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记忆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428 浏览:42669

书画作品能引起心灵的震撼,这可能就是艺术的感染力了.

仔细想来,解读书画家的艺术成就还需引用王僧虔的名言:“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诸方可超于古人.”说的是濡书作画把握神彩与形质的统一.有形成质未必有神,无形无质神之安附?要从形质兼备到神彩横溢,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慨乃至形成强烈的共鸣的感觉,的确需要一个艰辛的漫长过程.书画作品中的神彩出自书画家的审美情怀、艺术追求,出自书画家对生活的感悟,亦是书画家综合素质的外显,它出自于书画家长期的、乃至终生的“研”、“悟”、“养”.研是钻研,是研习,是笔耕,是对笔法、章法的研习和探究;悟是感悟,是顿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有悟才有灵感,才能使作品有形质和神彩;养即修养、涵养和学养,是提升作品形质神彩的根本条件.故而古人石涛有云:“墨非蒙养不写,笔非生活不神.”


书画感染力就在于对这种“神彩”的追求.黄庭坚说:“凡书画当双韵.”韵是生命的节律、是生命之美,亦为线条的变化,色块的蕴涵,笔墨的节奏.因此处处都在表现着自然和谐的天籁之音,从而使观者在这天生的音乐中倾听作者的心声、得到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作品要有“韵味”和“圆润自然”.

“夫画者,从于心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石涛的这段名言应是“书为心画”的最佳诠释.从而随心所欲,墨从胸生,笔随心动.另外,“静”是书画家追求的一种境界.洪应明所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及古语“得失两开颜”是书画大家广学博识、历经沧桑的结晶,是大得大失的轮转,风雨过后的平淡,是一种自信、底气十足自然从容的静.任何一位书画大家,要登上艺术的峰巅,都要走过一条漫长、崎岖的艰苦道路.书画大家作品中的奔放、率真、质朴、自在的慨然氛围,均在作品中得以体现,把散淡与清澈、修养和心情融贯到点画和意境之中.

书画作品之所以能够给人以艺术的震撼,还有赖于书画作品中透出的“幻觉”的气息.书画家由于对某一艺术的过分倾心和执著,其长期沉积的潜意识会绕过意识的阻滞,进而出现灵感和幻化,这就是艺术幻觉.应该说艺术幻觉孕育着书画家长期的艺术实践,孕育在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和默化之中,孕育在大自然的催化和融合之中.“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日积月累的各种信息,潜沉于无意识领域,甚至书画家本人都无从感知她们的存在也无从把握她们的降临.正如汤临初所言:“神生于笔墨之中,气生于笔墨之外,神可拟议,气不可捉摸.”古往今来,书画家无不渴望着艺术灵感乃至艺术幻觉的飘然而至,然而它们却在必然中乔装以待,又在偶然中忽隐忽现,或姗姗来迟,或专显迷人的风姿.书画家的生活积淀和艺术感悟,在诸多条件下灵性生发,将灵感定格在书画作品中.

怀素言“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之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书画家应充满想象力,笔下的作品也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所谓想象力是人所特有的、具有生命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功能,主要是在审美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幻想将种种相关形象、记忆表象加以整合的认识对象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体现书画家精神深度及其艺术意念与品位的核心指标.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本体精神.因此缺乏想象力的书画作品是不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这样还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空间而失去生命律动感.

书画家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之下,因情所到,忘乎所以.他们或纵情恣性,我行我素,或操无法之法,无形之形.他们不模不仿,不屈不从,发端自然,超乎自然,奔腾不息,酣畅淋漓,任凭心灵急流的奔涌,激荡出线条的律动,成就艺术的巧夺天工.

其实一位真正的书画家,既是一位艺术大师,又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思想,甚至具有哲学家的心智模式.除了思想上要胆魄独造外,手头功夫的表达,其实就是哲学观念的体现.所以说,功夫往往在书画之外.

│作者单位:济宁银行