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而瑰丽的艺术奇葩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893 浏览:130913

信利博物馆创建于2011年10月,是由江蘇“信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峰先生发起组织并建立的民间文化实体.博物馆位于风光秀丽的无锡太湖胜景五里湖畔,辟有玉石、陶瓷、铜杂、字画等多种艺术品类展区.玉石类展区以古代玉器为主,上自新石器时期晚期,下至汉唐,陈列有不同时期的藏品,见证了中国远古社会的文明进程.其中商周时期的玉器,或庄严肃穆、或奇巧朴拙、或律动粗犷、或华丽精绝,其时代风格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构思独特,工艺精湛,是信利博物馆藏品系列中的一大亮点.


商代晚期的虎纹玉钺(图1)

长112毫米,宽71毫米,厚5-12毫米.玉质不明,钙化严重.玉钺为先秦时盛行的礼器之一,大多为军事权杖的象征,因此,有不少玉钺皆饰以凶猛及威严之物,以彰显强大无敌,如饕餮、龙、虎等等.此钺上方之爬虎,肥硕而粗壮,呈俯瞰山林之姿势,即为例证.玉虎在商代是一种被应用得比较多的玉器题材,它可能是片状的,也可能是圆雕的,但不管是哪种雕法,它那雄健、威猛的王者之气,总是被表现得生动透彻,这也体现了商代先人一种典型的审美情趣.

商代晚期的饕餮纹玉佩(图2)

高36毫米,宽33毫米,厚6毫米.淡青白色玉料,透闪石质地;散有浅白色星状水沁;双面阴线同纹.商代玉器在继承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基础上,又与青铜艺术互为借鉴,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玉器风格.这件商代晚期的饕餮纹玉佩,纹饰融合了青铜器中常用的兽面构思,只是通过流畅的线条,来刻划出饕餮形象,同样达到了凝重神圣的视觉效果.

商代晚期的玉龙(图3)

长77毫米,高36毫米,厚6毫米.全器钙化,玉质不明;龙曲体回首卷尾,蘑菇形头冠,平行四边形目,星状嘴,器身满饰双阴线菱纹,其造型与纹饰基本上都具备了商代时期的玉器雕琢特色.相对于那些具象的肖生动物,玉龙的形象常常被当时的玉工塑造得灵动而诡谲,由于找不到现实中的参照物,更是使我们对这类器型的理解增加了一份神秘和神圣.但这并不奇怪,正是先人对上天意志的无奈而滋生出的那种对神灵崇拜的虔诚,才使龙的题材在那个时代有了多姿多态和频繁出现的可能.

商代晚期的高冠鹦鹉形玉佩(图4)

高75毫米,宽18毫米,厚2-4.5毫米.鸟形玉器在商代比较盛行,尤其是晚期,更是千姿百态.但有一种鸟,似乎特别受到商人关注,即是有冠状装饰的鹦鹉,这种佩饰的器形似为一拟人化的神鸟,因之有人亦称之为“高冠鹦鹉”.此玉佩,闪石类白玉,片状,器身厚薄不均,圆形眼,尖喙,头戴高冠,状如倒立的鱼尾,腿抬举,呈直立状.玉佩器表光洁莹润,散布着深浅不一的沁斑,沁色过渡自然,色泽美丽,可视为商代晚期玉器中典型的珍品之一.

西周时期的鱼鸟形玉佩(图5)

长72毫米,背部高31毫米,厚4毫米.青白玉,片状,丁字形嘴,环形眼,双面同纹.此件玉佩似乎沿袭了前代玉器雕琢中奇巧怪谲的艺术构思特点,塑造了一件似鸟非鸟、似鱼非鱼的习作,它具备了飞鸟的一些特点,如尖喙,带翅翼,呈飞翔状,但也具备了鱼的一些特征,如身子扁长,尾、鳍俱全等等.此佩融合了鱼鸟一体的特征,在题材的选择和提炼上,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鱼与鸟不但商人敬重,周人亦如此.因此,在这件玉佩身上,我们不单看到了艺术上的创新,同时还看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缩影.

西周时期的凤纹玉璧(图6)

直径31毫米,厚3毫米.闪石类淡黄玉质,微沁,质感剔透晶莹.鸟崇拜是上古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社会形象.商人崇鸟,除“玄鸟”之外,亦崇百鸟.而周人崇鸟,后来慢慢发展为尤崇凤鸟,故有“凤鸣岐山”一说.这件西周玉璧上的凤纹图案,通过流畅的勾撒法工艺,作了大胆的艺术变形处理:团身、勾喙、冲尾等构图简洁明快,造型生动抽象,其纹饰、工艺和形制堪称为西周玉璧中的经典.

信利博物馆目前展示的高古玉器百件有余,而商周玉器的数量几乎占了三分之一之多,在这些展示的玉器中,既有时代特征鲜明的标准器,也有一些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而耐人寻味的艺术珍品.从这里,我们不但可以充分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同时还可以徜徉在历史的画廊里领略三千年前后的时代风情,从而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