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喻证法的艺术品位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638 浏览:80476

比喻论证,简称喻证法,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喻证法能够让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浅显,使严肃的议论生动活泼起来,给议论文增添不少风采.

充分发挥喻证法的说理功能,提高它的艺术品位,是写好议论文的最佳途径之一.

1.变单个比喻为连续设喻

平时写作议论文,考生常用一个比喻句来增加说理的生动性,操作起来比较随意也比较容易,但相对而言,思维价值不够高,所起的作用也不够大.如果能够连续设喻,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比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在论证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就连续设喻:缩小过去的庞大的战争机器,就像“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我们要变成孙行者,“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指日本侵略者)战败”;“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这一连串比喻形象生动地证明了我党在新的情况面前必须采取精兵简政的新对策.如果只用一个比喻,就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连续设喻有整体式.

例1 这便是文学工作者一生的语言工作内容,这工作是继续不断的,如同一个忠实勤劳的农夫对土地的加工,种植于人生有益的禾苗,锄刈那妨碍禾苗生长的莠草.那个农夫细心到这个地步,他经常在他的田地里视察,拔去苗陇里的每一棵莠草,把禾苗扶植得整齐茂密起来.

此例先总的把文字工作者的继续不断的语言工作比作农夫对土地的加工,然后连着用种禾苗、锄莠草来比喻语言工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连用农夫视察田地、拔每一棵莠草、扶植禾苗来比喻语言工作者的细心.这一连串的比喻构成一个整体,生动形象,很好地为论证观点怎么写作.


连续设喻有串联式.

例2 应当经常把你好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上,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要熟悉你的语言,像熟悉你的军队,一旦用兵,你就知道谁可以担任什么角色,连战连捷.写作,实际上就是检阅你的军队,把那些无用的、在战场上不活跃的分子,当场抹去其名字,叫能行的来代替吧!

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句分别比喻锤炼语言、熟悉语言和运用语言,只是用逻辑顺序贯穿在一起,并不构成有机的整体.

连续设喻还有并举式.

例3 有的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头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例3中两个比喻对举,形成鲜明的对照,把简练为文的道理说得明白形象.并举式还有排比设喻的,效果也极好.如:“是荆棘吗?他会挥剑把它们砍倒;是悬崖吗?他会借助绳索上下自如;是陷阱吗?他会张大慧眼小心地绕开它.战胜了逆境,那么生活最终赋予强者的将是耀眼的成功.”

2.把比喻与分析说理结合起来

这样用喻证法来进行论证,行文夹喻夹议,既形象又雄辩.

例4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例4在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时,把面对文化遗产比作是“一个穷青年”面对“一所大宅子”,然后写了对这所大宅子的几种态度:一是“徘徊不敢走进门”者,二是“勃然大怒,放一把烧光”者,三是“接受一切等大吸剩下的”者,四是“占有,挑选,利用”者.作者利用人们共知的显而易见的常识,否定了前三种态度,肯定了后一种态度.这样也就不言而喻地论证了: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拿来辨别、批判继承的态度.这段文字把比喻和说理结合起来,让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融为有机的一体,生动有力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堪称喻证妙笔.人们常把比喻说理看成辅助手段,其实不尽然,例4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试想,考生在一篇议论文中,倘能写出此等文字,能不令全篇生辉吗?

3.只喻不议,以艺术性取胜

这是议论文写作的胜境,全段甚至于全篇只就喻意来写,不作任何点明观点的论述,寓理于喻中,但又不是写寓言,因为整个行文是在议论,而非叙述.

例5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它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爱.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遨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需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便失去了双翼,失去了飞翔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它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但又让人觉得可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它再不能振翅云间了.人类宠了它,但又确实是害了它.宠它的人,倒是出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它尽可以饱享人们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那时鸟儿又靠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雏鹰终于练就了一对强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例5是只喻不议的议论文,耐人寻味.作者以新西兰的国鸟为喻,并与山鹰训练雏鹰形成对比,证明“鸟应该有翅膀”的道理.全文只喻不议,形象具体,由鸟及人,不言而喻,不失为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喻证佳作.

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努力提高喻证法的艺术品位,一展议论文迷人的风采.

(责任编校 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