节美术课就是让学生用各种工具去体验不同的绘画效果,学生在体验中愉快轻松的学习,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求和知识要点.他们主要不在于灌输,而是体验,科学课也是基本以实验和体验为主.在孩子们到了一定的认知阶段,他们有感受和接受艺术的一种情感需求了,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积累、去内化,来达到一定的艺术素养,而不是机械地、拔高地、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灌输,让孩子们过早地接受各种绘画流派的风格,去模仿、去学习.记得我女儿幼儿园小班时,我就培养她人物写生,一开始,她画得很慢很慢,我肯定并表扬了她的观察力和耐心,她很开心,后来慢慢地,她画得越来越棒,清新、脱俗,是大人所无法模拟的一种稚气.我并没有教她应该怎么用线条,完全是她自己的理解,所以,很多家长觉得不教怎么会画呢?其实,孩子他们有天生的这种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就像吃奶不需要大人教他一样,是天生具备的能力.只要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带着他们的感受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会认识和发现美,从而奠定了他们感性认识的基础.


2.提高认识,寻找和探索美.一次上课,一个六年级同学把我黑板上贴的画碰掉下来一个角,斜挂在那,我示意他回去贴好,他在黑板前站了半天,先是贴倒过来,后来又颠来倒去,最终把画贴正了.这样的同学,除了他天生的反应迟钝,基本就是属于感性素质比较缺乏的了.他不能发现事物的微妙变化,对生活中的细节没有灵敏的观察能力,所以这种孩子要耐心地引导他,提高他对周边事物的基本认识,从而观察他们的细微变化.从美术角度来说,这就是去感受、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不同与相同的形式.如形式美的法则: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节奏韵律等.这些,也让学生先去寻找,在认识的基础上再归纳出各种不同的美,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再如,不同的肌理:树皮、木纹、石面纹路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能找出他们的相似与不同点,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让学生进入一个探索美的领域,是感性认识得到发展的必要保证.

3.变换节奏,让生活融入美.美术和音乐在生活中是不能分开的,音乐中有美的联想,美术中有音乐的旋律.就像易中天“智慧人生”里说的,阴和阳,它们是相溶在一起的,如果说音乐是阴,它是人类灵魂的归缩,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用听沉淀你的心灵,那么,美术就是阳,它是打开人类灵魂的视窗,看得见、摸得着的,让你感受到美与丑的冲击,它们之间交融在一起,组成感性空间.其实,各种不同的学科,同样有各种美的存在:视觉美(美术、摄影)、旋律美(音乐)、语言美(语文)、健体美(体育)等.几乎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美之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变换节奏,运用联觉艺术,让我们的生活融入美,是提高感性素质的重要手段.

所以,感性素质是全民必须培养的素质!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就是他(她)所受到的熏陶不同,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潜移默化.所以,在一个民族的整体感性素质没有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前面说的扔掉没用完的纸就不足为怪了.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具有感性素养的领军人.艺术是心灵的最高境界,是需要用自己心灵的体验来创造的,用我们的行动,运用好艺术这个媒介,让它对人类生活发挥最大的作用,不断影响着周围的人去提高感性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