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的叙事艺术

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639 浏览:56342

摘 要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与辛格《洗衣妇》各自反映了他们创造的主题,但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在叙事艺术和所选故事的人物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又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关 键 词 :《一天的等待》 《洗衣妇》 叙事艺术对比

《一天的等待》与《洗衣妇》分别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 ― 1961)和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希维兹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的作品.海明威以其简洁、凝炼、朴实的文风著称于世,并由于“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辛格则被称为是“最会讲故事的人”,荣获了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充满的叙述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对辛格创作的评语).尽管两人生活年代不同,所描述的对象也有差异,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小说创作的叙事艺术上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在他们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和《洗衣妇》中,无论是从故事人物的选择、故事情节的处理还是叙事艺术上都表现出了很多相似之处.


一、叙事模式的比较

1.相似的叙事结构.从叙事学的谋篇布局看,《一天的等待》以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导,围绕孩子生病这一中心事件的因果关系来展开.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九岁的小男孩生病发烧,父亲请来医生为其看病说体温是102度,由于孩子年龄太小而无法辨知华氏温度计和摄氏温度计测量结果的差异而误以为自己即将死亡,于是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直到父亲解释完后小男孩才知道自己只是患了轻微的感冒,才从紧张的状态中慢慢地松弛下来.

同样,小说《洗衣妇》以洗衣妇年龄的增长为时间主线,以老妇人身体逐渐衰弱却依然为他人洗衣为情节主线,描述了一位在社会底层挣扎,为生计洗衣的犹太老妇人的故事.一个犹太农村妇人,年过七旬,满脸皱纹,又瘦又小却拥有同龄其他犹太妇女所不能比的精力,靠给别人洗衣服艰难度日.尽管孤苦无依、穷困潦倒,却能忍受苦难,独立、自尊、诚实,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坚守信用、不辞劳苦,以强烈的责任感“完成她最后的使命”.

两篇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都非常简单,《一天的等待》只讲述了一天的事情,但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先对孩子因病产生的心理变化、父亲的浑然不知表示同情和怜悯,继而对这个年仅九岁的小男孩面对死亡所表现出来的无畏的勇气感到敬佩,最后对孩子知道病情后的真相松了一口气.而《洗衣妇》只是老妇人生活中几个不起眼的片段,但随着作者的叙述,读者从开始对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老妇人的同情、怜悯,感受社会凄凉的同时,更是对老妇人忍受苦难,独立、骄傲、自尊、诚实、坚守信用的欣赏与敬佩.显示出海明威和辛格的高超的叙事艺术,尽管叙事语言平淡、从容、简洁,但故事情节却都是环环相扣,吸引读者.

2.悬念与零结尾的设置.悬念的设置首先表现在故事的开头.许多故事开始都会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或故事发生的背景,但这两篇短篇小说却都是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入主题,符合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上所一直遵循的“冰山原则”,也符合了辛格在小说创作中对悬念的解释:“悬念是头等重要的.没有紧张,书会从你的手里滑下来.”在《一天的等待》中,一开头就是“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而在《洗衣妇》中,“她是个小个子妇人,上了年纪,满脸皱纹”.故事的开头主人公直接出场的同时,都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他”或“她”到底是谁?做什么的?使读者迫切想知道后面的故事.

其次表现在故事的中间,在《一天的等待》中,作者一直设置悬念,使故事的误解一个接着一个,等到父亲知道后用英里和公里的差别的例子来跟小男孩解释之后,小说马上就从进入结尾,“第二天一点也不紧张了,为了一点小事,动不动就哭了”.同样,在《洗衣妇》中,作者讲道“三个星期过去了,四个星期过去了,五个星期过去了”,老妇人没有出现时,和故事中的“我”的一家“担心衣服”一样,读者也会为之担心,也急于想知道她究竟怎么了.病了,死了,还是等但是悬念之后令人意外的是“两个多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又出现了.但是在送还衣物之后,虽然“答应过几个星期再来取一包新的要洗的衣服”,而她却再也没有回来,故事却一笔刹住,戛然而止,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3.第一人称的使用.在两篇小说中,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发展.当然,两篇故事中的“我”都并非是作者本人,但用“我”来讲故事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也使小说的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一天的等待》中,作者以“我”(父亲)的角度来讲故事,使整个故事情节显得合情合理,因为孩子的小感冒在父亲看来确实没什么大不了,这也导致了故事一次次的误解,以至于在孩子以为自己面临死亡时,父亲却还是饶有兴致地出去打猎,却没有意识到可怜的孩子正承受着巨大压力.

在《洗衣妇》中,叙述者以“我”的角度看待挣扎在社会底层,为生计洗衣的犹太老洗衣妇的生活,在“揭露社会生活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常,在同情下层社会人民的悲惨命运的同时,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塑造个性鲜明的人性基督形象”,故事中的洗衣妇就是这种形象的代表.

二、所选故事人物及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没有名字而且主人公的年龄要么才“九岁”(小男孩),要么“年过七旬,将近八旬”(洗衣妇).作者的选择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

在《一天的等待》中,父亲称呼男孩为“沙茨”(Schatz)、“可怜的沙茨”或“可怜的沙茨宝贝”,乍一看,这好像是男孩的名字,而且由于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大写的,更容易使人产生这种错觉.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结果并非如此.“Schatz”是一个德语词,用来表示对人的爱称,意思是“宝贝”.至于第一个字母大写,那是因为德语中名词的第一个字母都必须大写.由此可见,“Schatz”,并不是男孩的名字,而只是父亲对孩子的爱称.小说中一直没有出现男孩的名字.同样,在《洗衣妇》中,作者始终没有提到“洗衣妇”的名字,而采用人称代词“她”或“洗衣妇”或者“老妇人”来代替.

显然,在这两篇小说中,海明威和辛格都是有意不给“小男孩”和“洗衣妇”一个名字.因为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名字往往指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没有名字的人物则可以指代任何人,他所表现的品质就带有普遍性.《一天的等待》中的小男孩没有名字,海明威是否想借此告诉读者,一个九岁的小男孩面对他认为即将到来的死亡时,尚能表现出“自制、镇静和无所畏惧”,更何况是成人呢?故事中男孩所表现出的这种“重压之下

的优雅”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下都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洗衣妇》中的老妇人没有名字,但却两次提到她“世代当庄稼汉的祖辈”,“她的双手诉说着人类的顽强,诉说着劳动的意志――不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甚至超出体力极限的情况下顽强坚持的那份劳动意志”,她是众多社会最底层、最默默无闻的民众的一员,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妇人还能依然自力更生,不想成为社会的负担,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依然能保持“独立、自尊、对劳动的热爱、诚实、善良、宽容、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更何况其他人呢?故事中“洗衣妇”所表现出的这些品质是否也具有普遍性呢?故事虽然描述的是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波兰,但哪怕是在21世纪的现在的任何一个地方,洗衣妇也是普通百姓品质的真实写照.

《一天的等待》和《洗衣妇》中,海明威和辛格这两位伟大的作家不是告诉我们某人怎样,而是直接把主人公的故事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去思考、去体会主人公所表现的思想与品格.

这两篇小说中,都没有为了渲染人物性格的华丽词藻;没有必不可少的说明和议论;更没有蹩脚的形容和华而不实的比喻.用词简练,语言幽默,表现的故事都很真实.仔细分析文章中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深层信息之后,就会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存在,那就是平凡中所体现的不平凡,这也是这两篇小说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