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仁的艺术之夜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701 浏览:141119

汉雅轩成立三十周年庆典

地点 :香港,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

人物:张颂仁、林淑仪、皮力、

王广义、张晓刚、北岛等

“三十周年庆典并不是宣告结束,而是对外宣告,我们仍然在路上.”身穿灰色对襟中装的张颂仁话音刚落,便赢来满堂喝彩.作为汉雅轩而立之年的生日Party,2014年1月17日晚,香港艺术中心里的包氏画廊,人声鼎沸等

历时四个月的准备,汉雅轩迎来了三十周年的庆典―“汉雅一百:论坛”学术论坛和主题展览“汉雅一百:偏好”.这是叱咤艺术界三十余载的汉雅轩老板张颂仁首次为自己举办的展览.策展团队从汉雅轩的中遴选出一百件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艺术物品”―从于右任的书法到黄宾虹的山水,从宣传画到政治波普,再到目前最为市场追捧的当代作品,将其划分为序、民、群、众、文、家园、毛、身、网、抽象、乱象、世相、肖像章节进行呈现.除了香港艺术中心的展览,汉雅轩还在其位于葵涌的汉雅立方呈现了“汉雅一百:偏好”(二) ,于毕打行401推出了囊括汉雅轩近年来推动的“星星十年”、“文字的力量”、“黄盒子”、“嘉礼堂”、“西天中土”等项目计划的文献资料.

2013年底掀起的“1993年威尼斯丢画事件”,将矛头直指张颂仁,一度令汉雅轩及张颂仁陷入困局,活动策划团队亦一度进入紧张状态,担心为周年庆带来负面影响.但从开幕现场的盛况而言,汉雅轩作为香港本土画廊老大的号召力不容忽视.香港本土的各界名流、内地及台湾的艺术大腕们、美术馆馆长及知名策展人,纷纷到场祝贺,画廊上下两层的空间被围得水泄不通,其中包括香港艺术中心总干事林淑仪、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香港艺术中心监督团主席梁国辉,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博物馆高级策划力、艺术家王广义、谷文达、张晓刚、荣荣、冯梦波、吴山专和英格、蔡锦、王冬龄、北岛、毛旭辉等.

开幕酒会上,张颂仁周旋于四面八方涌来的嘉宾,“嘿,Johnson”是当晚呼声最高的一句.而到场的大腕们也没闲着,张晓刚一直被粉丝要求合影;蔡锦端着酒杯仔细地赏画;吴山专和英格这对艺术眷侣则在相互交谈;林家如正在接受媒体的采访等热闹的开幕典礼结束后,大家转战邓永锵创办的“中国会”举办开幕晚宴,觥筹交错,众人畅谈至深夜,又成就一个艺术之夜!

成立于1983年11月的汉雅轩,致力于探索中国文化版图,逐渐成为华文世界的新锐艺术家阵地.三十年来,其与许多知名艺术家都有紧密合作.1989年的“星星十年”与1993年的“后:中国新艺术”奠定了汉雅轩的先锋地位,也让张颂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2010年,汉雅轩在香港葵涌开辟“汉雅立方”,作为装置与实验艺术专题展览的新空间.近年来,汉雅轩更致力于亚洲的艺术与学术交流工作,试图建立亚洲地区艺术家的联系.

与汉雅轩有着二十年交情的张晓刚见证了汉雅轩一路走来的不易,“ 我1993年就跟汉雅轩签约,一起走过了很长的路.汉雅轩对当代艺术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它算得上是亚洲第一个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的重要画廊,这跟张颂仁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为中国当代艺术所做的,远远超出了一家画廊应当做的范围.”

中国当代艺术标王曾梵志也与张颂仁有着逾20年的交情.1992年,张颂仁筹备在香港做“后:中国新艺术”大展,并通过栗宪庭深入接触大陆的当代艺术家,而曾梵志也在其中.在曾梵志眼中,张颂仁拥有完美的西方教育背景,同时也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位始终背负使命感的理想主义者.尽管来往并不频繁,但这份平淡的君子之交依旧多年不减.古巴雪茄和上好的中国茶,作为曾梵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他是深受张颂仁的影响.1993年,两人相识的第二年,张颂仁来到北京,给了曾梵志人生中第一枝雪茄,自此一发不可收.“在这个癖好上也花了很多钱.现在我们碰到,还是会聚在一起抽雪茄,一起聊艺术,这种感觉让我仿佛回到过去.”曾梵志回忆道.

汉雅轩二十周年之际,邱志杰与张颂仁曾相约,待到三十周年,二人一定要在礼堂里面“摆大寿”.此次展览虽未在礼堂举办,却也呈现了张颂仁三十年的事业成就.除了艺术家的身份,同时也担任策展工作的邱志杰,较其他艺术家与张颂仁的关系更为密切.两人相识于由陈劭雄、林一林、梁巨辉组建的“大尾象工作组”在广州的第一次展览研讨会上.1999年,张颂仁在台湾策划的系列展览“文字的力量”,让邱志杰发觉彼此对书法和文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力量有着共同的认定与感受,随后二人频繁地通讯探讨对书法及传统文化的见解,开始有了知己的亲近感,邱志杰笑称两人的交流“只有彼此听得懂”.

