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与真实表现的完美统一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04 浏览:81610

摘 要 :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革命老区进行调研的真实故事.电影以通过周恩来在伯延四天的调研为线索,朴实地展现了影片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将总理和村民之间的真情实感和总理对党和国家的诚挚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该片运用电影艺术的手法,完整地表现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开辟了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新思路.

关 键 词 :主旋律 历史题材 真实性 艺术创作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过一位跟随周恩来前往调研的摄影师的视角来讲述周总理在伯延四个昼夜的故事.这一展现历史记忆的手法非常独特,同时也使影片具备了很强的历史感.影片以领袖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为精神切入点,紧紧抓住周恩来通过调查研究后决定停办公社大食堂,以解决群众挨饿问题为中心,没有令人目眩的特技,没有绚丽的场景,但整部电影却在不着痕迹的细节处理中,将总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形象表现得感人至深,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达到了水融的境界.

独具匠心艺术运用还原历史真实

在如今电影制作技术不断提升,带给观众视听上的冲击的同时,现代电影观众对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历史题材的影片更是如此.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源于李栓庆所著的《周恩来总理视察伯延纪实》,在其中明确记录了周总理在伯延4天的行程事件.4天中,总理先后召开7次座谈会,其中有记录可查的4次.导演陈力介绍,影片中80%的细节都是真实的,为了再现这些真实,片中多数群众演员都是伯延当地群众.同时,在道具的选择上也多使用当年用过原物,如片中的椅子就是周总理当年坐过的.

“平波秋水,狂澜深藏”.影片不仅是简简单单地还原历史,而是按照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大胆进行艺术加工和取舍,增加了合理的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把历史和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片中,无论是对环境、氛围的营造渲染,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都是从艺术审美的高度出发,经过精心构思和打磨的结果.这样的叙事手法,不仅增加了影片的纪实性、历史感,还对影片的叙事节奏起到巧妙的调整作用,将宏大的叙事方式和博大情怀,都悄无声息地化解为貌似细碎、实则连贯的摄影镜头语言.摄影师的目光犹如一根线,串起了一颗颗珍珠,而其中运用了画外音叙述,摄影镜头的拍摄画面定格,黑白胶片与彩色画面交换,更是让这串珍珠发出别样的光彩,真实地再现了无比沉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下的百姓生活.


巧妙安排矛盾冲突凸显情节真实

20年代后期,著名前苏联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等人提出了“理性电影”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影片使抽象思维具有实践的活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创作者对情节矛盾冲突与戏剧性的忽视.

戏剧冲突,来源于拉丁文eonflitus,可译为分歧、争斗、冲突等等.戏剧要在一定时空中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有强烈而高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没有这些矛盾冲突也就谈不上戏剧.反观电影也是如此.现代电影的核心观念是对观众心理的揣摩和把握.那么,就必须创造出吸引他们的元素,需要创造强烈的矛盾冲突.

戏剧矛盾冲突一般包括序幕、开端、发展、、结局(有时还有尾声)等几部分构成.作为一个历史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又是如何表现艺术冲突的呢?导演将故事浓缩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环境里:地点,一个村子,时间,四个昼夜.在这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中,导演在矛盾冲突的设置和分寸把握上是颇费苦心的.影片开始不久,就凸显了矛盾,公社主任郭凤林准备了一顿丰富的中餐,当周总理看见餐桌上摆着红烧肉、炒鸡蛋,一只刚要迈进食堂门槛的脚收了回来,“已有好久没有吃肉了”,他转身去食堂查看锅里煮的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制造了当时社会的困难和现实丰富午餐的矛盾冲突,周恩来的一转身转出了群众吃树叶喝菜汤,可对他的招待却如此奢侈的矛盾冲突.随后.社领导郭凤林“好心”说检测话,的“落后分子”牢骚话、郭凤林不让老父亲去见总理、息等等,都构成了一个个矛盾冲突的对立面.而矛盾最终达到是周总理在最后一次座谈会上,平日老实巴交的张二廷在座谈会上“放了炮”,随后,“落后分子”坦诚直言,占小便宜的村干部磕头认错,郭凤林潸然泪下猛然痛陈自己错误等导演将诸多矛盾的冲突在一个时间点同时爆发出来,完成了戏剧冲突中开端、发展、,其完整的戏剧化艺术处理,凸显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真实.

