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03 浏览:19739

[摘 要]艺术课程标准作为艺术教育的指南针,对实际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如何从教育实际进行优化,提高实际指导效益则是艺术课程标准建设的关键.

[关 键 词 ]艺术课程标准;艺术教育;理论依据;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标准》)于2011年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本次修订是对实验版的一次改进,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审视和深入探讨.

一、《标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应然需求

艺术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里一直处于弱势,俗称“小三门”,往往仅凭一些零星的实践来强化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感性认识.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艺术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建设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受到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类艺术形式走进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经过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各艺术门类的研究积累丰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丰硕,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京剧走进课堂”、“微视频教学”、“心理剧”、“课本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被我们所熟悉,艺术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里有了重要的板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制度上得以充分的保证,对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对传统的艺术得以弘扬与继承是一次突破,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正在成为国家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课程与民族传统文化执守和现代艺术的拓展,与国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塑造,与全球化步步逼近的背景下的种种文化研究和创造的课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备受社会的关注.艺术院校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充实了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了艺术课程的推广,这为我国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奠定了人力基础.

艺术课程的性质推动了标准的建设.《标准》明确了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主要是由艺术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的,艺术课程不仅有丰富的综合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艺术品味.同时,艺术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艺术创新,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日显,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一方面,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率相当低,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应试水平,艺术课程只是形式化,即安排音乐、美术课到课表上,而实际的课程改成了文化补习课,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学院学生素质的缺失,一种迥然不同于一般大学知识传授方式的教育模式,随着大众文化和传媒时代的潮流风尚,艺术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另类教育”的旗帜,越来越吸引着一大批崇尚个性发展的青年,艺术院校在文化课成绩上降格以求的现象,使得艺术学院那些在中学教育中遭遇某种“困境”而又具备了某种潜质的学生们那里,被引为他们的“精神家园”.这种教育状况与现代化的教育不相适应.在新的教育改革机遇下,制定艺术教育标准的呼声与日俱增,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

众多理论阐述为《标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里确立艺术课程的重要地位,有其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研究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文艺论述是丰富的思想资源,同时,对国际上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分析、批判和借鉴,也有助于我们弄清各种国际文艺思潮的情况,吸收新的学术营养.其次是艺术原理研究理论.各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艺术学原理或艺术概论,是基础研究的根本性课题,是哲学层面解答艺术根本性问题的基础工作.艺术原理的发展是持续的,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刚刚起步的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最新的权威性、综合性、指导性的艺术原理教材,这也是新世纪对艺术基础研究提出的要求.最后是心理学原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指出:“人们很可能把艺术思维误解为科学思维的同一语,各门艺术的语言不能用非艺术的形式来解释,没有人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交响乐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标准》的结构分析

《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板块.前言是后三部分的一个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确立的教育理念,以及艺术课程实施的基本设想.

前言部分不是简单的文本介绍,而是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个维度进行了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将“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作为艺术课程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对课程进行有机的分类,使得课程落实到具体的科目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艺术素质.对艺术的人文因素、艺术能力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划,克服实验版标准的刻板性建构,将生活、文化、情感、科技四个人文目标进行了科学梳理和联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目标体系,大大提高了艺术教育整体教育功能的开发;在艺术能力设计中,克服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五门学科连环相套,构成了综合艺术的总体,打通了学科之间的鸿沟,提升学科之间的链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对不同年龄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教育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分成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能据不同学龄儿童的具体教育标准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帮助广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标部分构建了一个纵横相连的立体目标体系,横向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四个维度,纵向基于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能力进行立体的建构,使课程标准更为细致、合理.横向尽量规避了内容的交叉,纵向上由浅入深、由难到易,层次清晰,符合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可以达成的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趋于一致.

