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咏水仙》艺术特色解读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85 浏览:20840

关 键 词 : 华兹华斯 水仙花 艺术特色

摘 要:《咏水仙》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一首抒情诗.诗中他以水仙花为主线,描写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诗人同时借景抒情,流露出了他的悲观情绪.本文从音韵、视觉、意境三方面来解读诗的艺术特色.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之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英]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①

《咏水仙》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华兹华斯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地区度过了一生中的大半时光,所以又被称作“湖畔派诗人”.以他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843年他被封为桂冠诗人.同其他“湖畔派诗人”一样,华兹华斯早年同情并歌颂法国革命,后趋向保守,甚至赞扬农村的封建宗法制度,同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思想则改变和指导着情感的流注.他提倡诗歌的题材应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山乡湖畔,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因为普通人的生活要比王公贵族的生活含有更多的诗意,田园生活要比宫廷生活、城市生活更富有自然美.在他大量的诗歌中,一方面,他以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平民的高尚品格和质朴生活与城市的喧嚣、现实的丑恶相对照,从而抒发作者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他又寄情山水,把对自然美的歌颂与哀怨悲观的情调糅为一体,希冀从大自然中寻觅安慰.就艺术角度来说,华兹华斯的很多诗都显示出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抒情诗人,一位以诗当画,描绘英国优美自然风光的艺术大师.

《咏水仙》是华兹华斯的一首抒情诗,他取材于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据说华兹华斯出访友人森(Clarkson),自尤斯米尔(Eusemere)归来时,途经乌尔华特(Ulwater)湖畔,见到又长又宽的一大片水仙花.约两年后,他回忆当时所见,写下了这首诗.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觉得它很美.它的美不是单一性的,而是融合在诗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它的艺术特色上.

一、音韵特点

《咏水仙》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格律工整,共分四个诗节,每个诗节分六行,每一行又都有四个音步,且绝大多数音步都是抑扬格,所以这首诗基本上是用抑扬格四音步来写的.另外它韵律整齐,所用的韵脚是ababcc, efefgg, hihikk, lmlmnn,从尾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每节中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使此诗顺畅如行云流水,诵之琅琅上口,闻之和谐悦耳,极具音韵美.此诗的音韵美除了加强音乐性,准确地表现了音响特色外,还充分表达出渗透在艺术形象中的感彩,即诗人把优美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结合在了一起,这方面无疑是最重要的.正如色彩具有感情一样,声音也有感情,不同的音色、音强、音高、音长、音调传达的感彩也是不一样的.此诗有很多长元音和双元音,长元音和双元音可以减慢诗的节奏,另外此诗中的软音要比硬音多,软音占了所有辅音的65%,使此诗达到了这样一种效果:水仙花以一种轻柔的、缓慢的姿态来回摆动,诗人是如此沉浸在水仙花美丽的姿态之中以至于他放慢脚步,迈着一种轻松的步调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而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和诗人有同样的感受,领略着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此诗中很多音步都是以非重读音节开始的,它们都属于升音步,整首诗中升音步占了所有音步的97%,这样这首诗的格调非常流畅、轻快,犹如一支节奏鲜明、欢快的舞曲.这正和诗人的心境相符,正与诗的主题和意境吻合.显然所有这些声音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欢快、喜悦的感彩,这感情又与诗中对水仙花的描写交融在一起.但诗人并不都是用轻柔、缓慢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第三节的第三四行里,他笔锋一转用了很多爆破音、摩擦音和破擦音,着重表明诗人有如此快活的“同伴”,怎么能不满心欢欣.诗中还有三个音步是降音步,使得这首诗的节奏在统一中有变化,即有规律又不单调,它们除了给节奏带来变化外,还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二、视觉效果

《咏水仙》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的美在于它极其生动形象地摹画了水仙花,在想象中满足了我们的视觉欣赏要求.这首诗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来转达意象,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创造力.在第一节的第一二行里,诗人用明喻把自己比喻成一朵流云飘荡在溪谷群山之上.这种表达要比一般的描述“我以轻快的步子来回走着”要形象生动得多.它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及其悠然自得的神情.在第一节最后一行和第二节最后一行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在湖边的树荫下,在微风吹拂中,水仙花千朵万朵起舞波荡,这两行生动地描写了水仙花优美的姿态.在第三节前两行里又用了拟人手法:“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这两行就更加渲染了水仙花的外在美.美丽的水仙花深深地感染了诗人,使他内心充满欢乐.在第二节第一二行和第三四行中,诗人用明喻和夸张手法描写了一簇簇水仙花仿若群星璀璨,亮闪闪遍洒银河,沿着海湾向前延伸,通向远方,无穷无尽.这几行表明了美丽的水仙花开遍大地,显示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渴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一行又用了拟人手法,表明了诗人无论什么时候想起它们,心中都会充满快乐.水仙花成了诗人的精神慰藉,这就更加突出了诗的主题.上面这些意象交织存在、反复出现,把我们带到了开满水仙花的场面,如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使我们完全被诗人的语言感化了.如果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语言,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勾勒出一幅大自然质朴的美景.

三、意境

《咏水仙》的美还体现在它的意境上面.《咏水仙》带有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诗中所描写的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水仙花使诗人产生联想,感受到了一份无比的快乐和幸福.这物与人,景与情浑成一体,契合无间,水融.景是情的外化,情是景的内涵,因景而生情,缘情而造景,美的意境就产生了.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和一种精神.一簇簇水仙花在微风中起舞,微微颔首,仿若群星璀璨,亮闪闪遍洒银河.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水仙花舞得如此轻俏,此等美景,如果不去田园山野,又怎能看得见、闻得到呢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表现.

在诗的末尾,诗人“多少次郁郁独卧,寂寞难耐,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的时候,水仙花可爱的景象便在他脑海中闪现,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跳跃.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的感受:在城市文明所带来的丑恶的现实社会中,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只能是郁郁寡欢.这正好和以水仙花为代表的大自然的欢快、美好和淡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诗人看来,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寻找理想,寻找安慰,寻性最后归宿的情怀,只有大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博爱和善良的感情,能够抚慰人的心理创伤,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这首诗虽然是在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自然流露.

总之,华兹华斯的《咏水仙》语言清新淡雅,情感真切自然,观察细致入微,不愧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牛小玲,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①原诗出自《世界文化历程》,顾子欣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