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术馆艺术仍然还在,艺术未离开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09 浏览:17725

每座城市都应该有一座美术馆.

正如卢浮宫之于巴黎,大都会美术馆之于纽约.重庆美术馆,脱胎自民国时期重庆夫子池美术馆,经历了风云变幻,从夫子池到黄桷坪川美老校区一隅再到解放碑中心,完成了艺术的涅槃.如今,它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人眼前,不仅仅是重庆城市变迁的见证,也交织着重庆艺术传承的枝叶脉络.

从夫子池开始

从临江门走到解放碑,抬头就能看到重庆世界贸易中心高耸的身影.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栋高楼还未兴建的时候,它脚下的土地叫做夫子池,而夫子池在老重庆人的记忆中,代表的是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文庙、大众游艺园、越剧团、美术馆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夫子池美术馆.美术馆建于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吸引了大量文化、美术界人士前往,夫子池渐渐成为重庆文化活动的中心.20世纪80年代初,夫子池美术馆更名为重庆美术馆,由美术家朱宣咸担任馆长.

作为重庆历史上最早的、最具代表性的美术馆,夫子池美术馆创造了重庆美术史上一个最为辉煌与活跃的时期,以巨大的影响力,全面推动了整个重庆文化美术的发展,成为了重庆文化美术的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当时在这里艺术活动频繁,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类展览都在此举办,带动了大量美术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以至于在重庆民间生活中家喻户晓,“走夫子池看展览”成了普通市民都津津乐道的生活休闲方式.到了上世纪80年代,夫子池依旧人头攒动,尤其是美术展厅,堪称大师画作云集———老人们回忆,在这里只需写张三五毛钱的门票,就可以目睹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等一流大师的真迹.

遗憾的是,艺术最终给世俗的繁华让了路.80年代末,垂垂老矣的夫子池美术馆已经与周边渐渐兴起的高楼格格不入.由重庆美术家协会与重庆社会大学主办的《重庆社会大学87届毕业生创作展》成为了夫子池美术馆后最后一场比较正式的展出,随着世贸中心的建立,夫子池美术馆最终划下了一个略带遗憾的句号.

从黄桷坪到解放碑

不过重庆的艺术传承并没有因为一座美术馆的结束而断绝,当夫子池美术馆沉寂的同时,艺术依旧在这座城市中延续.而艺术界也在积极奔走,他们呼吁着,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美术馆,美术馆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精品,还肩负着学术研究、普及审美、促进艺术交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重庆美术馆再获新生,这次重生的地方在黄桷坪川美校区.2002年10月29日新建的重庆美术馆正式挂牌.这座美术馆位于川美一隅,毗邻长江,青山环绕.馆内有着藏品千余件,其中不乏黄公望、石涛、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作品,使川美蜚声中外的经典大型群雕《收租院》也陈列其中.

新的重庆美术馆与川美老校区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在里面看展览,与在交通茶馆写生、在胡记蹄花吃宵夜、在涂鸦街撞见“黄漂”一样,成了黄桷坪一景.但对于生活在川美和黄桷坪之外的人们来说,这里似乎又带着艺术的朦胧和隔阂,有点触不可及的样子.比起夫子池当年的热闹,显得冷清了许多,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2007年12月30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重庆市政府决定重建重庆美术馆.经过6年时间,2013年10月29日,在人们的视线里缺席了30年的重庆美术馆终于涅槃.如今的重庆美术馆与曾经的夫子池美术馆只有一街之隔,历史的变迁让过去的夫子池宿命般消失,然后又借着象征未来的地标建筑国泰艺术中心重生.这消失与生长,过去与未来的触碰,似乎在告诉我们艺术从未远离过这座城市.

城市记忆与艺术脉络

重庆美术馆的首秀,是第三届青年美术双年展.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是“城市幻想”,灵感来自新重庆美术馆本身.当社会和城市不断的发展变革,当崭新的美术馆以象征城市变迁的姿态伫立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青年艺术家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如何重新定义艺术的创作思维,又是如何让当代艺术创作得以渗入城市文化,与普通人之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还有能不能通过本次展览,让所有作品,以及重庆美术馆本身,成为重庆居民文化愿望的孵化器,成为共同的“城市记忆”,这一切都是本届青年美术双年展思考的方向.

而作为普通人的一员,我也只能带着说不上专业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这些艺术作品.它们形式丰富多样,除了画作之外,也有着雕塑和装置作品,甚至还能看到多媒体动画和影像.有些看着简单易懂,比如油墨勾勒出院子和人,或是半夜公路上行过车辆的尾灯;也有一根柱子,上面捆绑着24个闹钟,笔直的立着这种晦涩难懂的;有单调的,屏幕上反复播放着一座稻草屋从无到有的建立;有复杂的,明亮颜色构成的动画,夸张的形象夹杂着各种隐喻等

但这些作品都包含着青年艺术家们的思考,作品旁用文字简单的叙述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看似简单的日常画面,其实是对细节与生活的探讨;闹钟是对时间与空间的展示,24个闹钟代表的是24个时区构成的虚拟空间,一如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电子媒介作品背后,是语言、文字、图像赋予人类创造的冲动以及如何平衡电子媒介带来的正面、负面、积极、消极的思考.

不过比起这些略带哲学意义的解构和艺术品本身,“城市记忆”和艺术传承的印记,似乎在观众身上更为直观的展示了出来.有小女孩站在一幅长翅膀的人像前问起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父亲淡淡回答这就是艺术,小女孩恍然大悟,说原来这就是艺术啊;一位老奶奶拿着单反,聚精会神的拍着一幅油画,然后转过身问老伴还记不记得当年在夫子池美术馆看过的展览;也有年轻人,在画作旁边自信满满的告诉朋友,他的作品也不比这些差等


我一点都不怀疑,当年夫子池旁重庆的文化艺术传承已经在这栋建筑中活了过来,并将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