在内容部分,尊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在文本的最后提供相应的活动建议.其文本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第一,课程内容遵循了学生学段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1-2年级阶段,创造有利的艺术教育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注意发现身边的艺术,能分辨出其中的社会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象,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感受艺术创造所带来的自信心,尝试用艺术的方式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初步识别简单艺术作品和艺术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呈现方式并做出反应.3-6年级阶段,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丰富生活经历,体验生活乐趣,学会在生活中探寻艺术、发现艺术,加强艺术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并能逐步学会艺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体验生活的乐趣,并根据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实践,确保初步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分辨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能进行个性化的比较分析,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我梳理;提升艺术的欣赏品位,了解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一步了解我国多民族艺术特色,学会识别和欣赏其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机地创新学习,尝试艺术手段和科学手段的简单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科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7-9年级阶段,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与转换过程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不同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加深对生活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强化对自我与他人思想和情感的深入体验,能实事求是地掌握艺术的真谛,并采用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表现,提高审美情趣,在实际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开始学会比较、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基本风格,探索其历史文化渊源,能利用现代技术改进艺术表达方式,丰富艺术的内涵.

第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几个纬度对几个学龄段进行阐述,使得艺术教育的标准能直观地表述每一个年龄段每一层面应达到的教育水准,同时,其中的“活动建议”意在使教师更准确和更迅速地领会标准,启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其能因地制宜、个性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地相得益彰,确保了《标准》的可行性.

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评价、文本、资源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文本突出了评价部分,通过评价,可以验证艺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可行性.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并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社区进行积极的教育合作,提高艺术教育的实际效益,提高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标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标准》理念新颖,内容也丰富,非本文所能详尽.这里,笔者对艺术教育课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予以澄清.

第一,过分强调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对于“艺术”概念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中明文指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而《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这里忽略了文学艺术,这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是极度不利的.综合学生的艺术教育实际,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书法等都离不开文学素养.一旦缺少了文学素养,其他的艺术形式则成了无源之水,缺少了应有的内核,往往导致学生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肤浅,不能解读作品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学习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艺术教育导向会产生错误的指向.同时,《标准》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而课本剧是一种最佳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音乐、美术的揉合,更是一个多元的集合体,有表演、文学、服装、造型等必须的艺术素质,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艺术教育表现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需要.通过种种简单、可行而不乏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重视学生兴趣情感的培养,忽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少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看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关切.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玩了、乐了,却发现没留下什么.艺术知识技能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以合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规律为前提的.因此,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应与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构建完整艺术能力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艺术教育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的关联,注重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科学编制,关注学生的重参度和表演质量,强化学生对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解和展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探究意识,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展开,将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快乐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提升艺术能力.

第三,课程综合化程度要求不高.加德纳认为,如果不是从总体上去对艺术问题加以理解和把握,而是将问题单独地提出来对待,是很难恰当解决问题的,即便是表面上解决问题也是无意义的.《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门类综合,以及综合后的课程形态是什么模式没有作出任何说明,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音乐和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交叉传授(甚至师范院校艺术系的教育也只是从音乐、美术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名称上成为艺术课,实质上还是原来的音乐和美术课,这对艺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利的.同时,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结合程度、艺术课程内的艺术理论课、艺术史与艺术实践课的融合程度不高,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艺术素养的发展很不利.

第四,在评价环节中忽视了对教师艺术专业素质的评价.在艺术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爱心、教学态度等,对教师艺术专业素养未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是一名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根基,不是人们观念上所认为的“音乐+美术等于艺术”的初级认识.对于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的评价必须从教师的具体的艺术技能出发,涵盖其综合水平和实际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淡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会导致对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师资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而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中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不利的.


第五,艺术能力建构的随意化倾向.本次课标在修订过程中,对艺术能力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建构,即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还指出这三大能力是艺术课程必经的三大步骤.从能力的维度来剖析,概念表达有从属矛盾,如其中的体验与表现:体验是学生从事任何艺术课程学习的必然方式,表现只是一种体验方式而已.另外,把这三个维度作为三大步骤就必然要有一定的顺序,而就目前这三者的顺序进行排列,显然是违背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反思是一种学习的方法,目的是展望未来,最终实现一种创造.因此,从步骤的视角来解读,也是不科学的.

第六,忽视艺术教育实用性.《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对艺术教育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但对于艺术的实用性未能作为要求提出,只是关注艺术教育的鉴赏性,没有关注艺术要为生活怎么写作,致使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只是书本上和教师介绍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表现,实际动手机会不多,如自己制作工艺品,练习作曲绘画,在亲身动手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机会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标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虽然有着多层面的探究和实践,但缺乏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正,增强其自身的生命力,为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怎么写作.

(责任编辑 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