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菲的信仰与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64 浏览:153587

策展人、艺术家.

1982年生于重庆,目前生活和工作于昆明.

2004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

2002年起从事以行为艺术、录像、装置等形式为主的当代艺术创作,同时积极参与艺评写作、跨文化交流和展览组织策划等艺术实践,作品在国内和国际展出.目前在昆明TCG诺地卡画廊担任画廊总监及策展人工作.

2000-2004

2000年,八零后的艺术家罗菲离开父母和生活了十几年的出生地重庆赴昆求学,此间四年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罗菲从小就热爱艺术,在到昆明求学前就于重庆攻读了工艺美术专业.大一时的罗菲参和一群同是爱好美术的艺术生一同加了举办于昆明大会馆的艺术展“晃动的精灵”,他们没有统一的口号、宣言,他们不在一起讨论艺术,但这一群“精灵们”所具有的可能性不可估量.那时的他对艺术的天赋已崭露头角.

而就在之后的第二年,罗菲与各种艺术展的亲密接触也愈发频繁,先后参加了“生活转换:新媒体艺术展”和“云南省第七届版画展”等,同年,他遇见了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人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在校最后一年中,罗菲已经开始很专业地为昆明很多画廊和艺术馆做了很多策划,例如在TCG诺地卡画廊举办的“虑与保留:当代艺术展”.毕业后的他顺利地在昆明TCG诺地卡文化中心担任了画廊协调员一职,算是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005-2006

这一年间,虽然没有真正走出去,但罗菲用艺术这一全球通用的语言与世界打了个招呼,期间他参与了本国大陆、澳门、欧洲、美洲多地艺术展、艺术活动的策划,包括在澳门的“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和在美举办的“虚拟中国计划”.但其中对罗菲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美国的艺术机构“丽江工作室”发起“江湖”艺术项目,他担任项目总监.“江湖”被称作云南最后一场实验艺术运动,最后一个地方性艺术谱系.

除了各样的艺术展,罗菲05年关于还原中国底层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superstar”和一个特别为关注HIV艾滋病于06年创作的一组和艾滋病关怀有关的数码摄也是罗菲至今一个重要作品,这些都是他关注社会与生命最鲜活的证据.

艺术虽然是罗菲一生的热爱,但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说,他更看重物质以外的感情崇高的信仰,05年他受洗成为基督徒,信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以及06年他和妻子的裸婚,都翻新了他对人生的定义,无非就是两件东西:爱和真理.

2007

从07年起,“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与转化”这一艺术项目把昆明和瑞典、罗菲和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07年他第一次出国参加艺术展,并在在创库艺术社区TCG诺地卡文化中心正式担任了画廊总监这一职务,此后两年中也不停奔波于各国的各个城市.

“2007 年9月22日下午,我在瑞典哥德堡附近Uddevalla城的Bohusl?ns博物馆为观众洗脚.我所准备 的洗脚材料十分简单,尽量去除文化指向的成分,没有专业的按摩动作,因为我想让整个过程很普通很日常,没有做作和专业怎么写作成分在里面,我试图让观众能够直 接感受到洗脚本身的亲切感.”艺术在罗菲的世界里,渐渐成长为一种与爱交流互动的载体他用艺术表达了人类最简单也是最深入的一种关爱.

2009

由罗菲策划于2009年4月12日和4月18日分别在二十一世纪剧院(北京国际教会)和金螳螂艺术中心举办的“蜕变”与“更新”第四届北京国际复活节艺术展, 由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泰国、 韩国等国家的艺术家参加,共展出油画、水墨画、装置、雕塑、影视、图片、书法艺术作品140多件,艺术家结合自身对生命、环境、真理的理解与感受;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 摒弃当代艺术中邪情私欲对人的束缚与捆绑;让艺术从属世的败坏、污秽、邪情私欲的捆绑中分别出来;重塑当代人对“崇高感”和“精神价值感”的认知;将生命的更新与蜕变,破壳与飞翔的精神实质,用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促使人们从有限的“人文关怀”,转化并提升为对“终极关怀”的关注;倡导真、善、美的“圣艺术”理念,以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为果实;弘扬爱与和平,建造和谐、洁净的艺术环境.


2010

“在人类语言中,我相信有的词汇具有单纯而深远的含义,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它,而词汇所指称的那件事物或画面,在人心中有或隐约或清晰的轮廓,但从未出现一无所知的状况,天堂便是其中一个”.“天堂词汇表”是罗菲10年在昆明策划的一个与网友互动的互联网作品,这个作品的出生与他对自己信仰的思考有关.他说宗教让他成为了对真理的追寻者并让他看到生活的另一个层面,那个层面是影响人们表层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这件作品以征集词汇的方式了解人们对“天堂”是如何想象的,对生命又是如何理解的.从众多词汇中罗菲看到有被保留的一面,一些有关美好与平静的想象、期盼或相信;也有被腐蚀的一面,这些都是人看到了当下文化和历史是如何影响人的心灵与知识的.

2012

“昆明菜市场”是一项由罗菲和其他三个艺术家共同组织为期两周,定位于菜市场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它将发生 在有着7百万人口的中国西南城市-昆明.不同的中国艺术家或艺术家团体将利用视觉、行为和其他媒体形式同公众产生互动.

“昆明菜市场”项目致力突破艺术发生场合以及从事人群的边界.罗菲认为这个事件的观众是和 当代艺术完全没有关系的普通中国公众,这些人去菜市场只是为了购写食物和杂货而不是欣赏艺术.所以对艺术家的挑战就是他们必须调整作品使之直接和公众及和作品安置环境有联系,因为如果没有关 联就没有交流.这打破了艺术呈现的习惯— 即谁在看艺术和在哪里艺术被欣赏—这直接决定了艺术可以表达什么及艺术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2013

采访中罗菲坦言:“到目前为止对他最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我的终极身份.严格说,我是被找到了.在这之后,我有了盼望.”回顾之前的经历他认为所做过额最重要的决定无非是信耶稣、结婚、生子、写房、交朋、找工作、晚饭吃什么、衣服穿什么这一类平凡人最熟悉的生活常事,但平凡的事物之所以在他眼中有一种暂新的面貌还是以信仰作为前提,不是透过信仰的窗户去看世界,他不会看到物质表层一下生活最真实可爱的形态.

谈及生活和生活家的概念,罗菲并不认为自己是生活家或生活大师,他只是一个对生活要求不多的人,自己身边倒有不少生活大师.他喜欢在不同地方的大街上随便走走,在旅行中与不同的人接触,交朋友,许多有意思的人会促使自己反思甚至调整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可能理解生活大师是懂得享受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丰盛生活,但我认识有的人生活看上去极为简朴,他们在简朴中活得十分丰盛,他们的简朴生活也影响其他人.”

这几年来,罗菲为了艺术也走遍了几乎每一个大洲的很多城市,当我们问道他最喜欢的城市时他告诉我们:“大部分我生活过的城市都给我很深的印象,可能最深的,还是重庆,因为那是我长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