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艺术是我的信仰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96 浏览:117006

来到中国评剧院采访时,已临近春节,北京的大街小巷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但王平和她的同事们仍在排练场为节前的各场演出忙碌地筹备着.她告诉记者,自己早已习惯了这种“越是年节,越是忙碌”的状态.

眼前的王平,面容精致,略施淡妆,一双大眼睛灵动明亮.手捧一杯清茶,她与记者娓娓道来,讲起自己的从艺经历和评剧带给她的酸甜苦辣.在舞台上,她扮演的角色丰富而多变:她是《马本仓记》中性格泼辣的东北寡妇,是《林觉民》中温婉端庄的大家闺秀,是《良宵》中勇敢追求爱情的客店老板,也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邻家姐妹.2015年,她将再一次挑战新角色,在中国评剧院推出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的作品《密云母亲》(又名《邓玉芬》)中,扮演这位被称为“当代佘太君”的英雄母亲.

《良宵》让我唱得很过瘾

提起王平,很多人会想起她在新编评剧《良宵》中扮演的李秀茹.这部翻旧成新的经典剧目,2010年在中国评剧大剧院登台后引发轰动.在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毫无争议的获得了优秀剧目奖.戏曲学家也高度评价《良宵》:“一出戏提升了一个剧种的美学品质.”

《良宵》改编自评剧传统剧目《马寡妇开店》,是评剧鼻祖成兆才的开山之作.在历史上,《马寡妇开店》曾风靡一时.三十年代,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就凭它一举唱红上海滩.新中国诞生后,因该剧在思想观念和舞台表演的不合时宜而辍演多年.此后,各地许多剧团,包括中国评剧院,都曾整理改编此剧,但似乎未见实质性的突破.

2010年,中国评剧院秉承“敬畏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发展经典”的艺术创作理念,对《马寡妇开店》进行改编复排,并以《良宵》的全新名字让这出老戏重新登上首都舞台.

改编后的《良宵》无论从唱腔还是剧本、舞台美术、服装等方方面面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在老版本中,讲述了少年狄仁杰在进京赶考路上,入住了寡妇李秀茹开的旅馆.李秀茹青春丧偶,因狄仁杰与亡夫有几分相像而渐生好感,勇敢地表白了自己的心声.狄仁杰虽然也爱上了李秀茹,但却因深受封建道德的影响,严词拒绝了她.

而新改编的《良宵》改变了老版本中狄仁杰和李秀茹重逢后并没有在一起的结尾,采用了大团圆式的结局,让人性战胜了封建礼教,改变了李秀茹悲剧性的人生,将一个封建教化的故事变成了美丽的爱情故事.

相比老版,王平觉得《良宵》中的李秀茹更加鲜明和生动,“编剧王新纪老师把《良宵》中的李秀茹写得很透,内心特别丰富,情感变化极大,所以很不好演,但同时也更容易激发我的创作冲动.”

在评剧界有男怕《回杯》、女怕《开店》的说法.王平介绍说,这是因为剧中没有道白,都是唱腔,是一出极显演唱功力的戏.改编后的新版《良宵》同样继承了这个特点.作为白派的代表作之一,《良宵》中李秀茹的唱腔也以白派为主,但又有着王平自己的特点――在白派的柔婉中又有着新派的脆亮.

对于这部挑战唱功的戏,王平虽然觉得演的不易,但是又唱的十分过瘾.其中最让她喜欢、考验也最大的是此剧的第七场.当发现狄仁杰已经不辞而别,李秀茹坐在店前自思自问,难道自己错了吗?狄相公真的看不上我吗?难道自己就该守寡多半生吗?我还能再见到他吗等整段唱腔长达11分钟多,王平之前还有过担心,“要是唱不好,就会把观众唱跑了、唱睡着了.可首场演出刚一唱完,震耳的掌声便响了起来,这掌声让王平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让她有了很大的信心.

谈到王平在《良宵》中的表演,导演徐春兰评价说:“王平扮演的李秀茹让我非常满意.她的演唱,有热烈、有柔婉,从头到尾几百句唱腔,唱得都很有韵味.做舞身段也很美,她唱做舞的功底很扎实.最可贵的是,她把我要求的‘处处见美见诗意’,完成得非常到位.”