立意巧妙节奏把握再现历史风貌

节奏是影视的“呼吸”,是影视情节的脉搏,是镜头运动强度和速度所构成的强弱快慢的总和.电影节奏的构成元素和手段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更为复杂,更难驾驭,也更加无限.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节奏是一种从情绪方面来感动观众的手段.导演使用这种节奏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刺激观众,或者是为了平息观众的情绪,如果在节奏上恰到好处、会使那些在想象中和画面上并无特殊之处的孤立的素材产生无穷的魅力.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大量采用了相同场景相同人物,但事件结果的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后呼应,使得观众对影片主题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强烈.如:在影片一开始,数辆吉普车摇晃着开往乡间的小道上激起一片尘烟.一位负责“放哨”的伯延村村民看到此景,一溜小跑奔向街道上空无一人的村里,高喊着“来了、来了”.影片结尾,同样的吉普车、“放哨”村民喊着“来了,来了”.但街道上涌满了不舍总理离去的人群,他们一个个噙着热泪,争先和总理拉着手,说着一句话“还来啊!”

来伯延的第一天,总理在村民做饭的时间登上山坡,寒冬中的村落一片萧瑟.在伯延的第四天,周总理与通话,向大家宣布:“大食堂还要不要办下去,要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总理又登上了山坡,镜头中各家各户升起了袅袅炊烟,整个村庄恢复了勃勃生机.

当连弟奶奶卖掉自己寿材换取面粉给总理做拽面,将拽面放在村里食堂同一个桌子上时,总理知道后,叮嘱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工资把连弟奶奶的寿材赎回,毫不犹豫地迈过门槛,开心地吃下了这碗拽面.这伯延村民的一接一送,食堂的一收一进两迈门槛,两上坡地俯览全村面貌等像这样的场景的重复出现,这不仅增加了影片的纪实性、历史感,还对影片的叙事节奏起到巧妙的调整作用,将整个影片的内容,都悄无声息地化解为貌似细碎、实则连贯的摄影镜头语言,形成了影像叙事的节奏,将情绪、氛围、气势等积蓄酝酿得十足.

似水柔情升华提升主题内涵

在许多艺术创作上,伟人形象似乎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的.然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却是将总理放入普通群众中,使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同劳作,一同生活,一同学习,始终将镜头聚焦在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以及他们用真心换真心的坦诚交流对话上.影片以情立笔、以情结撰、以情贯注、以情润饰,洋溢出的浓浓情感无处不在地感染着观众.

影片用很多细微的“小事”来表现周恩来对群众的关怀之情,使人物不是突兀于群众之上超群绝伦的伟人,而是一位有着丰富情感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如经过小学时,总理发现汪老师正光着浮肿的脚给孩子上课,他俯下身帮汪老师穿上鞋.总理白天下地与村民们下田插秧,下地时把农村大婶端给自己的清水倒回去一大半等等,无不深深地体现出总理对人民的深情.这些镜头的运用,把一代领袖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溶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之中,感人至深.

影片多角度对人物情感进行塑造,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人性的光彩.在伯延调研的一个夜里,邓颖超看到周恩来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力地看着材料,拿出新配的眼镜,告诉丈夫,新配的眼镜又加了50度.周恩来带上眼镜后开玩笑说,要不是看材料还舍不得拿出来吧.他深情地看着邓颖超:来伯延这些天,也没关心你等短短的几分钟,几句平平淡淡的对话,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彼此尊重、关心,将这对革命夫妻的伉俪情深展现在观众眼前,让人倍感温馨.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没有囿于主旋律电影一味树立高大全形象,而是创新地通过艺术化手法还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发生空前绝后的大饥荒的情况,在短短的106分钟的时间里,充分运用人物事件的矛盾冲突,运用电影节奏、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达到了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完美统一,为今后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趟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