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06 浏览:14400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一门学问,在教师的语言技能中,语言的知识性、激励性、趣味性、启发性、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修炼,用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75-0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实例,同样的一门学科由不同老师来讲授,教学效果可以大相径庭.这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水平、教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教学语言艺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即使在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今天,语言交流仍然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恰当并切合实际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使所授知识体系有效传授,而且可以极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师的语言技能中,语言的知识性、激励性、趣味性、启发性、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1.教学语言应饱含丰富的知识性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来到课堂自觉不自觉地都抱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

一堂语文课不是老师的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而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围绕内容与学生进行对话,使学生能真正收获知识.在实施教学时,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应言之有物,所说的每句话都可以说是"增之一字则多,减之一字则少". 不会因为所至就抒发不必要的情感,不会因为悲情就阐发不必要的见解.而是既能准确传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知识,又能巧妙引用教材之外的大量的相关知识,面对信息量不断增大的学生,甚至能在适当时机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渗透,教师通过语言载体将自己的博学多才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进而激发对知识的渴望.语文教材涉及面广泛,在教学内外,教师要努力通过勤奋学习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储备丰富的、深厚的学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经过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大家学得兴趣盎然,能在课后继续找教师探讨相关的知识问题,这是教师的知识魅力所使然.

2.教学语言的激励性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极度疲劳往往是由于经常失望和失败造成的".如果能让学生看到成功和希望,他们便会爆发出蕴藏在内心的巨大的学习潜力.正如教育学家所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事业,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和谐的情感载体才可以输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其情绪的影响很大.学生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愉快温暖的表情,激励性的话语,能让学生感觉到被肯定、被尊重、被关心.这样的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积极,成功时的一句赞扬,能使学生迸发出继续探求的;困难时的一句鼓励,可使学生产生自强不息的信心.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如果教师表现出烦躁、鄙视,只能让学生紧张、思维停滞、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如果学生与教师对立面不断扩大,学生往往会因为不喜欢教师进而发展到讨厌这门学科.遇到学生回答问题困难时,我一般都是微笑着引导他,启发他的思路,"启"而不"发"时,我就换个方式降低难度鼓励他继续思考,或者鼓励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还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上课时出现七嘴八舌地抢答问题是很常见的场面.七嘴八舌相对举手发言富有但缺乏有序和效率.我首先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肯定和赞许,又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认识有序易于提高效率的道理,希望他们克服自身弱点,逐渐养成守纪的行为,这样他们优良的心理特征得到保护,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

3.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

大教育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在教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富有趣味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情绪不稳定.教材内容有时又注重科学性、严密性,用语严谨,缺乏生动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取其精髓,然后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以阐释.

同样的一节课富有趣味的语言能使学生眉飞色舞、兴致盎然,课后甚至终生都能有所回味.呆板的语言只能使学生无聊、困乏,感觉学习没趣或是困难,甚至知难而退.中学生喜欢音乐,喜欢有韵律的句子,喜欢幽默风趣的故事、笑话,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顺口溜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根据需要,自如驾驭,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4.教学语言要富有生机的启发性

教育应充满思想,思想应充满智慧.如何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启发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启发式"就是教师对学生启示开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努力探索发现新的知识.教育学家也曾指出:"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教师的课准备得很充分,讲得非常精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但很有可能听过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东西印象不深刻,容易被忘记.教师讲得越具体,实际上越是教师的认识结果取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课堂教学中应关注使用启发式的教学过程和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启发性教学的方法很多,提问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启发学生多想,深思熟虑、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5.教学语言要具有准确精炼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炼和逻辑性、系统性上.要求教师用词恰当,简洁明快,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不要说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更不能出现无意义的口头语.在选词造句上要准确贴切,不含糊、不糊涂,尤其对原理、概念、规则等应准确无误讲清楚.如有的历史教师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一语中的"马克思主义"说成"马列主义"或"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不够规范确切了,因为当时还没有"列宁主义"这个名词.同时教学语言要抓重点,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言不烦,少而精"、 "声声入耳",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学问.语文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语言的修炼,用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