与戏曲结缘

王平出生在天津宝坻.宝坻是戏曲之乡,也是评剧的发源地之一.小时候,王平的文艺天分便凸显出来.在学校是文艺骨干,唱歌、跳舞、主持样样行,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最初,父母并不想让女儿将来从事演艺事业,还是希望她好好学习,读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平对艺术的热情却只增不减,坚持要走艺术这条路.父母终于拗不过她.小学毕业后,11岁的王平考上了评剧团的学员班,从此开始了练基本功、练声、吊嗓、学唱腔的艰苦学习.

在学员班里,王平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学戏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王平还记得,那时候经常随着剧团四处走,特别是冬天农闲的时候,常常下乡去演出.她和剧团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背着重重的行李包,拎着脸盆、暖水瓶,坐着“大解放”卡车,一个村一个村地去演出.

下乡演出的条件很艰苦.舞台是村里临时搭起来的,穿着单薄戏服的演员们要忍受着刺骨的寒冷登台献唱.晚上,条件好一点的可以住在老乡家里,差一些的只能在村里的学校教室里,把条椅拼成床休息.但是,王平却很珍视少年时的那一段经历.“小时候走南闯北,令我什么样的观众都见过,什么样的舞台都站过,什么样的环境都经历过,我一直觉得这是我人生的财富.”

就是在那样并不豪华的舞台上,让王平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演员的幸福.她还记得,有一次在唐山附近的一个村子演出.十多岁的她在一出老戏《麻风女》中扮演女主角的小丫鬟.身材瘦小的她登台一亮嗓门,技惊四座,观众席中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甚至盖过了主角.

“现在想起来,并不是我唱得有多么好,而是那时候年纪小,观众觉得很可爱,所以才特别慷慨地给我掌声”,王平说,“但是那一次,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舞台,爱上了被观众的掌声包围的感觉.”

16岁时,王平考上了天津戏校.和学员班传统的师父带徒弟式的教学方式不同,戏校是现代化的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在这里,她开始接受系统的戏曲教育.1990年,王平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戏校深造,毕业后进入中国评剧院工作. 塑造人物最重要

中国评剧院不同于其它的评剧剧团,它的建院方针是“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一个“新”字是它的亮点.《杨三姐告状》、《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等深受观众喜爱,也造就了像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花月仙、李忆兰、魏荣元、马泰等一代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作为如今中国评剧院的台柱,王平同样以善于塑造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角色而著称.王平坦陈,现代戏相对难演,不像传统戏有前人的表演形式可以借鉴,但是有一条不变的准则,“无论是排什么样的戏,我们演的都是故事当中的人物,传统戏是这样,现代戏更如此,不管是什么流派,什么类型的演员,一定要从人物出发.

在《马本仓记》中,王平扮演一位性格泼辣的东北寡妇牛翠翠,看了她的演出后,令很多认识她的人刮目相看:“这还是那个安静的王平吗?”


在《林觉民》中,王平扮演女一号,林觉民的夫人陈意映.王平说,比起牛翠翠,陈意映更难演.这是一出近代戏,没有水袖,没有传统的台步,而且陈意映温婉含蓄,没有特别夸张的动作和过激的情绪,这就给表演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演好陈意映,她专门到福建陈意映的故居去采风,找来很多相关的历史、传记书籍、影视作品和舞台剧去揣摩借鉴.演出时,王平一出场,静静地站在舞台上,幽蓝色的光辉映照在她端庄秀雅的面容和一袭淡蓝色的袄裙上,在悠扬的音乐中她稳稳地、幽幽地唱出“灰瓦曲山墙,棱棱后街窗,独独孑影立,茉莉暗自香等”如诗如画,婉转动听.人物的气质就在这一上场时便不动声色地体现了出来.