在许多人看来,张颂仁对传统复兴的狂热近乎偏执,已经远离了一个正常意义上的“艺术工作者”.身穿唐装脚踏芒鞋的他,呼吁废除公元纪年,按照古制改元共和,在汉雅轩成立20周年庆典的请柬上赫然印着“人民共和五十五年”.如今,他致力于推动漆文化、奔走于中国遗落的古镇,经营生态农场、组织国学会议等而此次展出的一百件作品,张颂仁计划悉数捐赠,他表示:“这些艺术作品几十年来一直在我这里,我不想将它们放到市场上,最后四散各地.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在一起.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捐赠给一个组织,这样能延长这场的生命.”

为李白『如何写』

广西师大出版社

理想国文化沙龙

“盛世之下,诗人何为”

地点:

北京,工人文化宫

人物:

张大春、阎连科、蒋方舟

文|靳锦 图|本刊资料库

阎连科给张大春的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站台,担任对谈嘉宾.来时的路上,他碰到作家李洱.李洱特地嘱咐阎连科,向张大春转述自己的话,“你告诉大春,他是华语世界唯一可以写出百科全书式小说的人.”

阎连科对张大春赞不绝口.“我觉得大春一直在唐代.这样一个知识结构庞杂、博学的人,你确实相信他的头脑中就是我们某个文学院的图书馆.” 《大唐李白》计划出版四部,百万字篇幅,第一部《少年游》光写李白的少年时代就写了24万字.虽然体裁为小说,张大春却把《大唐李白》写成了“不像小说的小说,不像野史的野史,不像传记的传记,不像诗论的诗论”,其中除了故事叙述,夹杂大量史料与评论.所以阎连科才有了开场时的惊叹,甚至说张大春是“几乎唯一想写什么就能去写什么的人” .

对谈现场,担任主持人的作家蒋方舟也对张大春的写作能力钦佩不已.她第一次看张大春的书是在一家很小的书店,偶遇一本《雍正的第一滴血》.

“我当时大惊失色,赶紧翻这个作者是谁,然后看到张大春,我想幸好他不写小说,如果他写小说的话,文学圈该掀起多么大的风浪.”蒋方舟感叹.

除了能写,张大春还非常“能说”.他讲自己为什么要写李白,从其身世之谜,到人生之困,再到时代之恸,洋洋洒洒讲了半个多小时,记录下来是篇逻辑缜密的文章.

前来站台的阎连科就要轻松许多,他开头提出的问题就让原本严肃的现场活泼了起来:李白和白居易一起写关于荒山的诗,但荒山距城60里,中间没有路,他是怎么过去的?李白这个富二代生活潇洒,是当时主流的文人生活状态吗?李白的诗,在唐代是不是就是顺口溜?

在观众笑声中回答完阎连科的问题之后,张大春指出,白居易和李白不可能一起喝酒、写诗,“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之后接受采访,张大春显得更加严肃,表示对这种错误“有一点生气”.

对李白的严谨,逐渐发展成为李白“如何写”.张大春续补、改写了一些“不好的李诗”,因为“有些诗我觉得要么是李白没写完,要么是后来编选李白诗集的编辑在胡编乱造” .


去年,他将自己为李白“如何写”的 《捉月歌》发上微博,谎称那是新发现的李白未入辑的遗作,不少人信以为真.“替李白完成,是我的义务.万一有一天有人看了这些诗,会说 ‘李白写得真不错’呢?”而在下一部《凤凰台》中,张大春还替李白写了一篇《云梦赋》,然后用十万字的篇幅透过这个赋去写他的性格和人生.

除了文学之外,张大春涉足的领域还很多.1986年,他给潘越云写过一首《一片海洋》.这首歌本是应李宗盛邀约,他没写完,李宗盛还是用了.歌词仅有两段,后面只是“一片海洋,一片海洋等”,但在台湾还卖得挺好.2013年,张大春再次涉足歌坛,与周华健合作专辑《江湖》,他写词,周华健作曲.张大春写的歌词非常讲究,几乎句句用典,涉及文学、京剧、国画,周华健要先搞懂了才能谱曲.

他曾将自己的多元化归结于台湾文艺界的小.“台北有那么几个地方,小酒廊、咖啡店、书店,只要去了都会有朋友.一有朋友就有活要做.都是从事文字、音乐、戏剧工作的―罗大佑、杨德昌、侯孝贤、蔡琴、张艾嘉、李寿全,统统是在那里出名的.”地理上的小,成就了台湾文艺界的融合.

如果与吴兴国合作京剧《荡寇志》仍可以看作是张大春的擅长领域,那么他监制了电视剧《小站》和舞台剧《当岳母刺字时媳妇是不赞成的》,就有点“出于意料”.但张大春反对别人说他“跨界”,因为“我都是在做文字工作”.不论是说书、讲新闻,还是写歌词、剧本、做监制,在他看来都和文字有关,“在我这里可以随便跨”.

不广为人知的是,张大春还是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顾问.他说自己受不了王家卫的工作方式,“如果要和他合作,拿多少钱都不划算.我不如把他当朋友”.他们的合作方式也非常自由,有时候王家卫到片场还临时给他发短信,“宫二进入金楼要说什么?”张大春收到短信的时候正在和朱天心、唐诺夫妇吃火锅,边吃边把宫二的台词发给他.

比否认“跨界”更重要的是否认“玩票”.不论是小说中跳跃于真实和虚构之间,还是有勇气为李白“如何写”,或者涉足众多文艺领域,张大春都不认为这是为了“好玩”.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明确反对过这样的概念,认为这是对世界不负责任的态度,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他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楚:“我不是为了好玩而玩,而是用玩的形式来完成一件别人做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