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导引艺术

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81 浏览:11378

现代教育观提出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鉴于传统课堂的不开放,有些老师把重心过多的放在前半句上,生怕讲多了,生怕用老师的教替代了学生的学,于是尽量开放学生活动,以为这样就是成功的课堂.其实,当学生思维不活跃,讨论流于无效时,课堂还是没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变质为教师与个别会回答问题的学生的交流.

用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回顾起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好课,发现教师在上课时的每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环节却能将人引入轻松愉悦的思考中,那些看似平淡的环节实际上都包含极大的匠心.这些老师往往在三言两语间就能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在学生思维不是很明确时,轻轻一句,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指导过来,却收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在学生以为思考已经很透彻时,一句短短的疑问却又把人带入另一种思维层面,就在这种欲断未断、欲罢不能的氛围中,每个学生都体会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惊喜.一堂好课,内容是那样丰富,时间却显得游刃有余;布局是那样鲜明,过程却不露斧凿痕迹;挖掘是那样深透,学生却一点不感疲累.更重的是,学生在过个过程中,真正被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情境.学生的兴奋会在授课老师那些或简约或丰富、或精辟透彻或妙趣横生的点拔与导引中渐渐积聚、浓厚起来.

一堂成功的课不管你是有意的设计还是无意的生成,最后你都会发现教师的课堂导引是呈块状模式的, 课堂在老师精心的组织下实际上分为四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明确学习对象;二是分解目标,层层设问,把握方向;三是评析解答,引喻设例,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四是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明确方法与思路.所以,在教学中的几个关键处进行导引得好就会很好的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错误倾向,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既能接受知识,又能提高各种能力.

导引得法,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把握,教师既要从大局出发在课堂上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思考、表达和发挥的情境,引领学生思考,评价学生见解,更要能抓住学生发言时的灵光一现,使学生思考不清的坟,经过你的点拔而豁然开朗,窥一斑而见全豹.

一、教学板块的进入要鲜活有趣.

有些老师不太注重课堂教学的开端,上课了随便一句:“我们今天开始上第X课”就开始了讲授,其实,课堂的“首发”环节很重要,“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放在此处同样是至理.学生刚刚开始一堂课的学习,或许思维还未从上节课中转过来,或许课下的喧闹还未得以平复,教师如果在此时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思维重心放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那么学习的目标在第一时间就会明确,后面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高.

因此,不论是以读激趣,以情动趣,以故事导趣还是以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趣等等,教师能否一下子成功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兴趣,是钻研导引艺术的第一步.

二、教学板块的生成要自然无痕.

课堂问题的生成是教学艺术中的难点,但也是教师展示功力的地方,教师对课堂问题固然已有设计,但最好的问题生成不外乎学生自主产生疑问,表达出强烈的主动探索欲.其实,这当中也有可控之处,教师若能把握住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内在潜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顺势导引学生自发提出疑问,教学板块的生成便会自然天成,不露痕迹.

记得在讲授《祝福》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梳理祥林嫂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讨论归纳祥林嫂的性格特征,很多学生纷纷找出了勤劳、善良、安分守已等词来概括.突然我听到一个女生轻轻嘀咕了一句“怎么还叫她祥林嫂,她都改嫁了?”听到这话,脑中突然灵光一现,记得不知在哪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概是写为何人们不把改嫁后的祥林嫂叫“老六嫂”,从而挖掘出了小说的主题,正好我的课堂下一个问题就是“造成林祥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那么,不妨就此借来一用,于是我马上追问:“为什么改嫁后大家还是叫她祥林嫂呢,大家能解答这位同学的疑问吗?”“祥林嫂对于这个称呼从始至终有无质疑与反对?”就这样,我和学生围绕着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称呼展开了探讨,研究了封建礼教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对包括受害者祥林嫂在内的人们的思想禁锢.整个教学板块实际上由分析人物形象转为了主题探讨,但板块的生成与推进却是那样水融而又有清晰的层递性.学生几乎感觉不到教学方向的改变,但是课堂实质上就已经成功转轨.这正应了孔子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该文url:{$getarticleurl}

三、教学板块的推进要如行云流水.

文章有头有尾,那么教学也应是完整的艺术,每个教学板块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那样,会把教材割裂得支离破碎,因而在导引时,应注意掌握文脉,避免架空分析教材.每个教学板块间都应有着内在的联系,具备布局严谨之美和推进流畅之美.

如在讲授《山居秋瞑》一课时,我在美读之后,让学生概括本诗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然后迅速引导学生用“在这幅图画中,我看到了等”“我听到了等”“我体会到了等”的句式先后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整首诗在这样几步的活动引导下,意象、情感、意境,学生均领悟了,也真正达到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目的.

四、教学板块的深入要顺水推舟.

如同文章一样,每一个导引板块也应该具有各自的起承转合,精彩课堂总会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呈现,这是学生思维的深化,是教学内容的拓展,集中体现教师的“悬崖应变能力”──在引导已经接近结束的时候能否有新的突破.所以,钻研课堂导引艺术还有一大好处: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浅尝辄止,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升格,拓展课堂的思维含量和知识含量.

有位老师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有同学质疑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认为有些事情确非他们目见耳闻但确实是真理,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而是偷换话题,因为作者说的是“ 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得出结论”.老师首先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一步步的深入,顺水推舟,课堂碰撞出了思想火花,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真正的好课,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导引,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得其法.离开了教师的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讨论也将流于不明目的,不明方法的无效讨论.教师是组织者,就不能放手;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老师在引导、可导之处的三言两语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拔千金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会发挥.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磨练自己,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海纳百川,潜心钻研教学艺术,到上课时可以循循善诱、收放自如,那才是师生都感到幸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