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上海增高一米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67 浏览:44004

他们拥有银色的不锈钢铁身躯,身高达到6米.他们互相对望,其中一位啃着竹子,实在是民以食为天,看起来人畜无害,另一位则做着格斗的预备姿势,看起来好勇斗狠,却一副可爱的表情.他们和“世博护照”一同被网友选入“世八大奇观”,一位叫“和和”,一位叫“谐谐”.他们是两只熊猫.

他们出自艺术家张洹之手.作为贯穿世博轴的“世界的艺术”项目全球挑选的20件作品之一,“和谐熊猫’,将是世永久保留的其中九件作品之一.“它表达的是今天中国人面对世界的一种精神状态,这不仅仅是原有的憨态的形象,更应有一种不卑不亢面对现实的姿态.它也表达了存异求同的概念,是另外一种和谐观念.”张洹说. “世界的艺术”项目提供的是观察世界与城市的不同视角:诸如梁美萍的《镜船》,表达上海这座港口城市的无静陛;诸如隋建国的《十二生肖柱》,将中国十二生肖的头像堆叠成了精神的图腾柱;诸如威姆德沃伊的《平板拖车》,用拖车和水泥浆搅拌机象征着工业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在这个项目之外,从法国馆珍藏的梵高、塞尚、马奈、高更的名作,到琉璃作品“千一自在”,到结合科技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到历届世之最的“街头剧场”,到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在世中潜藏着一个无法定义的艺术王国,当中古典、传统、先锋、科技交织,当市民匆匆走过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临时艺术王国对上海的深远影响.“上海对我来讲是一个新的城市”   “这是上海给我的最初的感动.很快我就在这里找到新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材料,无论是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寺院的香灰,还是市郊周边的老建筑的门窗、砖头、瓦片,上海都以其特有的传统与现代感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将工作室扎根于上海,我想我找到了回到母语创作语境中最佳的生存状态.”

这段话来自羽西在2009年的一段博客,里面的“我”是张洹.羽西在博客中用《令人惊喜的午后》来记录她到张洹工作室的经历,并为预告张洹将在上海开办自己回国后的第一个个展――最初的名称是《祖国》,也就是后来的《创世纪》.

“选择上海,是因为我没有住过上海.上海对我来讲是一个新的城市,上海像一个女孩,我像一个小伙.”张洹说.上世纪90年代,张洹以《12平方米》、《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成名,1998年收到高名潞在纽约策划的《蜕变与突破:新中国艺术展》的邀请,破釜沉舟去了纽约,在美国取得了真正的成功――他成为了最早和佩斯画廊合作的中国艺术家,欧洲白立方画廊写作技巧的唯一中国艺术家,他创作的大型装置、雕塑等作品的高达数百万美元.8年后,他回到了中国,并选择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工作宣.在羽西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张洹已将上海液压容器厂厂区,变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艺术家工作室,一个占地50亩的艺术工厂用几百人的团队去完成“大型绘画、雕塑、装置作品和公共艺术项目”. “当年我从家乡到北京,那是第一个梦想;后来我要去圆我另外一个梦想,就去了纽约;再让我选择,我就选择上海.为什么在北京8年,前几年就抱着看看、学习的心态,但了解深入之后,就开始厌倦,神秘感开始消失了.我需要回到另外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在上海又找到了这种感觉.”张洹说.

“以前这就是我的工作室.”张洹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回到上海以后,得益于国家总体的发展,我决定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张洹在上海找到了新的灵感,上海寺院里的香灰,老建筑的砖瓦、上海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成为他创作的新源泉,融入了他的作品.他甚至用上上海及周边寺庙的香灰,作为新颜料来绘画.

在《我们该怎么做身体艺术》中,王瑞芸曾描述过张洹在美国的作品《我的美国》:“自愿的表演者,青壮老衰各色人等,全裸,用藏民朝拜的姿势进入室内,然后围着一个无形的中心绕着圈儿盲目地跑,最后站到沿墙排开的铁架子上――活象仓库堆放的货物.这真是对这块新大陆上人的处境的直接表达,没法不引起参与者和观众对自己的生存思考.”后来,张洹还做过《我的澳大利亚》、《我的日本》等作品,直到2005年,在做完《我的波士顿》后,张洹的行为艺术被认为是“戛然而止”――现在,我们问,如果他要做一个《我的上海》会是怎样的场景

张洹的答案是:“上海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有这么多的高楼.我想让漂亮的女孩躺在东方明珠塔上,为上海增高一米,这可能就是《我的上海》.”

“上海现在更像一块大海绵”

事实上,世之后,为上海“增高一米”的是这个城市的艺术水平,而不是.

“在美国两大艺术中心,一个是纽约,一个是洛杉矶,北京应该说是更像华盛顿,是一个政治的东西,我觉得未来上海跟会更像纽约,更开放.在上海之前,想到上海就想到百年的沧桑、它的历史.现在,上海更像一个大的海绵,把最优秀的东西、最好的东西一下就吸过来了,而北京相对比较保持一个皇家的感觉,它不太容易吸收.”谈及世对上海艺术的影响,张洹如是说.


世一直是艺术发展的推力――1851年伦敦世分类体系确立四大板块,即是原材料、机器、制造和艺术,1862年伦敦世标题就是“伦敦国际工业与艺术博览会”――在1862年,摄影开始成为一门艺术:1867年,人们发现了莫罗;1878年,人们记住了年轻的玻璃艺术巨匠埃米尔加莱;1889年,人们记住了罗丹的《吻》:1933年,人们记住了惠斯勒,1937年,人们记住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据说库尔贝的作品遭受1855年巴黎世的拒绝时,他表示不能接受,只好在艺术宫的对面架起帐篷,自己筹划展览,并且对外售票和出版图录.

更多人已经发现世对艺术的推力.中国美院借力世革新艺术人才的“培养链”,自2007年4月起,先后参与世博各阶段工作的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共有16个团队、400多人,形成一种独特的“学院世博”文化现象.

“我想上海逐步会成为全球的一个经济、文化、艺术中心.”张洹说.莫干山艺术仓库群、蓬皮杜艺术中心、红坊、艺等艺术地标,此前已为上海打好基础.艺术投资者王一涵曾有言论,认为北京无疑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中心,上海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化的姿态在亚洲艺术市场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世与上海发展新机遇”学术研讨会上,一个全新的观点是:上海的创意产业走过了一条从艺术家自发聚集到政府引导的发展之路,创意产业集聚区数量蔚为可观.自2004年起,上海文化产业的总产出逐年递增,到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

“上海其实很适合艺术家,只是艺术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块.那么丰富的一个城市,能够给艺术家带来很多的想法,我觉得是这里有非常适合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最近我们跟北京的艺术家在聊,都有这样的想法,把上海做‘第二个地方’.”这是张洹对上海的摩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