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常派唱腔的艺术魅力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17 浏览:143521

内容摘 要 :戏曲,是在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源于悠久的民间歌舞表演和说唱音乐,由于流行地域的不同,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常香玉广泛汲取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以及秦腔等说唱艺术的精华,学习沙河调、豫东调、祥符调等豫剧流派的优点,形成了吐字咬字清晰、唱腔优美等独特的演唱风格,在全国戏曲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 键 词 :河南豫剧 常派唱腔 行腔规律 演唱特点 审美特征

常香玉是豫剧常派唱腔的开创人物,她立足豫剧,不断从其它剧种中汲取精华,如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以及秦腔等说唱艺术,又学习了河南本地的沙河调、豫东调、祥符调等剧种.在唱腔改革中,她大胆地将豫东调、祥符调和河南曲剧的板式运用到唱腔之中,大大丰富了豫剧唱腔的音乐语汇,增强了豫剧旋律的表现力.在不断学习、实践过程中,常香玉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又独树一帜,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常派唱腔.常派唱腔在处理字与腔、声和情的相互关系中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境界,在唱词处理以及上下句的归韵上都让听众清楚曲意,在表达人物的情感上,准确地表现出不同人物错综复杂的心理.这几方面的技巧各有不同的要求,又相互关联,奠定了常派唱腔的演唱基础.

(一)吐字咬字功力深

为了使演唱字音清晰,送得远,传得真,常香玉往往采用“喷口”、“牙钳”的方法,以强调“字”在唱腔中的位置,说明辅音的清晰是她演唱的主要特点.另外在调动分节(吐子、咬字、行音)艺术的各个环节的同时形成了把一个字分成出声、行音和收音归韵的演唱方法,为了剧情变化的需要,又产生了快吐和慢吐等多种演唱技法.

快吐,有声母和单韵母的字,如啊、那、大、地、河等字,要求声母五音分明,爆破有力,韵母四声准确,吐字时一下子迸出全音,不管旋律起伏多大,都要发出一种干脆利落的声音.下面以《拷红》选段来说明:(谱例1《拷红》选段)

从上例可以看出常香玉在《拷红》中不仅在唱腔上采用了河北梆子的音调,形成一种特别的送板声腔,而且在吐字咬字上四声准确,发音强弱分明,使唱腔起声归位显得干净利落,表现出少女直率、风趣、敢作敢为的鲜明性格.

慢吐,指对那些包含有介母、韵母的字,按出声、归韵的次序唱出来,并按字头、字腹、字尾,清楚地贯穿一字行腔.常香玉十分讲究在慢吐字时收音归韵的方法,达到声韵母过渡浑然一体,于是收音归韵才贴切自然.如《花木兰》中“这些日老爹爹疾病好转等”吐字稳重、语速平和,介韵母清晰而响亮,演唱时显得声沉语缓,充分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演唱的前提在字真、义切,在于传达曲情,须要唱出各类曲名理趣.能把每一首曲调的情趣、特色唱出来,这正是常香玉更上一乘的功夫.

常香玉根据严格的吐字咬字规律和剧情发展的不同要求,随之灵活多变,才使她在演唱中吐字清晰、自然,行腔圆润流畅,使人听起来舒坦,毫无半点勉强生硬之感.在她的唱腔中,节奏的抑、扬、顿、挫,气、声、字、情间的关系协调,每个字出音有旋律、情感,她还能准确地理解、把握唱词内容,对不同的人物心态、情景,创造性地把作品的内在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体现出她表演的魅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行腔规律韵味足

腔圆,指演员在此基础上的演唱技巧,演唱时除了行腔的自然流畅,饱满圆润外,更重要的是戏曲唱法的味、字与腔的优美结合,这也是常派唱腔特有的表演风格.常派唱腔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演员在舞台上的独唱,借助唱腔使人物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得以充分地表现,而唱腔中板式的变化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声腔具有不同的调式、色彩和韵律,但同一种声腔或基本腔调配以不同的板式,其旋律骨干音虽无多大的变化,但其速度、节拍、节奏等方面却起了变化,随之情绪也会因其而改变.因此,各种板式巧妙的选用与组合是常派唱腔中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常派唱腔美在“韵味”的特点.

传统豫剧唱腔板式基本分慢、中、快、散四大类,而每一类中又按速度细分若干种.由于豫剧的板腔程式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在剧中一般来说表现人物激动时用“飞板”,紧张时用“紧二八板”,表现极度悲伤的叙述时用“滚白”,表现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时用“慢板”,表现一般叙述用“二八板”等.现以实例《谁说女子不如男》来说明二八板的演唱特点:(谱例2《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段刚健清新、舒展奔放的唱腔体现了“常派”的风格.此唱段是武生行当的唱腔,曲调简朴,语言朴实生动.演唱时运腔浑厚、奔放、高昂、明亮,气息饱满,混合共鸣运用和声音明暗、刚柔的变化,十分明显.在对人物的性格表现上,常香玉通过花木兰身份、环境、情感的微妙变化,表现出花木兰女扮男装时内心的喜悦、少女的质朴与善良和具有巾帼英雄的壮志情怀.在这段二八板的腔板中,她采用的是“垛句腔”唱法,即“存腔”处理,并用“五字韵”与“七字韵”相互交织的排比腔,以严谨而有规律的排列,相当连贯地衔接在二八板的腔体结构中.比如“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绵”等句均都用“五字韵”的“垛句腔”,这使得唱腔更生活化,听起来自然、亲切.在演唱时,常香玉对河南地方语言风格的把握也恰到好处,很具有乡土风情味.

(三)情感丰富,表演传神

情感是所有艺术领域表现的主题,绝不是单纯的喜怒哀乐,是体现“人的感受、愿望和情思最终诉诸于人的歌唱,这本身便是人的心灵的呼唤,是人的心灵表白的需要,也是心灵间的安慰、同情和共鸣的需要”.最好的演唱应该是“必一唱而行神毕出”,这样的演唱“方是曲之尽境”.演唱的最高审美要求重在唱出曲情,即作品的内涵和人物的情感表现.

常香玉充分了解剧中人物在每个故事情节下的思想,并倾注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同情和宽容,根据每个人物不同的社会背景、经历和遭遇,采用不同的感情表现形式和方法,巧妙地表现出不同人物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如常香玉在《白蛇传》中,白娘子被金光罩住时的一段唱(对许仙):白:我给你四季衣服都做好,还有那替换衣裳在东厢,叫官人,从今后你休把为妻来想等我好似等好似乱箭刺胸膛!于是在听众感到“乱箭刺胸膛”内,不仅有离别痛苦的箭,还有“爱”和“悔”的箭,三者融为一体.常香玉在演唱时具有高度的控制感情的能力,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之中,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听众的情感,又能够认真地倾听自己的演唱,做到收放自如.在这段唱腔中,常香玉以委婉的运腔,深深的情爱,把人的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主观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产生悲喜交集、苦乐相错的悲剧结局,充分揭示了剧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给人以“凄美”的美感享受.

常香玉为豫剧艺术倾注了她一生的心血,她推陈出新,凝聚各个精华,很大地发展了豫剧艺术.常香玉的表演,独特的唱腔艺术,丰富了豫剧艺术宝库,是豫剧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