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与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34 浏览:12541

【摘 要】南雄采茶戏是客家先民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遗产,是客家人最早的戏种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关 键 词 】南雄,采茶戏,艺术特色1.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南雄采茶戏运用粤北地区的语言、习俗、小调、和板式,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南雄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常以一丑二旦(也有一丑一旦)登台,因而被称为“三角戏”,表演戏班亦被称为“三角班”.南雄采茶戏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它的起源就给南雄采茶戏设定了宽广的表演套路,这种体裁给导演提供了施展的大空间,使得整个舞台气氛更为活跃,场面华丽清晰,赏心悦目.

南雄采茶戏唱腔音乐更多汇纳本地的山歌小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调、灯调、彩调、路调、小调、山歌六大类.采茶调又因定弦的不同而区分为北、南两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来又采用板式变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采茶戏的伴奏乐器就地取材,以竹子为主,加以金革乐器,有勾筒,大筒,茶胡,八音,扬琴、二胡、竹笛、三弦、板胡、琵琶、小锣、大锣、小叉、大叉、高边锣、板鼓.

采茶音乐不但实用戏曲行腔,而且实用于抒情歌曲写作.因为它来源广泛,自然流畅,甜美动听,能适应剧情和人物刻画的要求.发展到现在,词曲使用方面,都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它有适合于各种人物、各种环境,不同情感的曲调.采茶音乐那高亢流畅的旋律,轻松明快的节奏,优美朴实的情调,富有喜剧风格和载歌载舞的表演,显得非常协调,富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能充分表现劳动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南雄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两人对唱或自拉自唱,一人唱众人和,载歌载舞,先闹场踩场,再由一男一女(二小戏)或一男二女(三小戏、三脚班)登场表演.男称花鼓公或茶公,女叫花鼓婆或茶婆.男的左手挽腰带,右手舞扇花,走矮步;女的左手挽腰带或持花篮,右手耍彩巾或舞扇花,边舞边歌,唱的都是民间小调,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茶区艺人引用角色上演故事,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一丑一旦的《装雕》,一丑二旦的《夫妻采茶》等.表演则在花灯歌舞的身段、台步、套路的基础上,一方面提炼劳动生产动作,模拟飞禽走兽形态和取用民间武术拳脚;另一方面吸收大戏剧种的表演技艺和表现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形式.群众把这种演出成为“调子戏”“、采茶戏”,进而成为了地方小戏.南雄采茶戏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帮腔这种形式可以溯源自唐代“踏摇娘”等歌舞戏,流行于宋元戏文,而目前除了在福建梨园戏、川剧、潮剧、高腔戏还能听到帮腔,在其他很多剧种中已经听不到了.南雄采茶戏在演出时,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这种帮腔给南雄采茶戏增添了浓厚的茶味,特点鲜明.

南雄采茶戏表现语言,以客家方言演唱,无论在人物安排、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采茶戏在不同的地域就用不同的语言,这是本剧种与其他剧种完全不同的地方,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容纳各地方的方言特性,在表演中加入地方特色的歇后语,使剧场效果达到最大化.南雄采茶戏语言明快生动,唱词清新隽永,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

南雄采茶戏在表演艺术方面,生、旦、丑三行之内逐渐有了更细致的分工,逐渐形成了正面人物的生行和扮演包拯一类人物的净行,形成了生、旦、丑、净四个行当.丑、旦两行具有自己的基本功架,表演程式和特有的身段,举凡走路、上山、过桥、涉水以及各种劳作,无不手舞足蹈,演出时青年男女脚色往往有一段双人歌舞表演.此外,又从大剧种吸收了水袖功和把子功等.采茶戏的表演有它特殊的动作,这些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动作来之茶事劳作,如矮桩、中桩、高桩、彩步、马步、蹉步、一指扇、二指扇、三指扇、四指扇、摇扇、拨扇、挽腕圆扇、八字扇、含羞扇、正抛巾、反抛巾、跨下抛巾、八字巾、挽腕圆巾、拨巾、浪翻巾等.南雄采茶戏表演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南雄采茶戏特有的表演形式.

2.南雄采茶戏的发展

保存与发展南雄采茶戏原有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在表演形式上采取突破.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一说改造,有些人就对采茶戏进行伤筋动骨、脱骨换胎的大手术,不惜在音乐唱腔中加入流行歌曲联唱、西洋乐器、现代音乐等严重遮掩采茶戏艺术特点的因素.这根本不是保护,而是大肆摧残.在南雄采茶戏演出形式方面,如何既要保存采茶戏艺术的原汁原味,同时又希望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可以借鉴宋金杂剧、元杂剧和浙江越剧的演出形式.首先是宋金杂剧、元杂剧的演出模式.根据《都城记胜》和《梦粱录》中的关于杂剧演出的最早记录,南宋杂剧的演出可以归纳为首尾有音乐序曲和尾曲的四幕演出剧,这种结构的演出很明显是吸引男女老少不同观众群的演出模式.由此可见,不论是宋金杂剧,还是元杂剧,在正剧前后都加插有其他活跃气氛的演出形式,或歌舞,或器乐,或滑稽调笑式的杂拌.中老年人可以在正剧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年轻人可以在正剧前后的插演歌舞中获得安慰,从而是男女老少观众各得其所.第二个参考样本是浙江台州地方的戏班演出.浙江台州演戏活动繁盛,戏班即使在最低峰值看也能比较稳定地保持在70个左右,其中民间戏班、私人创办的戏班占绝大多数.台州戏班每场演出在演出大戏之前,要加演一个短剧或折子戏,习称“前找”.有时在大戏演完后,还需要再加演一个折子戏,称之为“后找”.现在“后找”已经较为罕见,但“前找”仍然是最普遍的演出定例.“前找”一般是演一个折子戏,大约半小时左右.现在台州戏班的“前找”,还开始流行武打戏.近些年,台州戏班在正目之前加演的折子戏,经常被改为“清唱”,或者干脆直称“歌曲”,主要表演歌舞,请一些歌舞演员演唱一些流行歌曲,表演一些时髦的舞蹈.加演的歌舞主要是为年轻观众们演出的,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往往更对加演的歌舞感兴趣.由于有了这些歌舞,前来看戏的青年人急剧增加.这种以流行歌曲为主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往往能够吸引青年观众,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中老年观众为主的局面.粤剧、潮剧、越剧等演出正剧之前,通常也会有附加的剧目,但主要是扫台、祭白虎、八仙祝寿、观音送子等内容,不属于本文讨论内容.浙江台州戏班的“前找”表演形式具有借鉴的意义,粤北采茶戏剧团也有很多擅长歌舞的演员,也可以与歌舞团合作.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既不损害采茶戏正目演出的本来面貌,又可以拓宽观众和市场,一举两得,值得一试.那么,这些附加的剧目、歌舞会不会喧宾夺主而对采茶戏构成威胁呢?南雄采茶戏传统剧目与传统演剧形式已经深深融入到粤北客家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随着民众千百年的精神生活,天然地构成了客家民族情感记忆链的重要一环.既然它能够经受住来自内外古今各方面的强权长达数百年的压抑而一直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并伺机重新崛起,又何惧于浮浅的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C].中国 ISBN 中心出版.

[2]孙玫.东西方戏剧纵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