最终,王平凭借在《林觉民》中的演出获得了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曾有观众对她说,最喜欢她扮演的陈意映这个角色,“那气质,那举手投足,那劲头,怎么就那么对!”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评剧院又将推出一出重头戏,表现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密云一位叫邓玉芬的普通农村妇女,将自己的丈夫和五个儿子全部送上抗日战场,最终他们全部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如今排练在即,正处在研读剧本阶段.王平说,这个角色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十几岁到八十多岁,她在舞台上还没有演过年龄跨度这么大的角色.邓玉芬这个人物离现在并不远,如果演得符号化、脸谱化,观众就不会接受.“还是那句话,要塑造人物,就要把剧中的人物当成自己,把握人物的切身感受,演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她的悲喜让观众有共鸣,她的坚强与牺牲才更能打动人.”

舞台能治病

在中国评剧院里,王平是出了名的“能拼”,她对评剧艺术的执着与精益求精,她面对困难的勇敢坚强,都令人钦佩.

2012年9月,即将去唐山参加评剧艺术节的前一天,王平突发急病,肠壁出现血肿,疼得一晚上没睡.但第二天就要演出了,来不及去医院,她就躺在汽车座椅上去了唐山.到了演出现场,疼得无法坐立,除了排练、演出,她就只能趴着.演出期间,她几乎没有吃饭,晚上因为剧烈难忍的疼痛而泪流满面,最后实在哭得累极了,才能睡一小会儿等就这样,王平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七天,并以出色的表演获得了评剧艺术节的优秀表演奖.

对王平来说,舞台是个神圣的地方,似乎站在舞台上的一瞬间,所有的病痛都想不起来了.“我们戏曲界的老人常说,舞台能治病,有的时候真的这样,有什么头疼脑热,台上演一场戏下来,就好了.”她笑着说.

在工作之余,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宅女”,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她说,自己从小学就进入剧团,文化水平不高,如果说自己这些年还有些进步,都得益于自己爱看书的习惯.捧着一本书,沉浸于书中人物的悲喜,对她来说是莫大的乐趣.她最喜欢的一本《基督山伯爵》,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每次看还是会流眼泪.她说,看书中人物的刻画与描写,对自己在舞台上塑造人物,有很大的帮助.

我尊重的是舞台

王平从12岁开始学习评剧,先后师从于筱少舫、杨淑芳、李忆兰、花月仙、谷文月、筱紫玉、孙毓敏等多位著名表演艺术家,但一直没有正式归派.2013年,她做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正式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派传承人刘萍先生为师,成为白派艺术的第四代传人.

对她的这一举动,很多人不理解.以她的年龄和资历,都该收徒弟了,还拜什么师?但王平自己却很坚持.她说,自己之前对评剧的各个流派、各种风格都接触过,这是好事,可以吸收各个流派的营养.但是对于一个戏曲演员来说,应该做到术业有专攻.”白派我学的最晚,但是最喜欢.白派的艺术高度一直是让我仰视的,对它的喜爱也越来越强烈,拜入白派也成为我的一个夙愿.”

也是机缘巧合,2009年开始排《良宵》的时候,很多唱腔具有白派的特色,因此剧团请来了白派艺术家刘萍老师为她进行指导把关.2013年,她正式拜到刘萍老师门下,才真的成了白派弟子.

近些年来,凭借细腻的演唱和精湛的表演,让王平收获了不少荣誉:2006年获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音乐伴唱奖,2009年摘取第三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在艺术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获得了“宣传系统优秀员”,“身边雷锋”等荣誉称号.

已成为中国评剧院中流砥柱的王平,在拜入白派之后,有人认为她更应扛起白派大旗,成为新时代白派评剧的领军人物.但是对于这些,王平似乎并不热衷.“看到大家的议论,我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我个人,不想扛哪一面旗,或者做什么领军人物,我只是想塑造好人物,把艺术上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带到舞台上去,至于那些头衔与光环,并不是我想要的.”

近些年来,王平在工作之余也一直致力于弘扬和推广评剧艺术,带着作品巡演、进校园.她说,戏曲的观众正在流失,这是确实存在的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没有看过评剧的观众吸引过来,让他们感受到评剧艺术的魅力.也许,每一场演出能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对我们来说,要有愚公移山的勇气.

责任编辑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