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红豆词》演唱的艺术处理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72 浏览:18878

一、《红豆词》的创作背景与结构分析

《红豆词》的歌词选自文学巨著《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的词,由作曲家刘雪庵作曲改编成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也是一首爱情颂歌.《红豆词》的旋律是刘雪庵在校学习期间所创作的,所以,该歌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当时,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处于内战阶段;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正酝酿着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九·一八”事变,直接促使刘雪庵的歌曲创作风格的转变,此前,他一直创作带有浓郁抒情风格的作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浪潮,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内容不再歌风吟月,取而代之的是铁与血的呐喊.《红豆词》一曲可以说是刘雪庵的创作风格转变的分水岭.此曲既继承了他早期创作悠扬、浪漫的风格,曲中蕴含着哀怨和呐喊;同时,又巧妙地借助《红豆词》中的唱词,把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与当时社会现状相结合——以爱情为主题去揭示当时悲惨的社会现状,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也表现出刘雪庵先生借情抒情,面对国难时的哀愁之情与呐喊,使人们产生共鸣.

在对该歌曲的演唱进行艺术处理之前,我们首先要结合歌词,细致地分析此歌曲的创作结构.《红豆词》的结构为单三部曲式(a﹢b﹢c乐段),以降e小调贯穿始终.全曲的节奏型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础,此节奏型自始至终贯穿在整首歌曲的发展中,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性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目的是以首尾呼应的形式来增强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性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二、对《红豆词》演唱角色的理解

表演是演唱和其他表现性艺术共有的特性,表现性特性要求歌唱者要深入地洞悉所表演角色的性格、气质特征及细腻准确地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声乐表演和其他表演门类的不同,是它个性地、抽象地表现,而不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再现和描述,因此更善于抒发人物内心情感.

《红豆曲》是《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在酒宴上演唱的“曲儿”,所以,正确理解和表现好《红豆词》这首歌中的角色,演唱者对贾宝玉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是首要条件.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贾宝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他的性格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检测、善恶、美丑的划分.在《红楼梦》这本巨著中,宝玉和黛玉无缘无故、无休止地发愁,他们生于忧愁、死于忧愁等这种情调与《红豆曲》的主题完全吻合.因此,在表现该作品时,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愁”字.在声乐表演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男生演唱女生的曲子和女生演唱男生的曲子,性别角色错位的现象.如《红豆词》是贾宝玉所唱,女高音可以尝试吗?答案是肯定的,艺术歌曲不同于戏剧、歌剧那样要求表演者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艺术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和表演者对歌曲的主观看法.艺术歌曲必须经过音乐艺术家的二度创作和形象的释义,才能变成听众心目中具体的东西.在演唱中,由于不同演唱者的思想、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及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首歌曲中角色的理解和表现大相径庭.从而使听众对同一首歌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属正常现象,也是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法国诗人、哲学家保罗·瓦勒里曾说过:“一首音乐作品,只是一篇创作,是向一位有能力的表演者所蕴藏的才华开出的一张支票.”

三、《红豆词》演唱中的处理与表现

以下笔者将以演唱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切身感受为例,谈谈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情感处理.

笔者认为,歌唱者在演唱前,务必要从整体到局部地分析该作品,要厘清所表现的声乐作品的风格流派,要了解该作品的词曲作者,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歌词、旋律等.更为重要的是,发挥自己释义和表演作品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音乐的最为重要的两个特点是“声”和“情”.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情感表现的基础.

首句以“滴不尽的相思血泪”,表明贾、林之间生死不渝的恋情,“泪”字又在《红楼梦》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所以暗示他们的恋情是带有悲剧成分的.从歌曲的前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有一个渐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的过程.刚开始音乐的情感应该是低沉含蓄的,这句的音不算高,但要求演唱者要有饱满的气息,声音不要僵硬,要控制好头腔的位置,不能一味地将声音压得低沉,位置不能随音高的降低而降低,相反,位置控制得要和唱高音时一样.另外,在咬字上也要注意归韵的问题,“滴”“抛”两个字在重音上,一个归韵到i母音上,一个归韵到o母音上.以下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作者别有用心地使它们押韵,都压o韵且都是两拍.在尾音的处理上要把每个o都放在腔体里,适当地在音要结束的时候加点下滑的感觉,更能体现出凄婉的情感.“尽”“抛”“红”字都是一字唱双音,音平稳地从位置上滑过去,这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甩腔,使得该创作更具古典气息.

第二句“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既表明贾宝玉、林黛玉一见到春柳春花等自然景物便愁从中来,又表明他们的愁绪就像“开不完的春柳春花”一般.面对春柳、春花、春园、春山,他产生“人将死亡,物将易主”的深沉感慨.最终,他无法解释“这段悲伤”.无疑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春柳春花满画楼.声音上应当延续上一句的含蓄低沉,开字紧接着上句的“豆”,应立即转变腔体,口腔的腔体打开,把声音放在位置上一气呵成.遇到一字双音的都如同第一句的处理.最后一个“楼”字,与第一句的“豆”一样归韵到o上.

第三句“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说的是贾宝玉、林黛玉晚间发愁.这一句恰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的缩写.这一回说:纱窗下、风雨时、黄昏后,林黛玉之所以“睡不稳”.“睡不稳”的切分节奏紧接后面半拍休止,增添了睡不稳的无奈、哀怨的情绪.“黄昏后”几个字形成了该曲的一个小,强烈地把情绪推出去,钢琴伴奏在此也标明要渐强的力度,“后”字不能像前两句一样加入下滑音,要坚定,声音应当往上走.(转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